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目的了解尚未达到周围血管病变(PAD)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踝肱指数(ABI)0.9的住院T2DM患者601例,根据血管彩超结果分为无病变组和有病变组,另根据病变部位将有病变组分为下肢血管病变亚组、颈部血管病变亚组及多部位病变亚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4.2%(386/60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大血管病变,其中单纯下肢动脉病变者44.6%(172/386),单纯颈动脉病变者13.5%(52/386),多部位病变者41.9%(162/386)。与无病变组相比,有病变组TG、FIns、2hIns水平均较低,糖尿病性慢性肾脏疾病(CKD)及冠心病(CAD)的患病率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是血管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依据ABI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之前,血管彩超显示已有64.2%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大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82.
83.
84.
静脉滴注木糖醇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C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蜀红  袁刚  张木勋 《医药导报》2002,21(6):353-354
目的:研究静脉滴注木糖醇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C肽的影响.方法:4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Ⅱ型糖尿病40例,迟发Ⅰ型糖尿病5例.静脉滴注5%的木糖醇溶液500 mL,2 h左右用完,qd,持续2周.第1天滴注前后抽静脉血检测血糖和C肽浓度,并观察滴注2周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静脉滴注木糖醇溶液前后血糖无明显变化[用药前(11.31±4.72) mmol•L 1,用药后(10.97±5.27) mmol•L 1,P>0.05,t检验];血C肽浓度明显升高(用药前中位数2.01 μg•L 1,范围0.38~18.63 μg•L 1;用药后中位数5.00 μg•L 1,范围0.64~14.73 μg•L 1,P<0.05,Mann Whitney U检验).用药2周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用药当天和2周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滴注木糖醇溶液不会升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且可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无肝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n=34):ALA 6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次/d;对照组(n=30):丹参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次/d;疗程均为3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糖、血脂、临床症状、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血糖、血脂变化无明显差异。治疗组T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患者的麻木、疼痛、烧灼感等感觉性症状评分也比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1.2%,而对照组仅16.7%对疗效满意(P<0.01)。结论 ALA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住院抑郁症患者的色彩偏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5例住院抑郁症患者及1005例健康自愿者先后进行抽象颜色和室内环境色偏好测试,并评估患者抑郁和焦虑水平。结果 (1)抑郁症患者的抽象色最偏好蓝色,对紫色偏好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3)、对灰色偏好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患者治疗前后偏好顺序倾向一致,各颜色偏好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症患者的室内环境色中最偏好蓝色,对紫色偏好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对橙色偏好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治疗前后偏好顺序倾向一致,单对红色、灰色的偏好程度较治疗前下降(P=0.003、0.040),对黄色的偏好程度较治疗前上升(P=0.02)。结论抑郁症患者偏好冷色调色彩,这些偏好与患者对色彩的认识及其情绪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大鼠是否同时存在营养不良与慢性炎症反应状态 ,二者是否关联 ;以及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干预慢性肾衰竭大鼠营养不良及慢性炎症状态的作用。方法 :5 / 6肾切除制作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对照组 ) ( n=8)、肾衰养真胶囊小剂量组 (小剂量组 ) ( n=6)、肾衰养真胶囊中剂量组 (中剂量组 ) ( n=6)、肾衰养真胶囊高剂量组 (高剂量组 ) ( n=7)。给药 4周后检测大鼠血肌酐、白蛋白 ;ELISA法检测血清 C反应蛋白 ( CRP)水平 ,RT- PCR检测肝组织 CRP m RNA表达。结果 :5 / 6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CRP水平升高 ,肝组织 CRP m RNA表达上调。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可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 ,降低血清 CRP水平 ,使肝组织 CRPm RNA表达的下调。结论 :5 / 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存在营养不良及慢性炎症反应状态 ,而且二者呈显著负相关 ;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可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慢性炎症状态、纠正低蛋白血症 ,从而改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人组织型激肽释放酶(human tissue kallikrein, HK)基因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diabete mellitus, DM)大鼠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活性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即正常对照组(n=16),和高脂高糖饲料组(n=32),高脂高糖饲料组大鼠以小剂量STZ加高脂高糖饮食诱导2型DM,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尾静脉导入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es, rAAV)介导的HK基因(HK组)以及报告基因beta-半乳糖苷酶(beta-galactosidase, Lacz)(Lacz组),观察12周后处死实验动物,留取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HK在各脏器的表达以及AMPK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phospho-AMPK).结果 rAAV介导的HK可在2型DM大鼠的肝脏、肾脏、心脏组织表达,且HK组各脏器中H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Lacz组(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在肝脏、肾脏、心脏、骨骼肌、脂肪等脏器中,HK组和Lacz组AMPK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HK组phospho-AMPK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Lacz组phospho-AMPK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rAAV载体介导的HK基因能够激活2型DM大鼠主要器官AMPK的表达.  相似文献   
89.
目的:实践证明他克莫司不仅比环孢素A肾毒性较小,而且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还能提高肾移植受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来改善移植肾功能。观察用他克莫司替代环孢素A减缓早期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肾功能衰竭的速度,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①实验对象:选择2003-03/2006-04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正在服用环孢素A的慢性移植肾肾病早期患者64例,对实验及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②实验方法及分组:按用药情况分为2组,他克莫司组(n=31)将环孢素A改为他克莫司,剂量为0.15~0.3mg/(kg·d),其他免疫抑制剂不变;环孢素A组(n=33)环孢素A和其他免疫抑制剂均不作调整。③实验评估:分别于药物方案调整前、调整12,36个月后监测两组患者的血肌酐、血脂及抗高血压评分,抗高血压评分分数越高代表应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强度越大。结果:6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肌酐水平:药物调整12个月后,他克莫司组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调整前(P<0.01);调整12,36个月后,环孢素A组血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调整前(P<0.01)。与环孢素A组相比,他克莫司组血肌酐水平在调整12,36个月后明显降低(P=0.011,0.046)。②抗高血压评分:药物调整12,36个月后,他克莫司组均显著低于环孢素A组(P<0.01)。③血脂水平:药物调整12个月后,他克莫司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环孢素A组(P<0.01)。结论:当肾移植患者出现慢性移植肾肾病时,将主要免疫抑制剂由环孢素A转换为他克莫司可以改善肾移植受者的肾功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可减缓慢性移植肾肾病的进展,有助于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糖尿病肾病不同临床阶段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TIMP-1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NC)20例,2型糖尿病组(DM)20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ON)20例及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组(DNF)2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各试验对象血清中TIMP-1的含量,并比较各组TIMP-1水平的差异性,分析TIMP-1水平与年龄及尿蛋白量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TIMP-1水平为(825.97±137.34)ng/ml,糖尿病组(1259.05±218.47)ng/ml,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1508.31±282.57)ng/ml,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组(2131.42±441.25)ng/ml。TIMP-1血清水平在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DM组和DNF组,TIMP-1水平与年龄正相关。在DN组,TIMP-1与24h尿蛋白定量正相关(r=0.84,P〈0.01)。结论随着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血清中TIMP-1水平逐渐增高,且与尿蛋白量呈显著正相关,提示TIMP-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高血压的血管重塑过程;TIMP-1可能介导了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积聚、肾小球基底膜(GBM)重塑、肾小球硬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