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酚氯伪缓释片的释放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酚氯伪缓释片释放度的试验条件。方法:采用“桨法加沉降篮”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用0.1mol/L盐酸溶液和不同pH值的缓冲液作介质。结果与结论:用0.1mol/L盐酸液作介质,转速100r/min时,本品与国外的Clariflu^*缓释片的释放曲线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32.
中药与西药对照治疗偏头痛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CMCC整合版)、中医药在线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2009年12月10年间的相关文献,收集中药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试验、评价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个RCT评价中药与西药在偏头痛疗效方面的差异,Meta分析显示:有效率[RR=1.22,95%CI(1.15,1.2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表明评价结果稳定。漏斗图显示不对称,提示纳入评价的文献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中药治疗偏头痛有效,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尚需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3.
激发型CD28单抗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激发型CD2 8单抗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在表达CD2 8分子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 6 6和XG 1的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 10 μg/ml的激发型CD2 8单抗 ,逐日观察和分析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状况。结果显示 ,在加入激发型CD2 8单抗后 2 4h即可见细胞聚集且逐渐加剧 ,细胞的立体感和折光性逐渐减弱 ,细胞的生长与增殖抑制 ,台盼蓝着色阳性率增加 ;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出现降解的DNA条带 ;透射电镜分析的结果显示 ,加入激发型CD2 8单抗培养 2 4~ 4 8h ,30 %以上的细胞出现核质边聚的凋亡早期的病理性改变 ,培养 72h后 ,5 0 %以上的细胞出现空泡及凋亡小体。提示激发型CD2 8单抗具有诱导表达CD2 8分子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中药药酒在我国已传承数千年,《素问》记载:"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醪醴"是甘浊的酒,亦泛指酒类,古人用以防病治病.中药药酒的临床应用一直是中医药研究的热点,在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1].然而,由于普通民众缺乏相关的中医药知识,经常滥用一些"秘方"自制药酒,临床药酒中毒病例屡屡发生.因药酒成分多变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常常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了解深圳市2014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新近感染比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用BED-CEIA方法对2014年新报告HIV感染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并计算新近感染比例.结果 1130名新报告HIV感染者新近感染比例为36.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较高的文化程度、同性传播感染途径、样本来源于检测咨询与高新近感染比例相关.男性感染风险明显高于女性(OR=1.845)、高中/中专(OR=2.004)和大专及以上(OR=1.981)感染风险明显高于小学及以下学历者、同性传播感染风险明显高于注射吸毒(OR=2.687)、来源于检测咨询者感染风险明显高于来源于医院检测者(OR=1.477).结论 深圳市新报告HIV感染者新近感染比例较高,应进一步加大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力度,减少新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gp130分子在树突状细胞上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时,gp130分子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从外周血分离得到的单核细胞在含有DC分化成熟所需的各种因子的培养液中分别培养4d和7d,然后用流式细胞术测定DC上gp130分子的表达。结果:gp130分子在单核细胞上低表达,经培养分化成熟成为DC后,DC上的gp130分子表达被上调,特别是在TNFα和抗CD40刺激型单克隆抗体存在下。结论:gp130  相似文献   
37.
介绍非崩解型茶碱缓释片的释放度测定方法,并分析该缓释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8.
抗原负载对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抗原负载对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进行肿瘤抗原的负载,再用这种DC激发自体的T细胞,通过对DC分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测定和对T细胞表型 的分析和功能的鉴定,与未负载抗原的DC进行比较。结果 DC经过抗原负载后,其表型没有明显改变,但其分泌的IL-12含量明显增加?而且其激发的细胞多为CD4^+T细胞,这种CD4^+T细胞本射  相似文献   
39.
采用经密度梯度离心获得的正常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 )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XG 7进行混合肿瘤淋巴细胞培养。3 H TdR掺入实验证实XG 7细胞可刺激PBL增殖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增殖的PBL中 ,CD4+ /CD8+ 细胞比例偏移 ,CD8+ T细胞增加。激活的CD8+ T细胞在含IL 2的培养体系中得到迅速扩增 ,占细胞总数的 96 %以上。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 ,扩增的T细胞表达CD3,CD8和TCRαβ ,而不表达CD4,CD16和CD5 6。细胞毒实验结果表明 ,扩增的CD8+ T细胞不仅杀伤原刺激细胞XG 7,也可杀伤其它肿瘤细胞如RPMI82 2 6 ,U2 6 6和Daudi。上述结果说明了经XG 7细胞所刺激PBL中的CD8+ T细胞可增殖分化成为抗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细胞 ,这使得它们有可能在临床上用于肿瘤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40.
“胃不和则卧不安”语出《索问》,历代医家对此多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在详细研读《黄帝内经》原文、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应当理解为多种原因导致的胃气逆调,表现为不得安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