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利用不均匀等效模体,探讨不同CT扫描条件对CT值及照射跳数(MU)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小2种CT孔径(80和70 cm)、2种模体几何摆放顺序及2种扫描电压(120和140 KV),测量不同组合,比较各自的CT值,建立相应的CT-电子密度(ED)转换曲线,选取盆腔、胸部、头颈部各10例患者的CT图像模拟适形计划(CRT)和调强计划(IMRT),分析照射MU数值的偏差.结果:对于小孔径CT,无论扫描电压、模体几何位置如何变化,其MU数值相差均≤0.1%;大孔径CT扫描电压改变对MU值无影响,模体几何摆放顺序的改变有影响,但<0.3%;CRT计划和IMRT计划各自偏差值相同.结论:对于精确放疗计划系统,CT扫描条件改变和测量模体位置改变均可引起照射MU数值误差.若使用大孔径CT进行模拟定位,需根据其特性建立合理的电子密度曲线,并应用在计划制定中.  相似文献   
32.
作者采取加铅衣屏蔽放疗组与无铅衣屏蔽放疗组对126例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结果提示: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两组正常率分别为:92.4%和51.7%、91%和65%、98.5%和70%,均P<0.01;两组胃肠道反应,一级分别为75.8%和41.7%(P<0.01),二级分别为19.2%和38.3%(P<0.05),三级分别为6%和20%(P<0.05)。研究提示:照射过程中铅衣屏蔽病人全身仅暴露治疗部位可以消除散射线对骨髓和消化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鼻咽癌分期周治疗及预后有很大影响,多数鼻咽癌患者临床确诊治疗时已是中晚期,其主要原因是难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本文就69例鼻咽癌误冶原因做逐一分析,以利提高鼻咽癌的诊断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鼻咽癌患者69例,男49例,女20例,年龄17-62岁,平均36岁.12临床症状与误诊误治情况:以各种不同的首发症状在基层医院误诊误治一详见附表一69例患者经本院纤维鼻l烟钱检查并活检,病理诊断:鼻咽鳞癌58例,鼻咽未分化癌9例,鼻咽高分化腺癌2例。转本院后采用钴60或8MV-X线放射治疗,治疗结束,疗效评价CR:49例:PR:14例,MR:6…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放疗中通过口服生白口服液来预防和治疗放射引起的副作用 ,以期达到放疗疗程按时完成。方法 :两组 112例病人采用配对对比 ,用药组 92 9% (5 2 / 5 6 ) ,对照组 6 9 6 % (39/ 5 6 )。结果 :结果显示用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 ;放疗引起胃肠道反应 ,用药组、对照组两组比较一、二、三级反应率分别为 4 4 6 %、4 2 9%、12 5 %和 39 3%、4 1 1%、19 6 % ,用药组稍好于对照组 ,但统计学分析两组无差异。结论 :放疗合用生白口服液可以使得放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5.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据统计70%的恶性肿瘤需要做放疗,目前最先进的放疗技术是适形调强放疗。这种技术强调精确的体位固定,分体部固定和头部固定。其中体部固定以使用真空垫居多,我们4年间共制作1100余例真空固定垫.现就真空垫的制作及使用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作者对5-FU静脉输注合并放射综合治疗的31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例(放化组)与同期单纯放疗的31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例(单放组)进行临床对比分析。分析发现,5-FU合并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放组(P<0.05)。1、3、5年生存率,放化组分别为:71%、38.7%、25.8%;而单放组则为:58.1%、29.0%、16.1%(P>0.05)。局部控制率有所改善。毒副作用为轻度造血功能抑制与放射性食管炎,对症处理不影响疗程。提示有进一步进行扩大样本量随机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通过对比传统均整器(FF)模式剂量分布,研究无均整器(FFF)模式下VMAT计划对早期NSCLC的剂量分布特点,及通过三维剂量验证系统来验证TPS对FFF模式的剂量计算精度。方法 采用美国瓦里安公司TrueBeam加速器和Eclipse TPS,对2015年间收治的20例接受SBRT的早期NSCLC病例,采用4DCT模拟定位和平均密度法重建三维结构并勾画轮廓;基于同样设备参数进行FF和FFF模式VMAT的计划设计,比较靶区和OAR剂量体积参数。采用ArcCheck的DVH进行三维剂量验证和中心点绝对剂量验证,并进行两种模式计划验证结果的配对t检验。结果 两种模式CI100%基本一致(P=0.82),FFF模式CI80%、CI50%低于FF模式(P=0.02、0.01)。患侧肺、全肺受量FFF模式明显减少(P均<0.01)。两种模式机器跳数相近(P=0.34),但FFF模式出束时间明显少于FF模式(P<0.01)。两种模式的DVH总通过率、γ通过率、中心点绝对剂量偏差值均相近(P=0.05、0.16、0.26)。结论 对早期NSCLC患者VMAT计划采用FFF模式比FF模式能改善剂量分布适合度,减少肺受量及患者治疗中体位变化对靶区及OAR受量的影响。通过DVH三维剂量验证证明Eclipse TPS对基于FFF的VMAT剂量计算精度能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少儿心理科2015年9月~2017年7月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并将病例组患者分为儿童组和少年组。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对病例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①病例组的T3,T4,FT3和FT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751,8.754,2.573,均P<0.05)。②病例组患者的阴性症状评分(N)与T3呈负相关(r=-0.382,P=0.017)。③儿童组和少年组患者TSH,T3,T4,FT3和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8,1.500,0.574,1.477,0.649,均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3,T4,FT3和FT4值偏低,且阴性症状与T3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9.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25例胸腺瘤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不能手术胸腺瘤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25例失去手术指征或拒绝手术治疗的胸腺瘤患者接受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其中非浸润型胸腺瘤10例,浸润型胸腺瘤15例;18例为手术后复发,7例为初治患者,采用仰卧体位负压垫固定,经螺旋CT定位扫描,采用适形调强治疗计划系统(IM—RT)制定治疗计划.放射剂量及方法:采用5-7个适形野,2.0—3.0Cy/次,5天/周,总剂量55Gy-65Gy,中位剂量60Gy,5—6周完成.结果:25例患者中7例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NC)总有效(CR PR)率88%;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8%、47.5%。无1例出现放射性肺炎、心包炎、脊髓炎。结论:对不能手术的胸腺瘤患者实施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副作用小,患者一般均能接受,可以作为胸腺瘤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0.
食管癌系我省高发肿瘤,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和放疗,从1984年8月至1987年10月收治首程放疗的中晚期食管癌病人788例,现将生存10年以上的42例及放疗后生存不满10年的746例加以分析,探讨影响食管癌放疗后远期疗效因素。材料和方法:本组788例中,男560例,女228例。年龄29~84岁。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鳞癌783例,腺癌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其他有关材料见附表。治疗方法:本组病例采用60Co或8MVX线体外四野照射,照射野长度超过病灶上下端各4cm,宽度6~7cm。第一疗程前后两野对穿照射,照射量40Gy,第二疗程避脊髓照射,照射量20~30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