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探讨无止血带完全清醒局部麻醉技术(WALANT)在腕管松解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8—2019-03采用腕管松解术治疗的24例腕管综合征,术中应用WALANT技术,术后记录麻醉效果持续时间,在术后2、6、12、24 h记录疼痛VAS评分,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Quick-DASH评分。结果多数患者在麻醉过程中仅在初始注射时感到轻度刺痛,随后仅感到药物注射时的坠胀感,并无疼痛。3例在麻醉时感受到明显的胀痛不适,但随后很快缓解。多数患者在手术全程无疼痛感,5例在近端切开腕横韧带时主诉疼痛,但可以耐受。术中出血量3.5~7.5 mL,平均4.71 mL,术后患者麻醉时间可维持4~7 h,平均5.6 h。术后2 h疼痛VAS评分平均0分,术后6 h疼痛VAS评分平均0.97分;术后12 h疼痛VAS评分平均2.75分;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平均1.79分。术后21例获得随访,3例失访,随访时间3~8月,平均4.3个月,未出现局部缺血或组织坏死等并发症。术前Quick-DASH评分(46.21±8.65)分;末次随访时Quick-DASH评分(18.18±7.76)分,末次随访时Quick-DASH评分比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73,P<0.001)。结论WALANT技术非常适合应用于腕管松解术,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术后舒适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独内侧切口的后足双关节融合术治疗伴后足外翻的平足症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5月,采用单独内侧切口的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双关节融合术治疗伴后足外翻的平足症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21~78岁,平均53.3岁。左足5例,右足7例。其中11例胫后肌腱功能不全,Johnson-StromⅢ期6例,Ⅱ(c)期5例;1例跗骨联合。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为(48.75±3.46)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08±1.14)分。结果手术时间65~125 min,平均85.6 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内侧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1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3~30个月,平均19.4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愈合时间7~18周,平均9.8周;无骨不连发生;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发生跟骰关节疼痛和内固定疼痛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疼痛消失。患者术后足部外形均获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72±0.1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88,P=0.000);AOFAS踝-后足评分为(81.36±2.9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46,P=0.000)。结论单独内侧切口行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双关节融合术能有效矫正后足畸形,对于平足症是一种有效替代三关节融合术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造成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足底压力分布异常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其损伤机制尚未阐明。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74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CT扫描数据及临床资料,利用Mimics 17.0软件将所有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CT数据进行重建,再利用3-Matic软件在所有患者的第五跖骨立体图形中一一标识骨折线,绘制骨折线热图。探讨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中的骨折线三维立体分布特点,为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前侧Y形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分型中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10—2011-08诊治AO分型中C3型股骨远端骨折7例,经股前侧Y形切口入路,直视下复位,以双侧钢板(外侧解剖锁定钢板结合内侧支撑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18.3(12-24)个月随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8.9(12-28)周,无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Schatzker-Lambert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2例,良4例,可1例。结论对于AO分型中C3型股骨远端骨折采用Y形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关节面显露清晰、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强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背景:足踝部创伤可导致患者较长时间的踝部制动及术后软组织粘连,易造成腓肠肌挛缩,从而诱发创伤后马蹄足。若不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容易引发跖腱膜炎、外翻、获得性平足症、前跖痛等并发症。目的:探讨腓肠肌腱膜切断松解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腓肠肌挛缩型马蹄足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通过腓肠肌腱膜切断松解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腓肠肌挛缩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4~55岁,平均44.3岁。术前对所有患者伸膝及屈膝90°时的踝关节背屈角度进行测量,确诊为踝关节骨折术后腓肠肌挛缩。采用改良的Strayer手术对腓肠肌松解。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患足功能。术后再次对伸膝及屈膝90°时的踝关节背屈角度进行测量并与术前比较。结果: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个月。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腓肠神经损伤,无明显疼痛不适。伸膝状态下踝关节背屈角度由术前的0.9°±3.4°恢复到术后的13.6°±2.4°(P<0.01)。术后AOFAS踝-后足评分为(80.9±5.7)分,与术前(57.6±6.4)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后并发的腓肠肌型马蹄足,腓肠肌腱松解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针对同源域蛋白TGIF(5′-TG-3′interacting factor)可诱导表达shRNA的慢病毒载体,鉴定其在大肠癌细胞系DLD1中对TGIF的基因沉默效率,进一步研究其对TGF-β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TGIF的RNA干扰序列,克隆到可被强力霉素诱导的新型Tet-on慢病毒载体,将慢病毒颗粒感染大肠癌细胞系DLD1细胞。培养并分离细胞克隆后,使用强力霉素(doxcycline)进行诱导,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TGIF和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针对TGIF可诱导shRNA的真核表达病毒载体并获得相应的病毒,病毒可以高效感染大肠癌细胞系DLD1。在强力霉素诱导下,TGIF在DLD1细胞系的表达得到有效抑制,TGF-β下游基因PAI-1和p15表达明显升高。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可诱导表达shRNA慢病毒载体,其在强力霉素诱导下可以有效抑制TGIF在大肠癌细胞系内的表达;TGIF可以抑制TGF-β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12例冠心病伴3°房室传导阻滞(3°A-VB).其中5例有阿斯综合征(ASS)发作。以氯茶硷静脉滴注治疗,总有效率75%。对有诱因、急起发作的效果更好,避免了心脏临时起搏。疗效机制:根据腺苷对心脏的作用是通过心肌细胞表面受体介导产生负性变时、变导和变力作用.而氨硷与腺苷对心肌细胞 A_1受体起竞争性拮抗.逆转了腺苷介导的3°A-VB.转为正常房室传导。氨茶硷可作为希司束上阻滞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7月—2016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足踝外科手术治疗的4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完全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8~72岁;骨折AO/OTA分型 44-B2型4例,44-B3型7例,44-C1型10例,44-C2型10例,44-C3型11例。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和术中探查确定三角韧带深层和浅层均断裂,均行骨折复位内固定加三角韧带修复手术治疗;术后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42例中,30患者获得18~72(36.4±10.3)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9~16(12.4±2.4)周。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评分79~100(85.3±6.2)分,疼痛VAS为0~3(1.3±0.4)分,患者均未出现踝关节不稳定和关节炎。末次随访时的踝关节内侧间隙为2.5~3.6(3.0±0.3)mm。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尤其是复杂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患者,同期修复三角韧带,可以降低术后疼痛、踝关节不稳定等中远期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采用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胫骨中下段骨折15例,其中闭合性10例,开放性5例.首先处理软组织损伤,闭合性损伤予抗炎、脱水、消肿,开放性损伤予清创、抗炎,待肢体肿胀消退、软组织无感染征象时进行内固定手术.骨折经闭合复位,经皮插入胫骨远端锁定钢板,以桥接方式固定,开放性损伤患者于内固定后对创面进行皮片或皮瓣覆盖.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4.1个月(12 -20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7.3周(12 - 28周),无骨不连、畸形愈合、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随访结束时根据AOFAS评分系统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3.3%.结论 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具有软组织保护好、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临床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可靠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解偶联蛋白2(UCP2)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采用标准Ⅱ导联监测大鼠心电图变化.测定大鼠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变化.HE染色方法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组织UCP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大鼠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再灌组ST段亦明显抬高,并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室颤.HE染色可见缺血组大鼠部分心肌纤维断裂,部分细胞核有浓缩或溶解,间质轻度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再灌组心肌纤维横纹消失,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充血.假手术组大鼠血清CPK值为(1.00±0.44)kU/L(n=8),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后CPK值分别为(5.02±1.08)kU/L和(8.23±1.15)kU/L,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5,P<0.01,n=8).假手术组心肌组织MDA含量为(1.03±0.14)nmol/mg(n=8),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后MDA含量分别为(1.37±0.21)nmol/mg和(1.67±0.08)nmol/mg,较假手术组亦显著升高(P<0.05,P<0.01,n=8).缺血组和再灌注组心肌组织UCP2表达较假手术组均增加.[结论]大鼠心肌UCP2表达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并可能通过降低活性氧的产生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