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221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391篇
预防医学   167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78篇
  2篇
中国医学   117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和教学过程,适应教育改革的潮流和趋势,教育部于1999年就已提出,在高校普及和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应用模式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一步.按照这一思路,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尝试对口腔材料学材料性能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引入多媒体技术.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将课程讲授重点分别采用动画短片和录像方式进行详尽的讲解,其他概念多配以图片进行讲解.课件制作完成后,在2006级和2007级的八年制学生中进行了实际使用,并根据课件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课件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在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按照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联合组36例(应用mNGF联合甲钴胺治疗)、单纯组40例(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一般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1周、4周、12周、12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神经功能(感觉功能和肌力)恢复情况. 结果 患者获得12~54个月(平均24.8个月)随访,无一例死亡,均无创口感染,平均8个月时植骨融合.治疗后1周、4周、12周及12个月时2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各时间点联合组VAS评分亦明显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4周、12周及12个月时联合组感觉功能改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周外其余时间点联合组肌力改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NGF与甲钴胺联合使用能促进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双心医学"模式在慢性心衰伴有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双心医学"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LVEF、BNP、CRP、6MWT测定和NYHA心功能分级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医学模式可以在治疗慢性心衰的同时,减轻患者抑郁状态,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对于全麻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病人的术中护理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择期全麻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配合常规术中护理73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并发症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运用于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择期全麻下输尿管软镜碎石另75例患者为护理组。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与住院时间、术后3d与1个月清石例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结果:从术中出血量、手术与住院时间相比,护理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从清石情况来对比,护理组清石率在术后3d、1个月时均高于对照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对照组为1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输尿管软镜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建立一种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检测疟原虫的方法。方法 针对疟原虫属保守18S小亚基核糖体RNA (18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筛选确定最佳引物对组合并建立疟原虫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体系。通过该RAA体系检测疟原虫标准质粒、4种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P.f )、间日疟原虫( P. vivax, P.v)、三日疟原虫( P. malaria, P.m)、卵形疟原虫( P. ovale, Po)]病原体以及其他6种输血传播寄生虫(婴儿利士曼原虫、杜氏利士曼原虫、刚地弓形虫、溶组织阿米巴虫、犬吉氏巴贝西虫、田鼠巴贝虫),以评估该体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 筛选出一组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对,整个RAA体系使用最佳引物对在37 ℃,20 min即可完成扩增,对标准质粒的检测下限为10-2 copies/μL,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为102 copies/μL,三日疟原虫为10 copies/μL。RAA检测体系未与其他输血传播寄生虫产生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应用RAA方法检测外籍学生献血者标本,结果与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和特异的疟原虫RAA检测方法,将会给血液筛查和一些基层偏远医院的临床检测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miR–22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3(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对肝癌大鼠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健康雄性大鼠43只,根据完全随机分组法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余33只建立肝癌模型,成功建模30只,将其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模型组、上调miR–22组、下调miR–22组,每组各10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检测miR–22相对表达量,肝功能检测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p–AKT水平。结果 模型组、上调miR–22组miR–22相对表达量高于下调miR–22组;ALT、ALB、TBIL、PI3K、AKT水平高于下调miR–22组,p–AKT水平低于下调miR–2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下调miR–22对PI3K/AKT信号通路进行调控,可有效改善大鼠的肝功能,为临床肝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缺氧缺血对体外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脑屏障紧密连接(BBB-tight junction,BBB—TJ)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缺氧缺血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ECV304与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BBB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缺血组(H/I组)、BB-1101预处理组(P组)3组。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各组BBB-TJ变化;通过吖计数仪测定核素标记牛血清白蛋白(^125I-BSA)通透量检测BBB屏障功能。直接免疫荧光观察细胞骨架蛋白Actin分布的改变,Westemblot检测Actin、Occludin、ZO-1和MMP-9表达量的改变。结果:电镜观察见C组内皮细胞间形成光滑、连续、较高密度的紧密连接,免疫荧光检测见细胞骨架蛋白Actin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及细胞核周边。形成肌动蛋白丝带,轮廓内包含大量柬状排列有序的微丝结构,细胞间连接紧密。缺氧缺血后.H/I组细胞间连接开放,形成裂隙,而胞膜及胞核周边肌动蛋白丝带模糊、部分断裂,并有应力纤维形成,出现细胞间裂隙,BBB对岱I—BSA通透性明显增高,与C组和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ZO-1的表达量显著减少,MMP-9的表达显著增多,而Occludin和Actin的表达量无改变。BB-1101预处理后,P组细胞BBB-TJ破坏减少.周边肌动蛋白丝带重新出现,细胞间裂隙较少,岱I-BSA通透量较H/I组明显下降(P〈0.01).MMP-9的表达较H/I组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1)缺氧缺血能促使BBB—TJ的开放进而导致BBB通透性增加;(2)BBB-TJ的开放可能与BBBActin的重组及ZO-1的表达量降低有关;(3)缺氧缺血能增加MMP-9的表达:(4)MMP-9与缺氧缺血时BBBActin的重组及ZO—1的表达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医院2010—2012年培养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中所有医院感染病例共获得各种病原微生物15028株,以革兰阴性细菌占主导共11698株,占77.84%;革兰阳性细菌3092株,占20.57%;真菌感染238株,占1.58%。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医院感染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积极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60.
吴薇  罗辉  李晖  林红 《江西医药》2014,(1):19-21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紫杉醇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毒副反应。方法40例经病理确诊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和放疗联合紫杉醇组(观察组),进行近期及远期疗效,毒副反应的比较。两组放疗方法相同。观察组联合应用紫杉醇30mg/m2,,溶于5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持续3h滴注,每周1次,共7周。结果观察组放疗结束时CR评价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急性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年的无瘤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5.6%(10/18)和83.3%(15/18),对照组患者为35%(7/20)和70%(14/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紫杉醇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确切,可提高晚期鼻咽癌近期局部控制率及远期疗效,急性不良反应尚可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