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VMAT是一种能提高靶区剂量适形度的新技术,与静态IMRT技术相比,在保证计划质量的同时能减少单次治疗时间。但呼吸运动会导致肺部肿瘤和器官位置变化,影响靶区和OAR的受照剂量。笔者利用ArcCHECK模体和呼吸运动平台模拟呼吸运动分析肺癌VMAT计划剂量影响,为肺癌VMAT计划设计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ArcCHECK半导体探头特性及在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剂量验证应用。
方法 用PTWRW3型固体水模体对ArcCHECK探头测量固有敏感性、稳定性、剂量响应、剂量率响应、每脉冲剂量响应、射野大小依赖性、角度依赖性,并与PTW31010型0.125 cm3指形电离室测量值或VMAT计划系统计算值比较。随机选取211例已验证过的VMAT计划,分析计划与测量剂量分布的γ通过率差异,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除角度依赖性外ArcCHECK探头其余特性均符合临床验证要求,当射束从探头底部入射时探头响应最小(180°时约为-3.9%),射束从两侧入射时响应最大(255°时约为 7.7%)。113例鼻咽癌、48例宫颈癌和50例直肠癌VMAT计划3 mm3%的γ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3.5%、95.7%和97.5%,两两比较t=-12.69~-4.88,P均<0.01。
结论ArcCHECK半导体探头进行VMAT剂量验证前需精心校正,计划复杂度是影响VMAT计划验证通过率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1991~2004年收住的20例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手术治疗及术后放疗.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38.9%和20.0%.生存期最短15个月,最长达11年以上.结论本病发展快,预后差,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甚为重要.治疗主张采用综合疗法,即广泛彻底切除肿瘤并辅以放疗.对于单纯的局部复发可以进行多次的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射束匹配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在不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之间治疗患者的灵活性和效率。然而,除了定期对加速器机器性能进行质量保证(QA)检测外,尚缺乏对射束匹配的加速器间临床放疗性能的全面评估。通过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评估了3台射束紧密匹配的直线加速器间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实施性能。发现3台加速器VMAT QA过程的平均和中位γ通过率差异均较小,但是过程能力等级处于3种不同水平。结果表明,SPC技术可有效评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射束匹配性能,改进特定患者的VMAT QA过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一种基于日志文件的三维独立剂量验证系统用于临床放疗质控的可行性。方法 以三维水箱测量数据为基准,比较分析Mobius三维独立剂量验证系统计算的百分深度剂量、离轴曲线和输出因子与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并对17例鼻咽癌患者进行临床放疗计划的三维独立剂量验证和治疗过程中基于加速器日志文件的三维剂量验证,检测Mobius的剂量计算精度和剂量重建精度,同时也对每个病人分次间治疗的γ通过率(3%/3 mm)进行了统计分析,用以检测分次间治疗的稳定性。结果 Mobius重新计算的百分深度剂量、离轴曲线、输出因子与三维水箱测量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17例鼻咽癌患者临床放疗计划的靶区以及危及器官的DVH参数对比结果如下:治疗计划的三维独立剂量验证结果中最大偏差为-2.16%,治疗过程中基于加速器日志文件的三维剂量验证结果中最大偏差为0.18 Gy。17例鼻咽癌整体平均通过率为99.26%,分次间治疗的最大偏差为0.5%。结论 Mobius的独立计算功能和剂量重建功能具有类似计划系统的精度,可快速进行临床放疗计划的三维独立剂量验证和治疗过程中基于加速器日志文件的三维剂量验证。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加速器机架旋转角度、准直器到位和多叶光栅(MLC)叶片到位等误差对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剂量学影响。方法 选取10例已行VMAT的宫颈癌计划,提取Pinnacle3 V9.2计划系统(美国Philips公司)中每个临床计划的plan.Trail文件,使用Matlab编写的程序读取并修改每个控制点运行参数,从而模拟加速器运行误差。通过各引入误差的计划与原计划的剂量比较,评估加速器各参数运行误差对VMAT的剂量学影响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引入机架旋转角度误差、准直器到位误差和两侧MLC叶片同向偏移误差中,PTV各剂量限值的最大变化分别为0.16%、0.46%和0.57%,危及器官(OAR)各剂量限值的最大变化分别为0.38%、-1.32%和-0.44%。引入两侧MLC叶片反向或相向运动误差,其幅度为±0.5、±1和±2 mm时,导致PTV各剂量限值变化的最大值分别为2.11%、3.04%和6.03%,各OAR平均剂量变化的最大值分别为2.17%、3.92%和7.97%,且PTV和OAR各剂量限值与MLC反向或相向运动误差呈强线性相关(t=21.201~90.562,P<0.05)。引入各参数实际执行误差值时,PTV和OAR各剂量限值的最大变化分别为0.16%和1.30%,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基本不变。结论 执行宫颈癌VMAT计划时,两侧MLC叶片反向或同向运动误差相比机架旋转角度误差、准直器到位误差和MLC叶片同向偏移误差对VMAT剂量学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应加强对加速器质控尤其MLC叶片到位误差的质量控制以提高放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腮腺黏液表皮样癌(MEC)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余年来经过病理诊断的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38例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在38例病例中,单纯手术26例,手术加放疗12例,术式分别为腮腺浅叶切除、腮腺深叶切除、腮腺浅叶或全切加舌骨上淋巴结清扫术。在随访的35例中按生存率统计高、中、低分化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3%、59.2%。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2%、90.2%、45.2%。结论对临床Ⅰ、Ⅱ期腮腺黏液表皮样癌宜进行局部扩大切除,对低分化或临床Ⅲ、Ⅳ期及局部复发病例行腮腺全切及选择性舌骨上或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和高考结果的关系。方法对德阳市第五中学进入高三的学生随机抽取105名为研究组,对照组104名,进行为期1年的心理干预,对干预、高考前心理健康和高考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卡方检验提示,心理干预和非干预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提示,焦虑相关因子分与高考分数呈正相关,抑郁相关分数与高考成绩呈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心理干预或心理健康因子作为独立变量对高考结果影响无显著性(其回归系数的P值〉0.05),但多因素协同作用时,心理干预和SCL-90总分的协同、干预和SDS总分的协同则对高考总成绩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回归系数β值分别为-0.024及-0.101)。结论心理干预作为单独影响因素时,对高考成绩影响无显著性意义。但接受了心理干预的学生,心理愈健康,高考成绩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光学表面成像系统实时运动监测的精度。方法:将30例患者的呼吸曲线输入到模体中模拟呼吸运动, 同时利用Catalyst系统对模体进行实时运动监测,比较系统监测的呼吸曲线与参考曲线,从而得到光学表面成像系统实时 运动监测的精度。结果:光学表面成像系统监测的呼吸曲线与参考曲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显著相 关。监测误差的平均值为(0.24±0.04)mm,并且随着呼吸信号频率的增加而减小。结论:光学表面成像系统的实时运动 监测精度较高,可用于对患者呼吸运动的监测。在进行呼吸门控治疗时,应考虑呼吸监测系统引入的误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通量变化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探测眼突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例眼突患者,在人体头部仿真模体中生成验证计划。以无摆位误差状态下采集的EPID通量为基准,生成引入不同摆位误差的EPID通量变化图像。采用pyradiomics工具提取EPID通量变化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验证不同影像组学特征是否可以区分临床显著的摆位误差。结果:在选取的107个特征中,有74个特征与引入摆位误差3个方向上的矢量距离有显著相关性(P<0.05)。在区分临床显著摆位误差的能力方面,传统γ分析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9,而影像组学提取出相关度最高特征单变量的AUC值可以达到0.84,基于岭回归的多个特征的AUC值可以达到0.90。结论:在基于EPID通量变化的摆位误差评估中,基于传统γ分析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方法具有比传统γ分析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