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索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VLDLR) 基因表达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 构建携带人VLDLR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VLDLR)。高脂高糖饮食8周后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VLDLR治疗组大鼠注射rAAV-VLDLR,糖尿病对照组注射rAAV-0。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大鼠骨骼肌、心脏、主动脉、肝脏、脂肪VLDL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检测VLDLR基因对血糖、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脂蛋白脂酶(LPL)活性及主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结果: rAAV-0组大鼠骨骼肌、主动脉、脂肪VLDLR mRNA及蛋白水平低于正常组,VLDLR治疗组VLDLR mRNA及蛋白水平较rAAV-0组有不同程度增加。VLDLR治疗后4、8周的TG及4、8、12周的TC明显降低(P<0.05),8周HOMA-IR明显降低(P<0.05),LPL活性明显增强(P<0.05),主动脉内膜损伤减轻。结论: 增加VLDLR基因表达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效果显著,并可在此基础上减轻主动脉粥样斑块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茴拉西坦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记忆与智障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例总数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茴拉西坦治疗)和对照组各25例。运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巴氏指数(Barthelindex,BI)给治疗前后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评分。结果观察组经过茴拉西坦治疗,MMSE分值和BI值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茴拉西坦是一个可以用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大脑认知功能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肾移植术后尿瘘分类方法与标准.方法 1993年12月至2009年2月行肾移植术1313例,发生尿瘘102例(7.8%).根据尿道损伤分类原理,按照尿瘘病因、部位、数量及病变程度等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2类.结果 102例中单纯性尿瘘81例,占79.4%.其中输尿管末端坏死76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缝合不严4例,伤口感染致吻合口愈合不良1例.复杂性尿瘘21例,占20.6%.其中瘘口部位于肾盂2例、输尿管2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11例、输尿管坏死段>2 cm 6例.保守疗法治愈34例(33.3%),手术治愈68例(66.7%).死亡3例,占2.9%,死亡原因为尿瘘导致重症肺部感染.结论 建立肾移植术后尿瘘诊治"五步流程"制度,将其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类,可使尿瘘诊断更加细致及规范化,有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肾移植术后尿瘘分类方法与标准.方法 1993年12月至2009年2月行肾移植术1313例,发生尿瘘102例(7.8%).根据尿道损伤分类原理,按照尿瘘病因、部位、数量及病变程度等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2类.结果 102例中单纯性尿瘘81例,占79.4%.其中输尿管末端坏死76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缝合不严4例,伤口感染致吻合口愈合不良1例.复杂性尿瘘21例,占20.6%.其中瘘口部位于肾盂2例、输尿管2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11例、输尿管坏死段>2 cm 6例.保守疗法治愈34例(33.3%),手术治愈68例(66.7%).死亡3例,占2.9%,死亡原因为尿瘘导致重症肺部感染.结论 建立肾移植术后尿瘘诊治"五步流程"制度,将其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类,可使尿瘘诊断更加细致及规范化,有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和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M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7例MD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缓释剂组(28例)和帕罗西汀组(29例),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10、14 d及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RSD)进行评定;治疗3、7、10及14 d应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分组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6.608,P=0.001)。文拉法辛缓释剂组治疗第7 d起、帕罗西汀组治疗第10 d起HRS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7及14 d文拉法辛缓释剂组HRSD评分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P均0.01);6周后两组间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帕罗西汀相比,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MD起效快,但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16.
正常人足底压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检测中国正常成人足底压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为足底压力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足底压力测量仪 ,检测 15 8例正常人静态和动态足底峰值压力和各部位最大压力。结果 正常人平均动态和静态足底峰值压力分别为 ( 2 .96± 0 .66)kg/cm2 和 ( 1.2 8± 0 .3 3 )kg/cm2 ;除足弓区域静态最大压力右足 [( 0 .3 8± 0 .17)kg/cm2 ]略大于左足 [( 0 .3 5± 0 .13 )kg/cm2 ]外 ,双足各部位动态和静态最大压力无明显差异 ;男性、女性动态 [( 2 .87± 0 .5 8)kg/cm2 和 ( 3 .0 7± 0 .77)kg/cm2 ]和静态 [( 1.2 7± 0 .3 4)kg/cm2 和 ( 1.2 8± 0 .3 2 )kg/cm2 ]最大峰值足底压力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静态峰值足压与体重指数 (BMI)弱正相关 ,r =0 .185 (P =0 .0 3 ) ;动态峰值足压与年龄、体重和BMI弱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175 (P =0 .0 3 )、0 .2 1(P =0 .0 0 9)、0 .2 45 (P =0 .0 0 2 )。结论 正常人静态和动态足底压力分布不同 ,双足压力分布对称 ,动态和静态峰值足压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的代谢紊乱状态与骨骼肌细胞损伤的关系,探讨糖尿病急症并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糖尿病组(DM)给予腹腔注射STZ(链脲佐菌素)60 mg/Kg;急性高钠模型组给予腹腔注射4M Na Cl 0.8 m L/100 g;糖尿病高渗组(HHS)给予氢化可的松局部肌肉注射4~6 d,并于注射第3天开始禁水,不禁食,禁水持续1~3 d,直到大鼠出现神经症状;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激素对照组单纯给予局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5 mg,5 d。检测5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血糖、血钠等生化指标;并同期取大鼠骨骼肌、心肌组织标本,行HE染色,光镜下(40×)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其他组相比,DM组及HHS组血糖明显升高(P0.05),HHS组及高钠组血渗透压明显增高(P0.05),且血清CK值也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RM大鼠中,血钠、血渗透压与CK呈正相关(r=0.32,P=0.03;r=0.42,P=0.01)。HE染色,光镜下可见糖尿病高渗组与急性高钠组有明显骨骼肌细胞溶解征象,对照组无明显异常。结论:高血钠和高血渗透压是糖尿病状态下RM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患者以间断四肢乏力起病,发现低钾血症,首诊考虑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经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及补钾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但仍有反复低血钾。进一步检查发现同时合并低血镁、低血氯、高尿钾、低尿钙及肾素水平升高,SLC12A3基因检测发现复合杂合突变,诊断为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合并Graves病。本病例提示甲亢合并低钾血症时,还应注意血镁、尿电解质、血气分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等检查,必要时行低血钾相关基因检测,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中国糖尿病患者动态足底压力的改变及其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动态足底压力测量仪 ,检测 5 8名正常人 (C组 )、75例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DM组 )及 30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DN组 )的足底各部位动态压力。 结果 3组平均体重无明显差异 [C组 (6 4± 10 ) kg;DM组 (6 6± 12 ) kg:DN组 (6 4± 11) kg,P>0 .0 5 ]。 DN组平均峰值足压为 (3.71± 0 .79) kg/ cm2 ,明显高于 DM组 [(3.0 0± 0 .80 ) kg/ cm2 ,P<0 .0 0 1]和 C组[(2 .84± 0 .5 7) kg/ cm2 ,P<0 .0 0 1]。DM组与 C组平均峰值足压无明显差异 (P=0 .0 5 5 )。DN组与 C组相比 ,足弓压力 [(0 .4 9± 0 .2 3) kg/ cm2比 (0 .6 0± 0 .2 8) kg/ cm2 ,P=0 .0 37]和第 2趾压力 [(0 .6 6±0 .2 1) kg/ cm2比 (0 .73± 0 .32 ) kg/ cm2 ,P=0 .0 4 8]明显降低 ,第 2跖骨头压力明显增加 [(3.0 1±0 .78) kg/ cm2比 (2 .36± 0 .6 3) kg/ cm2 ,P<0 .0 0 1]。 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动态足底压力改变 ,足弓和足趾压力降低 ,跖骨头压力和足底峰值压力异常增高 ,可能使足底溃疡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现状及流行动态,掌握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 素,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1年每年10月随机抽取西坝镇1个行政村,收集500名常住居民的大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查3~ 12周岁儿童蛲虫卵,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土壤蛔虫卵,网筛法分离土壤中的钩蚴.结果 共检查1 034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277人,感染率为26.79%;钩虫感染为主22.44%.儿童蛲虫检测71人,感染者0人;检测不同环境类型的土壤40份,检出蛔虫卵9份;对15份不同环境类型的土壤进行了钩蚴分离,检出阳性土壤6份,分离美洲钩蚴13条.结论 五通桥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以钩虫感染为主,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和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预防土源性线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