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磁共振成像(MRI)是疾病诊断、分期及随访的重要检查方法,常规MRI检查影像分析主要依据信号强度及解剖形态学表现,但不同的病理过程存在相似的信号表现,降低了诊断的特异性。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采取早开放气道的方法对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急诊进行气管切开≤24 h,而对照组患者未进行早期开放气道,即等到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加、气道不畅时再进行气管切开,时间>24h.全部患者使用青霉素、头孢静滴进行治疗,对于肺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药敏试验选取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42例患者出现肺感染,其中研究组17例患者出现肺感染,16例患者的感染得到控制,控制感染所用时间5~11 d,平均(6.8±1.2)d.对照组25例出现肺感染的患者中有16例感染得到控制,控制感染所用时间10~19d,平均(17.5±0.3)d.研究组控制感染所用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早期开放气道可以有效控制肺感染发生率,同时增强对感染的控制,是颅脑损伤后控制预防肺感染的重要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MRI特征。方法对80例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MRI检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RI检查显示偏头痛组中有42例脑白质损害,表现为皮质下脑白质内等T1、长T2信号影,T2Flair高信号;对照组中有9例脑白质损害。偏头痛组脑白质损害的比例(52.5%)明显高于对照组(11.3%)(χ2=31.34,P0.01)。偏头痛组中有先兆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比例(68.6%,24/35)明显高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40.0%,18/45)(χ2=15.58,P0.01)。结论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MRI表现与其它原因引起的脑白质病变类似。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且有先兆偏头痛者较无先兆偏头痛者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场强MRGET2*WI对膝关节部位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膝关节隐性骨折病人经低场强MR GET_2*WI与FST_2WI、SET_1WI等不同序列检查,显示隐性骨折情况。结果GET_2*WI、FST_2WI、SET_1WI诊断膝关节隐性骨折准确率分别为96.6%、84.8%、81.4%,隐性骨折以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最多见。16例合并膝部韧带损伤,25例合并有半月板损伤,16例合并关节积液。结论低场强MR梯度回波序列成像对膝关节隐性骨折的显现率高,诊断准确可靠,是显示膝关节隐性骨折的理想成像序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鞍区脑膜瘤的MRI特征,以提高其MRI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5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鞍区脑膜瘤MRI征象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中鞍隔脑膜瘤1例,鞍旁脑膜瘤4例,MRI对其形态特征、信号特点、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侵犯方向、范围能清楚显示.结论 MRI对鞍区脑膜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汞(mercury,Hg)是有很强的神经毒性的金属,即使是低水平暴露也会损害神经系统,大脑皮层也是Hg神经毒性作用的敏感部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的MRI形态及信号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脊柱结核与68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结果 脊柱结核多发生于椎体前半部,以相邻多发和弥散形式出现,转移瘤多以单发形式出现,多发生于椎体中后部及附件,多发时多呈跳跃式分布。结核常累及椎间盘,而转移瘤较少累及椎间盘。结核椎体外肿块呈长条梭形,多呈周边强化或无强化。转移瘤的椎体外肿块呈半圆形,多为均匀强化,周边强化少见。结核多呈不规则长T2高信号,骨皮质破坏一般较小,低信号骨皮质向外移位较少,而转移瘤的骨皮质则多呈较多点状虫蚀状破坏,骨皮质多有向外移位征象,信号相对较均匀。结论 根据病变的信号特点及椎体骨皮质破坏情况及椎旁组织形态及信号差异,椎间盘破坏情况可较明确做出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场强MR机STIR对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共26个临床可扪及的乳腺肿块患者行T1WI和STIR横断及矢状面扫描,逐个记录肿块的MRI形态和信号特征,重点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纵横比、内部信号、周围腺体及皮肤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和MRI特点对乳腺肿块性质进行判断。结果 乳腺囊肿于T1WI信号特异,乳腺实性肿块于T1WI信号无特征性,但可以显示肿块形态及与腺体下脂肪垫的关系。STIR可清晰显示乳腺肿块的形态和信号特征,并可同时显示肿块同腺体、皮肤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的关系。良恶性肿块间在形态、边缘、纵横比及内部信号特征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结合STIR所显示的乳腺肿块的形态和信号特点及临床触诊,MRI诊断乳腺肿块的灵敏度为92.3%,符合率为81%。结论 低场强MR机STIR是显示乳腺肿块的理想序列,对诊断乳腺囊肿、乳腺炎和典型的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纤维腺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宁复123名大肠腺癌现患病例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数据表明:饮用大口浅井水和山涧水及窖水,具有肠息肉和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痔疮或(新鲜)血便史、习惯性便秘史是本地区大肠腺癌的危险因素,其标准回归系数均大于1.96,OR值依次为1.40、3.07、2.59、13.00,常食葱蒜(2/3以上的配餐中使用葱,且有吃生蒜或腌蒜习惯)为负相关因素,标准回归系数和OR值分别为~1.95和0.66。各常见次食因素、肿瘤家族史、其它慢性病史、烟酒嗜好等因素与大肠腺癌的发生之间,未发现有明显的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