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4篇
  免费   727篇
  国内免费   262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434篇
口腔科学   199篇
临床医学   969篇
内科学   1438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173篇
特种医学   3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82篇
综合类   4922篇
预防医学   1297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939篇
  36篇
中国医学   1879篇
肿瘤学   501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677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643篇
  2018年   791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858篇
  2013年   901篇
  2012年   1197篇
  2011年   1339篇
  2010年   883篇
  2009年   803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9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3篇
  1959年   13篇
  1957年   13篇
  195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初发急性白血病初期化疗的疗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要获完全缓解 (CR)必须经过化疗后的骨髓增生抑制期。在此期间外周血白细计数必然急剧减少。为了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 (WBC)计数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 ,对 8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在诱导化疗第 1疗程后WBC计数与疗效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化疗后白细胞数的最低值分为 3组 :≤ 0 .4× 10 9/L组 ;(0 .4 - 0 .9)× 10 9/L组 ;>0 .9× 10 9/L组。结果表明 :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第 1疗程后 ,WBC计数≤ 0 .4× 10 9/L的急性白血病CR率 6 0 % ,总有效率 90 % ;WBC计数在 (0 .4 - 0 .9)× 10 9/L的急性白血病CR率 5 5 .6 % ,总有效率 92 .6 % ;WBC计数 >0 .9× 10 9/L的急性白血病CR率 2 7.3% ,总有效率 6 6 .7%。白细胞≤ 0 .4× 10 9/L组 ,(0 .4 - 0 .9)× 10 9/L组与 >0 .9× 10 9/L组第 1疗程化疗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而白细胞≤ 0 .4× 10 9/L组与白细胞 (0 .4 - 0 .9)× 10 9/L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初发急性白血病第 1疗程化疗后白细胞计数可作为急性白血病化疗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2.
993.
研究不同结构形状的血管支架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针对同一个体化颅内动脉瘤模型,设计了三种网丝截面相同、通透率近似相等、结构形状不同的支架。将这三种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模型,进行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血流速度、壁面切应力的变化情况。三种支架中,螺旋型支架对动脉瘤瘤腔内的血流旋涡改善效果最佳,对动脉瘤瘤颈和瘤顶部分较高的壁面切应力削弱也最明显;周期型支架的柔顺性优于其余两种类型的支架。螺旋型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最佳,但不适合几何形状复杂的血管,本研究也可为进一步优化支架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一起宋内氏志贺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3月27日新疆和田市由某洒店负责人来报告酒店餐饮业工作人员6~7人,在该酒店用餐后发生腹泻、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检测送来几种标本中检出宋内氏志贺氏菌.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根据血管结构的血管内治疗方案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1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结果 21例患者中,7例(33.3%)行载瘤动脉闭塞术,8例(38.1%)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6例(28.6%)行单纯支架置入术。本组2例(9.5%)死亡,1例(4.8%)重度残障,2例(9.5%)轻度残障,16例(76.2%)预后良好。所有患者进行6月至1年的随访,动脉瘤无复发。结论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根据血管结构行血管内治疗是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治疗方案,患者预后主要取决于患者术前状况。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532nm激光光凝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接治的120例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532nm激光光凝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单纯532nm激光光凝治疗。分析两组CMT等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CMT为(269.68±39.54)μm,BCVA为(64.56±1.78),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32nm激光光凝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对西天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鸟类区系调查,采集到鸟类101种,分属13目31科,并对不同生境鸟类的分布、数量以及动物地理从属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水溶性和尿素溶性粉尘螨糖蛋白的组分及结合糖链的构成. 方法用粉尘螨脱脂干粉提取水溶性抗原(Der fA)和尿素溶性抗原(Der fU),经SDS-PAGE,Western blot,免疫染色,胶体金染色和糖定性检测两种抗原糖蛋白的组分,并用9种HRP-植物血凝素进行结合糖链鉴定. 结果 Der fA显示4条蛋白带,分别为18 ku、30 ku、50 ku和58 ku,Der fU显示2条蛋白带(46 ku、58 ku),其中58 ku糖蛋白检测阳性.Der fA存在α-甘露糖(α-Man)、N-乙酰葡萄糖胺(GlcNAC)、α-葡萄糖(α-Glc),不存在寡糖(Oligosaccharide)、岩藻糖(α-Fuc)、β-半乳糖(β-Gal)、β-半乳糖-乙酰氨基半乳糖(β-Gal-GalNAC)及唾液酸(AS);Der fU只存在α-甘露糖,不存在其它7种糖链和唾液酸. 结论α-甘露糖是粉尘螨优势糖蛋白,其次是N-乙酰葡萄糖胺和α-葡萄糖.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尿酸(UA)、脂代谢异常及其交互作用在痛风患者肾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14例男性痛风患者一般资料,并检测UA、肾功能和脂代谢相关指标;通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将研究对象分为肾功能正常组(n=186)和肾功能损伤组(n=128),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UA、脂代谢异常及其交互作用对肾功能损害的影响。结果肾功能损害组血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肾功能正常组(t_(UA)=-7.637、Z_(TG)=-6.778、Z_(TC)=-3.893、t_(LDL-C)=-2.49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肾功能正常组(t=2.0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UA(OR=9.114,95%CI:3.003~27.678)、TG(OR=1.650,95%CI:1.112~2.448)、TC(OR=1.385,95%CI:1.180~1.627)、HDL-C(OR=0.440,95%CI:0.202~0.958)、LDL-C(OR=1.777,95%CI:1.107~2.852)水平增高,肾功能损害人数增加,以UA影响最显著。交互作用分析发现男性痛风患者中高UA合并高TG、高TC、低HDL-C和高LDL-C患者肾功能损伤的风险分别为两者均正常时的5.147、1.001、3.144和2.127倍;且高UA合并高TG对痛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大于高UA合并高TC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痛风患者UA升高及血脂异常在其肾功能损害中存在协同作用,提示UA水平较高并存在血脂异常的痛风患者罹患肾功能损害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000.
血液安全性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存在检测窗口期、免疫隐匿性感染、病毒变异等原因,使血液无法保证零风险.为评估现有检测体系、献血模式、和管理体系下我国血液的残余风险度,并探讨我国血液核酸检测(NA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了历时2年多的NAT检测多中心国际合作研究.现将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