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我院从2003年10月起在无痛消化内镜下应用氩离子凝固术对上消化道息肉及隆起糜烂性胃炎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 选择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71例分为3组: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diabetes mellitus without retinopathy)即DM无DR组22例、2型糖尿病并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diabetes mellitus non-proliferative DR)即DM伴NPDR组33例、2型糖尿病并增殖期视网膜病变(diabetes mellitus with proliferative DR)即DM伴PDR组16例.另选取正常志愿者(非糖尿病组)13例作为对照.收集年龄、病程等数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浆中PEDF和VEGF水平.结果 与非糖尿病组比较,DM伴NPDR和DM伴PDR组血浆中PED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DR的发生发展,血浆中PEDF含量明显上升(P<0.05).2型糖尿病患者各组血浆中VEGF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R的发生发展亦无明显相关性.DR的发生与2型糖尿病病程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血浆中PEDF含量随着DR发生发展呈现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以及机体胰岛素抵抗程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分析比较3种不同固相萃取纤维头(PA,PDMS,PDMS-DVB)对半枝莲挥发性成分的吸附性。方法: 采用PA,PDMS,PDMS-DVB SPME萃取头,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半枝莲挥发性成分,并用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 共鉴别出90个化合物。PA纤维头共鉴定出41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3.61%。PDMS纤维头共鉴定出40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4.63%。PDMS-DVB纤维头共鉴定出53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9.10%。3种纤维头共同检出化合物13个。结论: 不同纤维头吸附的挥发性成分有较大差异。PDMS对烷烃及酮类化合物有较高选择性;纤维头PA对酸类和酮类化合物有较高选择性;纤维头PDMS-DVB对萘类、烷烃、烯烃和酮类化合物有较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84.
蔡讯  薛鹏  宋卫峰  胡炯  顾鸿莉  杨海燕  王理伟 《肿瘤》2011,31(10):930-936
目的:回顾性分析70例局部进展或转移性胃癌患者化疗后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血药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在进一步提高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70例不可切除局部进展或转移性胃癌患者随机接受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docetaxol+cisplatin+fluorouracil,DCF)或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docetaxol+oxaliplatin+fluorouracil,DOF)3周方案化疗至少4个周期,于每周期5-FU持续滴注开始后12h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FU血药浓度(检测时间控制在4~6AM)。分别取各周期血药浓度的平均值,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与5-FU血药浓度相关的因素。再根据5-FU血药浓度有效预测可信区间分为≤25.5mg/L、25.6~37.4mg/L及>37.4mg/L3组,回顾性分析不同5-FU血药浓度与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逐步回归分析提示,5-FU血药浓度与骨髓抑制、黏膜炎、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及总生存(overallsurvival,OS)相关,3组5-FU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20.73±3.80)mg/L、(31.98±3.10)mg/L和(40.32±3.45)mg/L(χ2=66.24,P<0.001),中位PFS分别为(4.50±0.19)(、6.00±0.32)和(7.50±0.75)个月(χ2=22.09,P<0.001),中位OS分别为(8.50±1.00)、(13.00±1.58)和(12.50±2.66)个月(χ2=32.32,P<0.001),第2、3组均明显高于第1组,第3组骨髓抑制和黏膜炎的发生率高于前两组(P=0.04和P=0.03)。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在5-FU为基础的方案化疗后,5-FU血药浓度维持在25.6~37.4mg/L者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患者耐受性较好,骨髓抑制(尤其是Ⅲ/Ⅳ度)和黏膜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低。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挑厌式"盲探插管用于困难气管内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21例应用普通弯喉镜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3~5次失败患者,改用"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监测同一患者不同气管内插管方法的血流动力学、SpO2变化,插管时间。结果 21例患者采用"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获得成功,插管用时少,血流动力学、SpO2变化轻微。结论经右口角入路"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是一种能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6.
薛鹏  周翡  李宁  李敏  王理伟 《肿瘤》2012,32(4):281-285
目的:探讨PTE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和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AKT,p-AKT)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评价其在胃癌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收集229例随访超过5年的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TEN和p-AKT蛋白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和p-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和55.9%,均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PTEN和p-AKT蛋白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和脉管浸润有关(P< 0.05); PTEN蛋白在肠型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弥漫型胃癌组织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AKT蛋白表达与Lauren分型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TEN蛋白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p-AKT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和p-AKT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有关.p-AKT蛋白表达是胃癌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7.
超临界CO2萃取穗花大黄中总蒽醌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穗花大黄中总蒽醌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蒽醌含量,以大黄萃取物中总蒽醌的含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选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0℃,萃取2.0h.提取物中总蒽醌的质量分数23.4 mg·g-1,总蒽醌转移率达91.4%.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穗花大黄总蒽醌的提取.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正常人摄人紫菜后,尿中不同形态砷化物随时间的排泄规律.方法 收集24名受试者(14名男性,10名女性)食人紫菜后72 h内不同时点的尿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HPLC-HG-APS)检测尿中砷代谢产物的形态与浓度.结果 在食用紫菜后72 h内,与食用紫菜前比较,男性除第1和48 h外,尿中iAs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除第1和12 h外,尿中一甲基胂酸(MMA)浓度显著增高(P<0.05);第1~72 h尿中二甲基胂酸(DMA)浓度显著增高(P<0.05);女性受试者食用紫菜后,除第3、5和48 h外,尿中iAs浓度明显增高(P<0.05);除第5和12 h,尿中MMA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第1~72 h尿中DMA浓度均有显著增高(P<0.05).食用紫菜后,女性尿中DMA浓度显著高于男性.结论 摄入相同剂量紫菜后女性尿中DMA浓度显著高于男性,并且DMA浓度随时问先升高后降低.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effects of laver intake on arsenic species in urine of people, and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senic metabolism. Methods The uri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24 subjects who had laver available on markets, arsenic species in urine samples were detected with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urinary iAs seventy-two hours after laver intake except one and forty-eight hours, increase of MMA seventy-two hours after laver intake except one and twelve hours, and increase of DMA from the first hour to the 72nd hour in male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urinary iAs seventy-two hours after laver intake except three, five and forty-eight hours, increase of MMA seventy-two hours after laver intake except five and twelve hours, increase of DMA from one to seventy-two hours after laver intake in female group. Conclusion The urinary concentration of DMA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female group compared with male group after laver intake in the same weight and urinary DMA increases in the beginning, after that decreases gradually.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肾移植受者血脂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随机选取的6例肾移植受者给于连续4d的ACTH肌注治疗(1mg/d)。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血脂及肾功能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ACTH治疗后均有明显的血脂变化.其中总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分别减少了11%~17%不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加了22%。肾功能有所改善,血肌酐下降11%。结论ACTH的短期治疗能够影响肾移植受者的脂质代谢,并且有助于移植肾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