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21.
采用科学方法探索中医各种“证”及各种舌象的本质是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细胞动力学的角度对中医“虚证”、“热证”的本质以及剥苔、镜面舌、厚苔、腻苔的形成机理作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1.大黄致“虚”实验:采用鼠龄2个月,体重18~22克的雄性DALB'cj纯种小白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  相似文献   
22.
补肾泻肝方对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补肾泻肝方(主药:熟地黄、制首乌、补骨脂、菟丝子、淫羊藿、牡丹皮、黄连、水牛角等)治疗免疫介导再障的机理。Balb/C小鼠经^60Co5.5Gy γ射线照射后由尾静脉输入取自DBA/2小鼠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悬液形成免疫介导再障模型。用补肾泻肝方灌喂模型小鼠后检测外周血象、T细胞亚群,应用RT-PCR技术检测IFN-γ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的周围血象及CD8明显升高、IFN-γ基因高表达则明显减弱。提示:调节免疫紊乱状态、减弱再障时的IFN-γ基因高表达,进而影响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可能是该方治疗再障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3.
雌激素促进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为研究雌激素对血和瘤血管内皮细胞(VEC3)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婴儿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和瘤各1例,VEC按组织块法进行培养,例1VED传至第3代时,分5组:组1、2培养液中洄内皮细胞生长支持物(ECGS),组1为对照组,组2加雌二醇(E2),组3、4、5培养液中加ECGS,组3为对照组,线4加E2,组5加E2和羟基枯苯氧胺。于培养第3、6、9天作细胞计数和氚标记胸苷掺入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丹参对缺血-再灌注时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PGI_2)的影响,我们体外培养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并建立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缺血-再灌注(缺氧-复氧,A/R)模型,观察丹参对 A/R HU-VECs 分泌 PGI_2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 HUVECs 的培养参照盛民立等的方法。无菌条件下取人脐带,用 D-Hank's 缓冲液冲洗脐静脉,用0.1%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血管内皮细胞,分离的细胞置20%NCS-TC199培养液内培养,用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根据细胞呈多角形单层铺路石状排列和免疫荧光法第Ⅷ因子阳性,鉴定为内皮细胞,实验用第二代细胞。  相似文献   
25.
丹参、凡参加黄芪注射液对ET—1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丹参、丹参加黄芪对脑缺血时内皮细胞分泌ET-1的影响,将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用丹参注射液加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20例单用丹在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ET-1含量;比较丹参和丹参加黄芪对A/R HUVECs分泌ET-1的影响。结果:两组血浆ET-1含量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丹参加黄芪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P<0.05。体外培养发现在缺氧复氧时,丹参加黄芪组比丹参组更明显地减少ET-1的释放,在对抗缺氧复氧损伤方面,丹参加用黄芪后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6.
甲_2-巨球蛋白(α_2-M)为多种蛋白水解酶的抑制剂,而组织激肽释放酶则是蛋白水解酶的一种。本文研究了两者在正常及辐射损伤大鼠多种组织中的分布及含量(半定量)变化,旨在探索α_2-M治疗辐射烧伤的机理。 材料与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8只,2只正常,6只经8.5Gy~(60)Co_Υ线照射,于照后第1,3,5天各取2只大鼠的心、肝、脾、肺、肾、睾丸、腮腺、胰腺、胸腺、十二指肠及皮肤,经中性福尔马林固定,低温石蜡包埋,切片(5μm),免疫酶标PAP法染色,普通光镜下观察。 结果 ①在正常大鼠的心、肝、脾、肺、肾、睾丸、腮腺、胰腺、十二指肠及皮肤中的不同部位,均不同  相似文献   
27.
关于放射治疗引起的组织损伤问题,早在1896年国外已有公开报道。1902年Codmen已经收集到172例,最近 M C等又收集了1968~1975年的350例。这些资料多数是临床皮肤组织损伤的叙述。在治疗上往往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虽然Brown和等亦有非手术的治疗方法,但资料不多。  相似文献   
28.
肝素、γ-干扰素、可的松和雌激素对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影响的体外实验韩承新肖现民高解春盛民立薛崇德金百祥肝素、γ-干扰素、可的松和雌激素与血管瘤增生、退化有关,但作用机制不清。近年来认为,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瘤增生、退化的主要环节。本课题采用体外实验...  相似文献   
29.
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上海信谊制药厂生产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盐酸地尔硫(DTZ)片剂与日本产的DTZ片剂作了正常人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对照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相同(国产片为进口片的98.2%)。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