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目的:以鼻咽癌调强计划作为对象,应用瓦里安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的 Rapid Plan自动计划模块,建立一种新的迭代更新方法提高Rapid Plan模型的质量,并验证该方法在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鼻咽癌患者计划117例,运用计划质量评估方法及RTOG protocol 0615报告来制定计划质量评估指标对其打分。通过打分筛选每次建模的入组计划,对被筛掉的低分计划利用每次迭代更新模型辅助重新设计,并逐步提高入组计划分数,最终经过3次迭代获得最终模型。另选取20例鼻咽癌测试病例验证模型每次迭代的变化以及进行最终模型与原手工计划的比较。结果:经3次迭代分别获得模型A1、A2、A3。随着模型迭代,分数呈上升趋势,最终模型A3评分与原计划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模型靶区剂量覆盖均满足临床要求,PTVnx的V70 Gy,PTV1的V60 Gy,PTV2的V54 Gy均值差别没有超过1%。危及器官脊髓的Dmax和视交叉的Dmax随着模型迭代,有明显下降趋势。最终模型A3与原计划相比,脑干的V54 Gy、脊髓的Dmax、左侧腮腺的Dmean、左右颞叶的V60 Gy、左右视神经以视交叉的Dmax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探讨了一种基于迭代更新模型的鼻咽癌自动计划方法,通过不断提升训练集质量,可以有效提高模型质量和预测能力,有效改善自动计划的计划质量,可更有效辅助物理师/剂量师设计更加优质的计划。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在组织不均匀条件下,治疗计划系统(MONACO)中的有限笔形束算法(FSPB)与快速X射线体积元蒙特卡罗算法(XVMC)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计算精度差别,以及对临床治疗的影响和各自的应用范围。方法 在非均匀仿真人体模型中,对两种算法模型计算的规则照射野及调强照射野的剂量精度,利用经过刻度的放射性铬胶片(EBT2胶片),进行剂量测量以及二维平面剂量的分析比对。结果 在非均匀仿真人体模型中,不同能量的X射线规则照射野,XVMC算法在不同介质中的剂量计算与胶片测量的结果偏差均在±2.00%范围内,而FSPB计算的结果与测量结果的偏差除了15 MV射野为10 cm×2 cm情况下肺中的剂量偏差高达6.51%以外,其他条件下的结果偏差都在±3%范围内。调强放疗计划(IMRT)的胶片验证测量结果中,3%/3 mm γ通过率XVMC算法组>90%;FSPB算法组为80%~90%,且4%/4 mm γ通过率>90%。结论 当临床治疗病例的组织密度不均匀性较大、子野数较多时,XVMC算法的剂量计算精度优于FSPB算法,采用XVMC治疗设计胸腹部IMRT治疗计划可以将算法所引起的误差控制在±3%以内,而且可以避免由于算法原因所致的计划靶区剂量缺失。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EBT剂量胶片在临床电子线百分深度剂量(PDD)中的测量方法.方法 采用14.7 cm×5.1 cm的矩形射野,在同一张EBT胶片上进行5阶梯度的剂量刻度.应用上述刻度方法,针对4、6、8、10、12和15 MeV电子线,在小水箱中采用竖直和倾斜5°两种方式测量PDD,并与半导体探头的三维水箱扫描结果以及平行板电离室在小水箱中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当剂量胶片上端与水面平齐时,EBT测量的PDD曲线与两种探头测量的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并且倾斜和竖直测量两种方式无明显差异.当剂量胶片上端伸出水面时,在竖自测量方式下剂量建成区内测量结果明显低于其他测量结果,而倾斜测量方式下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新的剂量刻度方式快捷可靠,可显著减少剂量胶片用量.在测量电子线PDD时建议将胶片倾斜一定角度进行,以便减小胶片上端与水面不平齐所引起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84.
85.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物理学组、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承办的2008年全国放射肿瘤物理学年会及肿瘤放射治疗学术会议于2008年12月26-28日在广州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分析半导体探头和电离室探头在三维水箱测量中的差异,为能够提高数据测量精度从而实现治疗计划系统建立准确的计算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在加速器8MV光子线下,使用0.13cm^3的指形电离室和半导体探头在三维水箱中分别测量照射野1cm×lcm,2cm×2cm,3cm×3cm,4cm×4cm,5cm×5cm,6cm×6cm,8cm×8cm,10cm×l0cm的总散射因子、百分深度剂量曲线、离轴比曲线,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于总散射因子,在较大照射野测量时结果一致,在小野测量时存在差异,1cm×lcm照射野的两者测量结果偏差15.32%;对于百分深度曲线,在建成区差异最大,各照射野的在水面处的测量结果均偏差10%以上:对于离轴比曲线,在半影区存在显著差异.半导体探头在最大剂量点深度测量的射野大小均小明显小于电离室测量的结果。结论:总散射因子,小照射野测量时建议使用半导体探头或者较小体积的电离室;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建议使用电离室探头;离轴比曲线,使用半导体探头可测量到较好的射野半影区。  相似文献   
87.
目的 通过螺旋断层放疗系统一系列调强放疗验证方法的研究,探讨其调强放疗的质量保证验证方法是否可行.方法 采用断层放疗计划系统进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为实现其剂量验证,笔者采用圆柱形固体水模体、0.056cm3 AISL电离室及EDR2胶片来实现对计划进行绝对剂量及相对剂量验证.将剂最胶片和电离室分别置于模体中,调用患者治疗计划束流数据对模体进行模拟照射;由此得出轴向截面上的等剂量分布和点绝对剂量,与计划模体的等剂量曲线及计算剂量结果进行比对.束流照射前,利用调强放疗兆伏特CT对摆位模体实行图像引导,与计划系统中模体千伏特CT图像进行配准比较,实现验证模体摆位准确性.结果 轴向测得注量分布与断层放疗计划系统计算结果相一致,测量点绝对剂量测量的结果与计划系统的计算误差均在±3%以内.测量模体的摆位误差基本可保持在1mm以内,但由于床从摆位虚拟中心到束流中心之间存在垂直下降2mm的系统误差,需要在模体或患者摆位中予以考虑.结论 3个月临床实践证明断层放疗的调强放疗所采用上述质量保证措施是切实可行的,建立了其质最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88.
[目的]使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检测立体定向治疗(SRT)系统的等中心精度,探讨利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编程方法对系统等中心进行快速和准确校准的方法。[方法]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和SRT准直器,对专用的等中心检验小金球分别在不同机架角度和床位组合拍摄电子射野照片.并存相同位置拍摄只使用立体定向治疗系统准直器而没有放置金球的射野图像。以基于Matlab的软件处理并计算各组图像得到加速器等中心与SRT准直器图像的几何中心偏差;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在各组位置条件时的SRT准直器安装位置使系统等中心精度满足临床使用要求。[结果]调整后的的SRT准直器中心轴在各个机架角和床位的平均偏差为0.53±0.18mm。[结论]使用EPID数字射野图像和基于Matlab的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快速、有效、定量地对SRT等中心精度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8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 on parotid funct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 Methods Eighty-three NPC patients received prima-ry IMRT between 2001 and 2003. Xerostomia before radiotherapy, at the end of radiotherapy, at 6-month, 1-,2-,3-,4- and 5-year after radiotherapy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he relation between xerostomia and parotid dose distribut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Of all the patients,4,31,31 and 17 had stage Ⅰ,Ⅱ,Ⅲ and ⅣA disease, respectively. Sixteen patients received chemo-radiotherapy. The median followed-up time was 65 months. The 5-year local control and regional control rate were 96% and 95% ,respectively. 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was 80%. The mild xerostomia rate at the seven time points was 42%, 51%, 71%, 77%, 58%, 38% and 26%. The corresponding moderate xerostomia rate was 52%, 53%, 21%,8%, 3%, 2% and 2%, respectively. No serious xerostomia was observed. The mean dose of the bilateral parotid glands was 34.34 Gy. Xerostomia at 6-month after radiotherap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ean dose of the parotid glands, and D50 was the independent factor in predicting the xerostomia. Parotid function was well protected when the mean dose and D50 were no more than 33 Gy and 29 Gy,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IMRT can improve the local-regional control of NPC and protect the parotid glands from radiation-induced in-jury.  相似文献   
90.
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鼻咽癌调强放疗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评价局部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结果和预后因素.方法共132例进入分析,其中男104例,女28例,中位年龄44.5岁(21~73岁).全组中位复发时间为24个月(6~184个月).依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再进行临床分期,Ⅰ、Ⅱ、Ⅲ、Ⅳa期分别为5、14、29、84例,其中T1、T2、T3、T4期各7、14、30、81例.22例同时伴有颈淋巴结复发.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处方剂量60~70Gy,分次剂量1.94~2.80Gy.60例接受了2~6个疗程的化疗.结果GTV中位体积为39.5 cm3(0.8~158.9 cm3),治疗计划显示平均D95和V95分别达66.9Gy和98.3%,平均剂量和分次剂量均值分别为69.8、2.32Gy.全组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2~47个月).1、2、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6.4%、88.4%、85.3%和65.9%、49.6%、41.6%.11例治疗后发生远处转移,47例治疗后出现鼻咽坏死或大出血,死亡57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次剂量(P=0.016)和GTV体积(P=0.009)显著影响了患者的生存时间.结论IMRT可提高复发鼻咽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分次剂量和GTV体积为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复发鼻咽癌治疗后的主要死亡原因为鼻咽坏死和大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