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SLE)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学特征为体内大量自身抗体的产生。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自身抗体的产生与SLE病人体内淋巴细胞凋亡紊乱有关。Fas和FasL作为凋亡的抑制因子和诱导因子 ,IL 18则可直接增强FasL介导的Th1细胞毒效应 ,参与T淋巴细胞的凋亡发生。本研究采用ELISA检测了 4 5例SLE患者血清中IL 18和sFas及sFasL水平 ,以探讨IL 18和Fas FasL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IL 18和Fas FasL…  相似文献   
22.
2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血液传播嗜肝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血透)患者HBV,HCV,HDV,HGV和TTV等经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80例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和12位血透工作人员应用ELISA法检测HBV两对半及HCV,HDV抗体;逆转录-套式PCR检测血清HGV RNA;巢式PCR检测TTV DNA。结果:80例患者中,经血液传播肝炎病毒感染51例(63.8%),其中HBV阳性21例(22.5%),未检出HDV,HGV阳性15例(18.7%),TTV阳性28例(35%)。二重或二重以上感染18例(22.5%),其中二重感染12例(15.2%) ,三重感染4例(5%),四重感染2例(2.5%)。HBV单独感染8例(10%),合并HCV感染4例(5%),合并TTV感染4例(5%);与HGV和TTV三重感染3例(3.8%),与HCV,HGV和TTV四重感染2例(2.5%)。HCV单独感染10例(12.5%),合计TTV感染1例(1.2%);与HGV和TTV三重感染1例(12.5%)。HGV单独感染8例(10%),合并TTV感染2例(2.5%)。TTV单独感染15例(18.8%)。12例工作人员HBV,HCV,HDV和HGV检测均阴性,1例TTV阳性。与非输血组相比,输血 组除HDV外,HGV,HBV,HCV和TTV的感染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经血液传播性肝炎病毒感染严重,重叠感染率高,其高发生率与输血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血清IL - 18和可溶性sFas/可溶性sFas配体 (sFas/sFasL)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检测 4 5例SLE患者和 18例正常人群血清中IL - 18,sFas及sFasL水平。结果 :SLE各组sFas/sFas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其中相对活动期sFas较相对缓解期明显增高 (P <0 .0 1) ,sFasL无明显差异 (P >0 .0 5 )。IL - 18水平在SLE患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相对活动期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和相对缓解期患者差异显著 (P <0 .0 1) ,而相对静止期患者血清水平则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SLE患者和相对活动期患者血清IL - 18水平与sFas增高呈显著的正相关 (P <0 .0 1)。结论 :IL - 18,sFas及sFasL在SLE发病中有一定意义 ,IL - 18的变化与sFas表达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戴勇  徐卓佳  李体远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0):2331-2334
目的:克隆、构建、鉴定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基因四环素调控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四环素系统对rhEPO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以含rhEPO全长cDNA的CHO细胞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rhEPO基因,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TRE2hyg的多克隆位点,构建成pTRE2hyyg-EPO,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pTRE2hyg-EPO及Tet-On质粒转导入SD大鼠骨骼肌细胞,用RT-PCR、Western印迹实验和半固体细胞培养实验检测rhEPO基因在大鼠骨骼肌内的表达和蛋白的活性,并观察四环素系统对EPO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1)成功构建了四环素调控真核表达质粒pTRE2hyg-EPO,经测序鉴定与所需EPO基因序列一致.(2)rhEPO基因可以在大鼠骨骼肌原代细胞中表达,并受四环素调控系统的控制.生成的EPO具有生物活性,可明显刺激骨髓红系细胞的生长.结论:在细胞水平四环素系统可控制转导的EPO基因的表达,并且生成有生物活性的EPO,达到基因治疗的要求.  相似文献   
26.
本文简要综述目前基因治疗常用载体系统的优、缺点 ,以及针对肾脏进行基因转移的策略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28.
人胰激肽释放酶基因的克隆及融合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发激肽释放酶基因工程产品,为开展基因治疗高血压奠定基础。方法提取人胰腺组织总RNA,逆转录后PCR扩增激肽释放酶cDNA。回收、补平后插入质粒KS,构建出中间载体KSKK,酶切鉴定后双向测序分析激肽释放酶基因序列。从KSKK中切出激肽释放酶原及激肽释放酶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T-28b(+),经酶切鉴定后,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和融合蛋白表达。结果本实验克隆的激肽释放酶基因与GenBank报告的激肽释放酶基因相比,有一个碱基不同,同源性为99.8%。将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电泳,与蛋白标准品比较在31800处可见明显的高表达带。免疫印迹实验表明重组蛋白具有KK的抗原性。结论已成功克隆并表达了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为进一步开发基因工程产品及进行基因治疗高血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ERCC1基因异常表达与宫颈癌化疗耐药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ERCC1基因过度表达与宫颈癌铂类药物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宫颈癌患者术后标本,分为化疗敏感及耐药组。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从核酸及蛋白水平检测ERCC1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化疗敏感患者相比,耐药患者ERCC1基因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ERCC1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宫颈癌铂类药物化疗耐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0.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具有独特的活化初始型T细胞的能力.白细胞介素-12(IL-12)可促进NK,T细胞的增殖及杀伤活性,以及初始型T细胞向CD4 Thl细胞的分化.本研究采用GM-CSF TNF-α诱导小鼠骨髓细胞产生的DC,观察了在DC成熟过程中IL-12的产生,以及在DC成熟过程中应用IL-12对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采用FLISA法检测了GM-CSF TNF-α诱生的DC产生IL-12的水平,结果显示,第5天时,10~6DC培养上清中IL-12 P40的水平为120pg/ml,IL-12P70为20pg/ml;至第8天时,lL-12P40和IL-12 P70水平均升高,分别为150pg/ml和24pg/ml.在DC培养的第3~7天,加入IL-12(25ng/ml),可观察到DC在混合白细胞反应过程中,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增强;检测DC的表型,可观察到应用IL-12后,CD80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而CD40,CD54,CD80,MHC-Ⅱ等表面分子则无明显变化.上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