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8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下调Tg737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下游机制.方法 SMMC7721和MHCC97-H细胞分别转染空白对照病毒和干扰Tg737表达的慢病毒后,用CCK-8法绘制肝癌细胞生长曲线检测其增殖能力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周期变化,并进一步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变化,推断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 与转染空白对照病毒的细胞相比,稳定下调Tg737的SMMC7721和MHCC97-H细胞增殖能力增强,G1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细胞比例增高,调控细胞周期完成G1/S转化的cyclinD1的表达水平增高.结论 在肝癌细胞SMMC7721和MHCC97-H下调Tg737表达可能通过上调cylinD1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周期由G1期向S期转化,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离肝癌细胞系MHCC97-H中肝癌干细胞并分析miR-200a在肝癌干细胞和非肝癌干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差异,探讨miR-200a的表达水平与肝癌干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法从MHCC97-H中分选出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和非肝癌干细胞(non-liver canc-er stem cells,non-LCSCs)两个亚群;采用real-time PCR检测miR-200a在两个亚群中的表达差异;在MH-CC97-H中瞬时转染miR-200a-mimic,检测LCSCs亚群比例的变化.结果:LCSCs亚群占总体细胞的百分比为3.56%;LCSCs亚群细胞中miR-200a的表达明显低于non-LCSCs亚群(P<0.05);上调miR-200a后LCSCs亚群细胞比例为1.24%.结论:miR-200a在LCSCs亚群细胞中明显低表达,上调miR-200a后LCSCs亚群细胞比例明显降低,提示miR-200a能够调控肝癌干细胞的比例.通过调控miR-200a的表达,可以降低LCSCs亚群细胞比例,从而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下调食管癌ECA-109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达,观察其辐射敏感性的改变并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将食管癌ECA-109细胞分成VEGFA转染组、空载组、X射线组和VEGFA转染组联合X射线组。运用qPCR法检测VEGFA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A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殖变化;克隆形成法分析不同照射剂量(0、2、4、6、8 Gy)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焦点的数量。结果 ECA-109细胞VEGFA转染组与空载组比较,VEGFA基因表达明显减少(t=11.98,P<0.05)、VEGFA蛋白表达显著下调(t=12.38,P<0.05);ECA-109转染组细胞相较于空载组细胞,其增殖(A450值)明显受到抑制(t=2.78、7.25、21.93、13.21,P<0.05);与空载组比较,VEGFA转染组ECA-109细胞的D0DqSF2值下降(t=5.83、8.56、7.68,P<0.05),放射增敏比SERD0SERDq分别为1.41、2.09,凋亡比例明显增加、且联合X射线后ECA-109细胞的凋亡比例进一步增加(t=17.63、22.48、33.87,P<0.05);ECA-109细胞VEGFA转染组和空载组在X射线照射后2 h内细胞核形成的γ-H2AX焦点数量均明显增加,24 h后空载组细胞核的γ-H2AX焦点数量恢复照射前水平,而转染组中的γ-H2AX焦点数量仍高于照射前水平(t=7.00,P<0.05)。结论 下调VEGFA能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减少细胞集落形成并促进其凋亡,增加食管癌ECA-109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其机制与DNA损伤修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CD147)在食管癌血管生成通路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41例食管癌患者,其中淋巴结转移17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癌病理标本中CD14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计数。结果41例食管癌肿瘤组织中CD147、VEGF、VEGFR2阳性率分别为83%、54%及71%,明显高于正常组织。CD147、VEGFR2、MVD在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Z=-2.857,P=0.004;Z=-2.018,P=0.044;Z=-4.239,P﹤0.001)。食管造影下食管病变的长度与VEGF、CD147及MVD显著相关(r=0.486,P=0.01;r=0.588,P﹤0.001;r=0.604,P﹤0.001)。CD147与VEGF、VEGFR2、MVD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r=0.976,P﹤0.001;r=0.588,P=0.01;r=0.604,P﹤0.001)。结论 CD147与VEGF、VEGFR2、MVD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与食管病变长度密切相关,提示CD147在食管癌血管生成通路中有重要作用,且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通路实现的,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伴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食管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373例食管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射治疗资料,其中,伴有糖尿病者42例,无糖尿病者331例,伴高血压者99例,无高血压者274例。随访观察1年,分析有无糖尿病或高血压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有无糖尿病患者1、2、3、4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40.5%、38.1%、14.3%、4.8%和66.2%、27.8%、2.7%、1.8%。有无糖尿病患者1、2、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1.0%、16.7%、9.5%和30.8%、15.7%、1.2%。伴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 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发生率均高于无糖尿病患者(χ2=13.573、12.279,P<0.05)。有无高血压患者1、2、3、4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49.5%、38.4%、8.1%、3.0%和68.2%、25.5%、2.6%、1.8%。有无高血压患者1、2、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0.3%、18.2%、5.1%和31.0%、15.0%、1.1%。伴高血压的患者≥ 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发生率均高于无高血压患者(χ2=5.695、5.422,P<0.05)。糖尿病是≥ 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 糖尿病或高血压为根治性放疗食管癌患者发生严重(≥ 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索阿帕替尼对食管鳞癌ECA-109细胞及其干性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富集细胞中富含肿瘤干性细胞群的球囊。将ECA-109及其干性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单纯药物组、单纯照射组以及药物+照射组。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浓度,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CHK2、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 阿帕替尼作用于ECA-109亲本细胞及干性细胞24、48和72 h后,ECA-109干性细胞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较其亲本细胞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明显升高(t=8.17、9.29、18.85,P<0.05),且其细胞抑制表达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亲本细胞:r2=0.94~0.97,P<0.05;干性细胞:r2=0.94~0.98,P<0.05);不同浓度阿帕替尼(亲本细胞:10和20 μmol/L;干性细胞:30和40 μmol/L)联合不同剂量X射线(6和8 Gy)照射后,ECA-109亲本细胞及干性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较单纯照射组明显增强(t=5.20~39.68,P<0.05)。ECA-109亲本细胞及干性细胞的VEGF蛋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5,P<0.05),且单纯药物组(20 μmol/L)及药物+照射组(20 μmol/L,6 Gy)处理后,两种细胞VEGF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亲本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51、26.40,P<0.05)。药物+照射组ECA-109亲本细胞的G2/M期及凋亡细胞比例均较细胞对照组增高(t=8.83,11.59,P<0.05);与细胞对照组(0 μmol/L)比较,单纯药物组的ECA-109亲本细胞CHK2、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3.36、4.10,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药物+照射组ECA-109亲本细胞CHK2,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t=9.05、2.36,P<0.05)。结论 阿帕替尼能增强食管癌ECA-109亲本细胞及其干性细胞的放射敏感性,ECA-109干性细胞放射抵抗的原因可能与干性细胞更高表达VEGF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27.
373例食管癌患者三维技术放疗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对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技术放疗的长期疗效,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三维技术放疗食管鳞癌患者373例。其中三维适形放疗(3D-CRT)231例,调强放疗(IMRT)142例;单纯放疗202例,放化疗联合171例;累及野(IFI)照射249例,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ENI)照射124例;根治量50~60 Gy者60例,60~70 Gy者313例。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预后影响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l、3、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69.4%、33.7%、22.9%和63.8%、32.8%、22.4%,中位OS和PFS分别为22.7个月(95%CI 18.6~25.4个月)和19.2个月(95%CI 16.7~21.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不同三维技术、是否联合化疗、淋巴引流区是否预防照射、不同根治量对OS和PFS无影响(P>0.05);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GTV体积影响OS和PFS的因素(χ2=5.836~14.52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和GTV体积是影响OS和PFS的因素(χ2=5.345~12.216,P<0.05)。两个淋巴结区域转移患者的OS和PFS曲线均差于1个淋巴结区域转移者(χ2=4.467,4.169,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技术放疗的长期疗效明显提高。N分期和肿瘤体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淋巴结转移区域数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单纯放疗和同步放化疗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治疗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放疗≥70岁食管鳞癌患者479例。其中单纯放疗359例,同步放化疗120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平衡单纯放疗组及同步放化疗组基本资料,分析匹配后两组总生存率(OS)和预后相关因素,对比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匹配后单纯放疗组1、3、5年OS率分别为77.4%、40.1%、22.7%,中位OS时间26.9个月(95%CI:18.7~35.2个月),同步放化疗组1、3、5年OS率分别为79.5%、47.6%、35.7%,中位OS时间35.6个月(95%CI:23.2~4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匹配后单纯放疗组70~75岁年龄段患者1、3、5年OS率分别为79.4%、41.0%、26.2%,中位OS时间29.2个月(95%CI:12.5~45.9个月);同步放化疗组70~75岁年龄段患者1、3、5年OS率分别为86.5%、56.1%、47.6%,中位OS时间48.9个月(95%CI:17.6~7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6,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近期疗效、PS评分是影响OS的因素(χ2=6.714~42.90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和近期疗效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χ2=5.007~9.181,P<0.05)。同步放化疗组≥75岁患者非肿瘤死亡风险高于单纯放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0,P<0.05)。放化疗组严重(≥3级)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χ2=4.701~28.318,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可改善70~75岁老年食管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29.
乏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通路在调控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通路的激活与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对食管癌Kyse-150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食管癌Kyse-150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帕替尼组、单纯照射组、阿帕替尼联合照射组。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阿帕替尼(0、5、10、20、30、40 μmol/L)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法检测不同浓度阿帕替尼(0、10、20、40 μmol/L)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阿帕替尼(20 μmol/L)联合射线(4 Gy)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阿帕替尼能抑制Kyse-150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r=0.89~0.96,P<0.05);随着阿帕替尼浓度的增加,Kyse-150细胞的放射生物学参数D0DqSF2值逐渐减小,而放射增敏比SERD0值逐渐增加。阿帕替尼联合照射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及阿帕替尼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6、5.99、15.47,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阿帕替尼组、单纯照射组及阿帕替尼联合照射组G2/M期比例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81、39.69、20.61,P<0.05)。阿帕替尼组、阿帕替尼联合照射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及单纯照射组相比,S期比例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06、3.82、8.81、6.24,P<0.05)。而阿帕替尼组与阿帕替尼联合照射组相比,S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帕替尼能增加食管癌Kyse-150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及诱导细胞周期再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