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4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338篇
内科学   217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831篇
预防医学   29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6篇
  5篇
中国医学   218篇
肿瘤学   1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肩关节旋转肌群在维持肩关节稳定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肩关节内旋肌群主要包括胸大肌、肩胛下肌、大圆肌,外旋肌群包括冈下肌、小圆肌、三角后部纤维[2]。有文献报道肩关节内外旋肌群力量不足及不平衡是导致肩关节疼痛的原因之一[3]。脊髓损伤患者长期依靠双上肢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例如推轮椅、转移、臀部减压等肩关节负重动作,同时坐在轮椅上生活工作常需要做上肢高举过肩的动作,易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过度劳损产生疼痛,此外有研究报道86%的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IgM(ox-LDL-Ab IgM)水平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09年5月诊断明确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STEMI患者9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并以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别测定血清ox-LDL-Ab IgM、丙二醛(MDA)、血脂,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ox-LDL-Ab IgM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STEMI患者血清ox-LDL-Ab IgM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降低(P<0.05),但与Gensini积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ox-LDL-Ab IgM水平与血脂、血糖水平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MD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19,P<0.05);ox-LDL-Ab IgM水平与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呈显著负相关(r=-0.70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ox-LDL-Ab IgM是STEMI患者住院预后的保护因素(OR=-0.588,P<0.05)。结论血清ox-LDL-Ab IgM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其可能通过调节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减少LDL氧化修饰生成ox-LDL,从而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面积,可能对STEMI患者近期预后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总结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以非运动症候和运动症候为首发症状的构成比和MSA非运动症候的具体症候构成比。方法选择MSA患者31例,其中MSA-P型18例,MSA-C型13例。进行详细病史记录和神经系统体检,记录运动症候及非运动症候具体表现及出现时间。结果 23例MSA以非运动症候首发。非运动症候的首发症状以快速眼动睡眠异常、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及直立性低血压常见。31例MSA患者均有非运动症候表现。以直肠功能障碍(93.5%)、排尿障碍(90.3%)、直立性低血压(64.5%)、睡眠呼吸暂停(61.3%)、快速眼动睡眠异常(48.4%)最为常见。MSA-P型与MSA-C型在年龄、性别、首发病程、就诊病程及非运动症候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A患者普遍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候表现,且以首发症状多见。MSA-C型患者中以非运动症候起病较MSA-P型患者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94.
95.
96.
中药具有成分复杂性、功效多样性、成分间相互作用难以预测性的特点。因此,多学科交叉、多源信息融合的评价模式是中药质量标准创新性的研究思路。提出建立多源信息融合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模式。根据中药质量整体性和功效特异性的属性,以质量标志物为核心,通过多源信息融合方法,整合传统的中药性状鉴别,融合有机成分和无机元素的多维物质基础分析方法,从影响药材质量的多维变量体系中辨识真正对中药功效产生矢量贡献的质量标识物,量化其药效贡献度,构建体现中药质量整体性和功效特异性的全方位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7.
按国标法对16头新疆驴的驴乳进行牛磺酸质量浓度测定,结果表明:驴乳中牛磺酸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35±0.34)mg/100 g,范围(0.72~1.91)mg/100 g,变异系数25.19%。不同驴乳样本间牛磺酸质量浓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8.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第三,近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磷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是子宫内膜癌中发生最频繁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有研究证实,24%~39%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众多研究表明,其通路中分子的改变不同程度的参与并影响了多种生物功能,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引发了其机制研究的热潮。临床前期实体肿瘤和临床各期试验研究均在证明不同种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抑制剂的作用。本文将对子宫内膜癌中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整体阐述,进而对该通路各个组件相关的抑制剂做总结,从而对于药物靶向治疗或联合其他方案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广阔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快速交换球囊扩张导管技术制备兔单纯脊髓压迫损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麻醉成功后备皮,以T10为中心取背部正中切口,长约4cm,显露T8~T11,假手术组(A组)行T8一侧椎板切除,不置入球囊;对照组(B组)将T8一侧椎板切除后置入球囊达T10水平,不扩张球囊;实验组(C组)行T8一侧椎板切除后,将球囊通过T8置入达T10水平,将球囊快速充起,占据椎管前后径约30%,术中采用CT平扫确定球囊位置并记录球囊扩张达到占位程度时的压强值并维持此压强值压迫48h。术前和术后48h行体感诱发电位(SSEP)检查并记录图形和数值变化,采用改良Tarlov评分记录各组术后48h动物后肢活动情况。同时记录各组兔术后1d、2d体重下降值和饮食量。术后2d各组随机选取5只实验兔取出以T10为中心脊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每组剩余3只均以T8为中心上下约0.5cm范围进行拆线,B、C组将球囊内压力减为负压后将球囊轻轻抽出,最后缝合切口,继续观察并记录术后4d、7d、14d时体重下降值及饮食量。结果:C组造模球囊扩张达到椎管前后径30%占位程度时球囊内压强为67.23±22.34k Pa,95%置信区间为(48.55~85.91)k Pa。造模术后C组SSEP波幅显著性降低,与A、B组术后及C组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48h改良Tarlov评分A组(6.00±0.00分)与B组(5.88±0.3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1.13±0.3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2d、4d、7d、14d时3组兔体重下降值及饮食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4d时体重恢复至正常体重,术后7d时饮食恢复正常。结论:快速交换球囊扩张导管技术制备兔单纯脊髓压迫损伤模型可模拟临床急性脊髓压迫损伤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0.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都明显的短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2.22%明显低于对照组95.56%,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瑞芬太尼在心血管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舒芬太尼,安全性高,镇痛作用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