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T1WI增强纹理参数联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1年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及重庆市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90例。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17~76(47±14)岁,术后1年内复发46例、未复发44例。按照2∶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采用MaZda软件于术前MR T1WI增强图像上提取胶质瘤纹理参数。在训练集中对纹理参数进行降维筛选并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分析建立预后纹理积分模型。同时在训练集中对术后1年内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纹理积分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可视化联合预测模型。观察项目:(1)分析影响脑胶质瘤术后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联合预测模型。(2)在验证集中,对纹理积分模型及联合预测模型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法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与临床净获益。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术后放化疗、纹理积分是脑胶质瘤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术后放化疗及纹理积分均为脑胶质瘤术后1年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OR)=6.527、0.160、0.052、6.300,95%可信区间(CI)=1.201~35.485、0.031~0.827、0.004~0.708、1.905~20.841,P=0.030、0.029、0.026、0.003]。联合预测模型预测脑胶质瘤术后1年内复发的效能高于纹理积分模型,其训练集与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95%CI 0.86~0.99)和0.86(95%CI 0.74~0.99),灵敏度分别为0.90、0.88,特异度分别为0.83、0.79;纹理积分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的预测AUC分别为0.85(95%CI 0.75~0.95)和0.82(95%CI 0.67~0.97),灵敏度分别为0.73、0.63,特异度分别为0.90、0.99。在两种模型中,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间的一致性及临床净获益均较高。结论 基于术前T1WI增强图像的纹理参数联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建立的联合预测模型对脑胶质瘤全切术后1年内的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TACE)肝癌的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各16例,均行TACE治疗1~2次.对照组先行化疗药物肝动脉灌注,然后用丝裂霉素同碘化油混合物动脉栓塞;药物组在常规介入灌注化疗基础上,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15~30 mg同碘化油10~20 ml混合后行肝动脉栓塞.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及右上腹疼痛,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体积、AFP水平均明显小于或低于治疗前(P<0.05),药物组治疗后AF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肝癌未见明显副反应,肿瘤缩小、AFP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83.
病历资料 患者,女,21岁,因头面部起红斑1年余,于2008年8月27日就诊.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侧头皮,前额出现核桃大水肿性暗红斑,轻微胀痛感,未在意.后皮损逐渐扩大并下延至右侧眼睑,面颊部,自觉皮损日晒后痒痛加剧.遂在外院多次就诊,诊断为湿疹,神经血管性水肿,口服抗组胺药,甲氨喋呤等,疗效不明显,皮损继续扩大,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84.
谢刚 《中国医药科学》2012,(12):199-200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0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无复发情况。结论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费用低等特点,是一种值得基层医院推广的较好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前口服肠道抗生素行肠道准备对大肠杆菌耐药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要求的10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口服肠道抗生素1d,对照组口服肠道抗生素3d,于术中采集每例病员结肠黏膜附着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统计两组大肠杆菌培养阳性率及其耐药情况.结果.1d组和3d组结肠黏膜附着物大肠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6%和40%,3d组大肠杆菌较1d组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耐药增加(P<0.05);两组均对氨苄西林全部耐药,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及哌拉西/他唑巴坦全部敏感.结论:肠道抗生素用于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3d方案致大肠杆菌对部分药物耐药性增加,术前肠道准备宜尽量减少服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6.
阿片类药物为治疗癌痛的首选药物,但其胃肠道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便秘不仅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疼痛,成为癌痛治疗的最大障碍。中医治疗阿片类便秘有显著疗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7.
冷崇健  谢刚  陈光伟 《中国药业》2011,20(20):79-80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脑复康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6 mL/d)静脉滴注1次,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其后分别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进行积分,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量表(WAIS-RC)进行智力测验比较.结果 治疗4周后MMSE量表、WAIS-RC量表均显示,治疗组智能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积分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对血管性痴呆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调查分析本次食物中毒发生经过及原因,为调查处理此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对所有中毒人员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次食物中毒事件患者罹患率高达53.8%;平均潜伏期30min。所有患者经静脉推注1%美兰及催吐、吸氧等处理后4h症状缓解,3d后全部痊愈。所有患者均因食用了冬瓜排骨汤而发病,未吃该食品者未发病。结论确定本次食物中毒原因是由厨师操作不当,导致顾客误食含过量亚硝酸盐冬瓜排骨汤所致。  相似文献   
89.
蛛网膜下腔出血伴癫痫样发作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癫痫样发作的临床特点,了解其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在我院观察的303例被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中43例伴有癫痫样发作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伴癫痫样发作的发病率为14.19%(43/303);以癫痫样发作为首发症状的28例,3周内癫痫样发作40例,3周后发作3例;1个月内死亡18例,占癫痫样发作的41.86%;发作类型以全身性强直-阵挛为主占69.99%(30/43),部分性或局限性发作30.01%(13/43).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容易伴发癫痫样发作,其发作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及部位相关,有较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0.
背景:同种异体骨同其他异体组织一样具有抗原性,移植后可引起以细胞免疫为主的排斥反应,应用免疫抑制剂可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对机体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目的:探讨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在建立特异性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取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均制作骨缺损模型,供体异基因胸腺内注射组于同种异体骨移植前胸腺内注射受体大鼠脾细胞MHC抗原,同时另设自体骨移植组、同种异体骨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组为对照,移植后观察切口情况.移植后1,2,4,6周进行X射线检查,苏木精-伊红染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免疫学检测.结果与结论:大体表现、X射线及组织学检查见供体异基因胸腺内注射组、自体骨移植组表现相近,均有炎性细胞浸润及新骨形成.同种异体骨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组再生血管较少,骨愈合延迟,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移植骨逐渐吸收,无新骨形成.证实了异基因MHC抗原注入小鼠胸腺内,能成功诱导受体对供体鼠骨移植物的耐受.免疫学检查各项数据表明供体异基因胸腺内注射的成骨效果接近于自体骨移植组,优于同种异体骨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证实了胸腺内注射异体MHC抗原可诱导对供体骨移植物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