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25篇
预防医学   155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63篇
  1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患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脑出血患者按1:1配对分为亚低温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48h,监测患者鼓膜温度和生命体征,采用多田氏公式计算脑水肿量,采用欧洲卒中评分方法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1周及2周后对照组脑水肿量分别为(21.52&;#177;5.52),(19.48&;#177;5.47)mL;而亚低温组脑水肿量分别为(17.14&;#177;4.57),(12.57&;#177;4.01)mL;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66,8.45,P&;lt;0.05)。治疗1周及2周后对照组欧洲卒中评分分别为(53.95&;#177;8.78),(62.43&;#177;7.95)分;亚低温组欧洲卒中评分分别(60.90&;#177;8.73),(71.38&;#177;7.2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局部亚低温脑保护治疗结合常规治疗能减轻脑出血患者脑水肿量,减轻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2.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肿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新技术对乳腺实性肿瘤定性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3月~2005年5月34例(共37个病灶)乳腺实性肿瘤患者进行超声扫查,同时进行弹性成像。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乳腺实性肿瘤超声弹性成像的特点。结果(1)乳腺癌弹性成像评分多为4、5分,纤维腺瘤多为1、2分,评分分布具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2)超声弹性成像中乳腺癌病灶前方出现较宽红晕,纤维腺瘤红晕较细,部分沿着包膜分布。红晕宽度在乳腺癌和纤维腺瘤两组病例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可以作为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的要点之一。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实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住院患者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 探讨近年来住院患者中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流行病学、病因学变化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994年 1月— 2 0 0 4年 3月近 10年出院病例中诊断有 ARF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年龄、性别、获得性、发病科室以及病因或诱因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共搜集 ARF病例 2 11例 ,占同期住院患者的 0 .12 % ,逐年比较呈增高趋势 ;男性占 5 9.7% ,女性占 4 0 .3% ;发病年龄呈现 35~ 4 5岁和 6 0~ 80岁两个高峰 ;84 .4 % (178/ 2 11例 )患者既往无肾脏病史 ,39.8% (84 / 2 11例 )为明确的医院获得性ARF(HA ARF)患者 ,HA ARF同期患者的构成比在 2 0 0 0年后显著增高 (P<0 .0 5 ) ,内、外科ARF患者比例约为 3∶ 2 ,2 0 0 0年后后者所占构成比显著增加 (P<0 .0 5 ) ,尤其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SICU )患者发病率增加 1.89倍。药物、感染和手术是 ARF的主要诱因 ,6 1例 (占 2 8.9% )、4 6例 (占 2 1.8% )和 4 1例 (占 19.4 % )患者 ARF的发病分别与之相关。肾前性 ARF 4 1例 (占 19.4 % ) ;肾性 ARF15 6例 (占 73.9% ) ,其中 72例 (占4 6 .2 % )是由明确的肾前性 ARF发展而来 ;急性肾小管间质病变占 85 .9% (134/ 15 6例 ) ;肾后性 ARF14例(占 6 .6 % )。结论 近 10年来 ,ARF在住院  相似文献   
94.
正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一群具有辅助B淋巴细胞功能、表型为CXCR5+CD40L+诱导性协同刺激分子(ICOS)+的T淋巴细胞亚群。2000年Schaerli等[1]和Breitfeld等[2]同时报道了Tfh定位于淋巴滤泡,他们发现CXCR5、ICOS分子是该细胞主要的表面标记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与T、B淋巴细胞的高度活化,自身抗体类免疫蛋白增多等机体异常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5.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运动疗法在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运动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的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完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4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证实,运动疗法能够降低PN的发生率(Z=3.19,P0.05),缩短患者"起立-行走"计时试验的时长(Z=2.73,P0.05),提高神经传导速率(Z=9.54,P0.01),延长患者的单腿站立时长(Z=6.24,P0.01),使患者Berg平衡量表(Z=2.60,P0.05)以及FRT得分增加(Z=3.27,P0.05)。结论运动疗法对于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及缓解是安全有效的,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6.
王峻松  王棉  王悦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1):1507-1509
目的 探讨ASD封堵术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ASD患者封堵术前后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三尖瓣环运动速度(RT),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及二者比值(Em/Am)比值.结果 ASD封堵术后UCG显示,右心室舒末内径明显减小(P<0.05),三尖瓣环运动速度略减小(P>0.05),Em/Am比值增加(P<0.05),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降低(P<0.05).结论 ASD封堵术后右室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三重经颅磁刺激技术(triple stimulation technique,TST)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上运动神经元(upper motor neuron,UMN)损害的评价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和病房收治的ALS患者50例和健康志愿者22名进行右上肢小指展肌TST测定、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测定、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潜伏期、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测定及对TST与改良的Ashworth评分(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医学研究委员会评分、修订的ALS功能评分、病情进展速度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根据EI Escorial的ALS诊断标准,临床确诊5例,临床拟诊19例,实验室辅助拟诊24例,临床可能2例.ALS患者右上肢有UMN体征组[28例,62.0%(40.7%,75.9%)]与无UMN体征组[22例,95.6%(85.4%,100.0%)],健康对照组(96.9%±2.6%)比较,TST波幅比[M50(M25,M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27、-5.435,均P=0.000).有UMN体征组(89.3%)与无UMN体征组(27.3%)、健康对照组(9.1%)TST波幅比异常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109、31.897,均P=0.000),无UMN体征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5,P=0.241).TST波幅比、MEP潜伏期、易化状态下MEP潜伏期、CMCT、RMT对ALS患者UMN体征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9.3%、64.3%、53.6%、64.3%、78.6%.TST波幅比与右上肢腱反射(r=0.690)、MAS评分(r=-0.772)、诊断分级(r=0.483)存在相关性(均P=0.000),与RMT(r=-0.774,P=0.000)、MEP潜伏期(r=-0.444,P=0.005)、MEP/CMAPerb(r=0.685,P=0.000)、易化状态下MEP/CMAPerb(r=0.770,P=0.000)存在相关性.结论 TST为ALS患者UMN损害提供了敏感的检测指标,能够发现临床下UMN受累,较传统经颅磁刺激方法 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能够对UMN损害进行半定量评价,提示其有可能成为监测病情变化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8.
国产注射用阿奇霉素杂质谱及其与成盐工艺相关性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国产不同成盐注射用阿奇霉素所含杂质谱情况,并对其工艺进行相关性评价。方法:以217批注射用阿奇霉素有关物质HPLC检验数据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杂质谱及与成盐工艺相关性进行考察,并通过加速实验验证考察结果。结果:所检样品中均检出阿奇霉素B(EP-B)和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EP-J)杂质,且在不同厂家、不同成盐工艺产品中变化幅度较大,统计标准偏差(SD)分别达2.5和2.0;其他杂质还检出阿奇霉素-N-氧化物(EP-L)、氮红霉素(EP-A)。结论:目前国产注射用阿奇霉素中主要杂质为阿奇霉素-N-氧化物、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氮红霉素和阿奇霉素B;氮红霉素和阿奇霉素B为工艺杂质,分别源于合成反应残留和起始原料红霉素中红霉素B残留;阿奇霉素-N-氧化物和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分别为阿奇霉素氧化和酸降解物,其中酸降解物为主要降解形式;不同厂家注射用阿奇霉素中所含杂质的种类、数目及水平均存在较大差异,且与其成盐工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考察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原料药粉、微粉化原料药粉的体外溶出特性,研究比较三者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并对其体内外相关性作出评价。方法 以紫外分光法测定体外溶出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血药浓度;以Wagner-Nelson法计算体内吸收分数,考察体内吸收与体外溶出的相关性。结果 纳米组AUC0-36h 和Cmax分别为原料组、微粉组的10倍和2倍,纳米混悬剂组体内吸收分数fa与体外溶出速率ft的关系为:fa=4.407 9ft- 303.31,r=0.983 8。结论 与原料和微粉组相比,非诺贝特制成纳米混悬剂后,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均有显著提高,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近2年我院发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医院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为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从40例感染患者中分离的50株SMA对2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全DNA指纹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 SMA感染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5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且多数为混合感染。SMA对头孢吡肟/舒巴坦、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敏感性高,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达到了100.0%,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四环素、哌拉西林和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2.3%、88.9%、82.4%、75.0%和70.0%。多数SMA(17/21)没有同源性,仅一对同源菌株来自同一病房,另一对同源菌株来自医院的不同病房。结论患者被医院环境中自然存在的SMA定植可能是SMA基因组的多样性和低同源性的原因。头孢吡肟/舒巴坦、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SMA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