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0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227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68篇
口腔科学   89篇
临床医学   796篇
内科学   468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191篇
特种医学   357篇
外科学   698篇
综合类   1752篇
预防医学   574篇
眼科学   111篇
药学   711篇
  12篇
中国医学   496篇
肿瘤学   236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探讨螺旋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日间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日间病房住院的1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引导下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治疗日间手术。收集手术时间,术毕至出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月、3月的疼痛数字评分(NR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改良 Macnab评级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并进行术前与术后的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螺旋CT引导下穿刺成功率为100%,并在手术当日出院,平均手术时间为(35.55±10.44)min,平均术毕至出院时间为(58.36±25.26) min,平均总住院时间为(453.91±27.18)min。术后1、3月的NR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1、3月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有效率分别为86.13%、89.05%。所有患者均未有穿刺或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螺旋CT引导下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日间手术是可行的,其可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日常功能障碍、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73.
74.
神经调节因子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神经调节因子(NRG)是一个由4种基因编码的多肽家族,包含4种同源异构体NRG-1,2,3和4,其功能性受体是由ErbB酪氨酸激酶受体组成,属于跨膜酪氨酸激酶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包括ErbB2/HER2/neu,ErbB3/HERS和ErbB4/HER4.NRG通过诱导ErbB受体构象变化,使ErbB蛋白形成二聚体,继而激活酪氨酸激酶,引起C-末端的自身酪氨酸磷酸化和反式酪氨酸磷酸化,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75.
研究目的是制备低密度脂蛋白亲和吸附剂,用于去除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高含量的低密度脂蛋白。首先以悬浮分散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和纤维素微球载体,然后固定磷酸吡哆醛和磷酸盐配基,制备出三种吸附剂,并进行体外静态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磷酸吡哆醛吸附剂对LDL最大吸附量为1.30mg/mL,磷酸盐型壳聚糖和纤维素吸附剂对LDL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72mg/mL和3.12mg/mL,并且吸附量随配基含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3种吸附剂对高密度脂蛋白均无明显吸附。对吸附剂的灭菌和储存稳定性的研究表明,磷酸盐型纤维素吸附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研究第一次报道磷酸盐型低密度脂蛋白吸附剂。  相似文献   
76.
以军团菌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军团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Major outer membrane protein gene,ompS),与原核表达质粒pUC18定向重组,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并用限制性酶酶切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序列分析、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Western印迹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扩增出了军团菌914bp的ompS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LPompS,并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77.
78.
针刺与脉象在传统中医观念中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本课题针对这一传统理论,建立一个基于频域上的模拟函数得出的脉象频谱数学模型,并用此模型来检验针刺前后脉象发生的结构上的变化.由量化的脉象信号得出的大量统计数据显示,脉象在频域上的包络线呈指数衰减的趋势,并且针刺后其拟合率更高.由统计结果得出,脉象在频域上的衰减率明显增大.同时,从数学上说明了其衰减率的增大等价于脉象在时域上的降中峡、重搏波,及低频涨落程度的变化,也对时域上的脉象作了新的数学模型的模拟.本项研究证实了针刺对脉象具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79.
作者介绍一种新的简单的皮内缝合法,即不打结的埋入皮内缝合法,操作步骤如下: 采用聚=氧杂环已酮缝线(PDS—一种可吸收合成线)和直的三角针,先在切口顶端远侧的皮肤、皮下穿入,再从对侧皮下、皮肤穿出,以此穿出线作为牵引,再从原出口处进针,反向第二次通过皮下组织至切口顶端的一旁穿出,再从该出口处穿入进到皮下,以后的缝合与普通皮内连续缝合相同,到伤口的另一端时重复上述皮肤皮下缝合操作。剪线之前,清洗和擦干伤口,调整缝线的紧张度,然后平皮肤剪断PDS,终端线作牵拉并盖上敷料。在腹正中切口下段偶尔会裂开小口,剪线之前用无菌胶布条保护伤口即可。  相似文献   
80.
输尿管狭窄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输尿管生理狭窄的数目、位置及狭窄的程度,为选择性CT分段扫描诊断输尿管结石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30例国人成人尸体60条输尿管(男40条,女20条),分段观测输尿管形态、狭窄的数目、位置和管腔内径.结果:各段输尿管形态多样,主要有四类.输尿管生理狭窄的程度依次为膀胱壁内段>输尿管盆段>输尿管髂血管段>输尿管腹段.结论:输尿管生理狭窄的数目不恒定.生理狭窄的部位除膀胱壁内段外其余部位均不恒定,膀胱壁内段狭窄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