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MP感染住院患儿中发热86例,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合并嗜肺军团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等22例,28例婴幼儿痰培养提示混合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10例;婴幼儿MP感染气促、"三凹征"明显,年长儿以高热和刺激性咳嗽及部分伴咳喘为特征;肺炎支原体肺炎(MPP)72例,合并难治性MPP伴肺不张3例,少量胸腔积液及胸膜改变9例.有肺外表现(1~4个脏器受损)46例.除1例死亡外,余治愈或好转出院门诊随访,住院时间6~27 d,1例随访8个月右下肺病灶仍未完全吸收.结论 MP感染后可引起肺内外表现及多脏器功能损害,大多数经抗MP及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良好,个别难治性MPP病程迁延,重症MP感染可危及生命,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36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早期NSCLC患者接受3DCRT,分割剂量每次2~3 Gy,每周5次,总剂量60~75Gy,中位剂量68 Gy。靶区包括肿瘤原发灶及亚临床灶区。中位随访期46(14~68)个月。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92%,1、2、3、4、5 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1%、62%、49%、38%、26%,1、2、3、4、5 a生存率分别为70%、58%、46%、35%、22%,未出现Ⅲ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结论 3DCRT治疗早期NSCLC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3.
42例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2例吸入性损伤治疗的分析,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方法:总结分析42例吸入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死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愈24例,好转8例,死亡10例,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急性中毒、肺部感染和窒息。结论:早期的气管切开、雾化、气道灌洗,对吸入性损伤时防治肺部感染具有较好的效果,激素早期应用有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比较有均整器(FF)和无均整器(FFF)模式下非共面VMAT单发脑肿瘤剂量学参数,探索加速器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的合适评估方法。方法 对10例单发颅内肿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均采用非共面VMAT技术,处方剂量25 Gy。配对t检验两种治疗方案适形指数(CI)、梯度指数(GI50、GI25)、梯度、正常脑组织V10和V12、照射时间差异。结果 FFF-VMAT和FF-VMAT的GI50分别为2.91±0.34和3.07±0.35,GI25分别为6.91±0.28和7.35±0.27,梯度分别为(0.57±0.07) cm和(0.61±0.08) cm (P<0.05),CI相近(P>0.05);正常脑组织剂量分别为(160.64±43.64) cGy和(174.27±53.98) cGy,V10分别为(45.35±30.32)%和(48.37±30.88)%,V12分别为(36.69±25.15)%和(39.48±25.37)%(P<0.05)。结论 FFF模式非共面VMAT脑瘤时可获得比较好的剂量分布,能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同时增加GI指数及梯度参数可以对SRS治疗计划进行更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85.
我国政府甲型H1N1流感风险沟通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观察法、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卫生系统应对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的沟通活动进行研究,剖析了风险沟通的逻辑模型、沟通对象、沟通预案及立体发布网络,并总结出注重倾听公众舆情、赢得公众信任、视公众为合作伙伴、明确告知政策变化缘由、明确承认不确定性、信息发布适度、提前预警宣传教育、主动设置议程、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创意活动应对心理疲倦等十大风险沟通策略。作者对风险沟通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给出了政府部门风险沟通的定义,并指出今后风险沟通研究方向:应更注重常态视角、研究适合我国的评价指标、强调"民主范式"、开展风险认知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等。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对是"非典"以来大型疫情事件中风险沟通理论应用的成功案例,其经验可供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信息发布及风险沟通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估手术后接受现代放疗技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有症状的放射性肺毒性(SRILT)发生率及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且接受术后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NSCLC患者。采用不良反应评价标准3.0版进行放疗相关肺毒性分级,≥2级定义为SRILT。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潜在的临床因素和剂量学因素。结果 227例患者入组,包括190例肺叶切除术和37例全肺切除术者。23例(10.1%)患者发生了SRILT,均为肺叶切除术后放疗者。放射性肺炎2级17例、3级5例、4级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同步放化疗、较大的PTV、平均肺剂量、V20-V40与SRILT发生率相关(P=0.015、0.048、<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同步放化疗、V20与SRILT发生相关(P=0.017、0.009)。结论 NSCLC术后放疗后SRILT发生率较低,同步放化疗及V20为SRILT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比较不能手术胸段食管鳞癌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比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5年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 267例,化疗均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以年龄、性别、PS评分、肿瘤部位、肿瘤长度、TNM分期作为配对因素,将 85例接受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与接受单纯同期放化疗的患者1∶1配对,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组内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8(3~72)个月。放化疗后诱导组、同期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4.1%、58.8%(P=0.035),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4.2%、 29.7%(P=0.028),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4.8%、 15.4%(P=0.015)。亚组分析显示诱导化疗有效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高于诱导化疗无效组(P=0.002、0.001、0.002),两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相近(P=0.116)。诱导组≥3级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期组(38.8%∶24.7%,P=0.04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否采用诱导化疗是影响总生存的因素(P=0.003、0.016)。结论 与同期放化疗相比,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并可延长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诱导组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较高但可耐受,值得进一步开展前瞻性对照研究以确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所建立的新型预测模型(F-NLR评分)在接受新辅助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及其与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2015年218例在例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资料,根据ROC曲线求得血浆纤维蛋白原和NLR的最佳临界值,并以此计算F-NLR评分。观察不同F-NLR评分对生存及pCR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评估纤维蛋白原、NLR与pCR之间关系。结果 F-NLR评分0、1、2患者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1%、66.5%、50.2%(P=0.010),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4.1%、60.2%、45.4%(P=0.012)。F-NLR评分2者的预后明显差于评分0~1者(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F-NLR评分(P=0.004)和TNM分期(P=0.000)是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F-NLR评分可用于预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有希望作为临床常用TNM分期系统的补充,从而有助于更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以实现个体化多学科治疗。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MRP、P-gP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49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RP和P-gp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49例食管鳞癌癌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正常食管黏膜组织M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31/49)、40.0%(12/30)和20.4%(10/49)。癌组织中MRP阳性表达率与相应的癌旁组织、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9例食管鳞癌癌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g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30/49)、36.7%(11/30)和18.4%(9/49)。癌组织中P-gp阳性表达率与相应的癌旁组织、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MRP和P—gP阳性表达率均依次降低,并且癌组织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MRP和P—gP阳性表达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表明MRP和P-gP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初诊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BM)患者一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放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首诊确诊为NSCLC BM的患者66例的资料。患者一线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或不联合脑部放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 Cox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13(范围4~49)个月, 中位生存期24个月, 1、2、3年总生存(OS)率分别是75.8%、44.7%、33.6%。1年脑内无进展生存(iPFS)分别是68.8%。放疗免疫组和免疫组脑内客观应答率icORR分别是71.4%、52.6%, 脑内疾病控制率(icDCR)分别是96.4%、89.4%(P=0.122、0.291)。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评估评分(GPA)高的患者1、2、3年OS率分别是100%、85.7%、35.7%, GPA低的患者则分别是68.3%、33.6%、33.6%(P=0.115);放疗免疫组患者1、2、3年OS率分别是88.7%、5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