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12篇
内科学   218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387篇
预防医学   19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25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 观察单纯药物与PCI治疗轻度肾功能不全合并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6月入院的轻度肾功能不全并发心绞痛患者,单纯药物治疗66例(药物组),PCI治疗68例(PCI组),PCI组检测入院时、术后及出院时的血肌酐水平,药物组检测入院时及出院时血肌酐水平及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PCI组术后、出院时血肌酐水平较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两组基线、出院时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药物组复合终点发生率(16.67%)高于PCI组(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PCI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相比,临床症状缓解率高,虽有造影剂肾病发生,但急性肾衰及需透析风险不高,较药物治疗对轻度肾功不全的患者更有益.  相似文献   
72.
73.
患者男,33岁.因"颊部红斑、丘疹3年,左胫外侧局限性皮肤硬化2年"于2005年3月6日就医.患者3年前日晒后出现双颊部皮肤红斑及散在分布的丘疹,其上覆细薄鳞屑,鳞屑易脱落,皮疹消退后不留明显瘢痕,偶觉瘙痒,就诊于当地医院,诊为"过敏性皮炎",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效,此后皮疹反复发作,夏重冬轻,日晒后可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74.
98例住院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回顾性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劳动力的日益增多,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入院人数上升。然而,国内对此类日益增长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特征研究较少。目的比较上海住院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与住院前与家人同住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特征。方法对2007年5月-2009年4月期间由当地公安局(n=42)或救助站(n=56)送达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98例流浪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研究,与98例同期入院的、住院前与家属或监护人同住的非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他人口学资料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那些住院前和家人同住的精神疾病患者相比,住院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中较多的为男性(76.5%比59.2%,χ^2=6.76,P=0.009)、单身(88.2%比56.1%,χ^2=15.91,P〈0.001)、来自外省市(84.7%比20.4%,χ^2=83.55,P〈0.001)、无收入来源(73.4%比33.7%,χ^2=27.66,P〈0.001)。流浪组和非流浪组70%以上的患者为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流浪组患者无物质滥用或酒精使用相关问题。两组间唯一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是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流浪组有此诊断的患者比例高于非流浪组(18.4%比6.1%,χ^2=6.84,P=0.009)。流浪组患者更可能伴有躯体疾病(53.1%比33.7%,χ^2=7.50,P=0.006)。结论上海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人数正在快速增加。这些患者与由家属送住院的患者以及其他国家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具有不同的特征。对这类易受伤害的精神疾病患者应制定出不同的治疗和随访策略。  相似文献   
75.
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轮状病毒肠炎占婴儿腹泻的 1 2 %~ 1 7% ,国内检测粪便阳性率为 46.7%~ 84%。在冬季 ,轮状病毒性肠炎占腹泻病的 80 % [1 ] 。通常习惯于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尤其滥用抗生素易造成菌群失调 ,双重感染 ,延长或加剧腹泻 ,我们用上海信谊药厂生产的微生态调节剂—培菲康胶囊 ,加补液疗法治疗腹泻病收到良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我科 1 994年至 1 995年收治的 78例腹泻患儿参照 1 993年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发病季节和临床表现考虑为轮状病毒肠炎。其中男 56例( 68% ) ,女 2 5例 ( 32 % ) …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调查苏州市血液净化机构医务人员配备情况,为完善该市血液净化机构医务人员设置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2017年8月对该市39所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医疗服务且非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血液净化医务人员设置问卷调查表。应用Excel 2013、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9所血液净化机构中37所机构医生人数设置达到规范要求,合格率为94.87%;护理人员配备数量仅有7所机构达到规范要求,合格率为17.95%。该市下设10个行政区域中护理人员配备数量均存在不足,其中G县级市配备比例最高(0.47),F区最低(0.33)。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务人员占比,F区最高(92.31%),B区最低(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级医疗机构高于二级、一级及未定级医疗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市血液净化机构医务人员设置中护理人员配备存在不足,且部分医疗机构血液净化医务人员职称构成不合理。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聚乳酸移植修复狗腰部椎板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犬9只,每只犬选取L1、L3、L5三个节段,行后路椎板切除造成骨缺损,切除骨质研磨成微小颗粒骨,与聚乳酸复合,实验随机分为4组:A组:自体微小颗粒骨 聚乳酸组;B组:自体微小颗粒骨组;C组:聚乳酸组;D组:空白对照组,每组选取7个节段。于术后8周进行CT扫描,应用有限元法分析。结果加载负荷后位移值统计学分析显示空白对照组>聚乳酸组>自体微小颗粒骨组>自体微小颗粒骨 聚乳酸组。结论聚乳酸与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修复骨缺损的力学强度优势较明显,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8.
李秀梅  梁树人  戴晨阳  徐健  刘莉 《职业与健康》2007,23(14):1191-1193
目的 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BCP)变异的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方法,更好地了解BCP变异的发生与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病情、预后以及治疗的影响。方法 结合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5.0,选定保守区域,设计了2对最佳引物,建立了HBV BCP变异检测PCR-RFLP的实验方法。结果 对34例不同乙肝患者进行BCP变异检测发现:肝硬化(LC)组和慢性乙型肝炎(CHB)组中发生变异的例数明显高于无症状感染者(Asl)(χ2值分别为6.39和3.98,P〈0.05)。并且HBeAg(-)组发生变异的例数明显高于HBeAg(+)组(χ2=4.60,P〈0.0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敏感度与特异性高、结果 可靠,并可用于较大范围调查该变异株的流行情况,为临床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对人们进一步了解HBVBCP变异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并发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健  马克 《河北医学》2008,14(5):600-602
目的:总结分析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原因,以便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1992年2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的股骨近端骨折86例,总结疗效。结果:针道感染76针,占22%;膝关节僵硬16例,占18.6%;骨不连2例,占2.3%;下肢深静脉炎19例,占22%;断针1例,占1.2%。结论: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易引起针道感染,关节僵硬,静脉炎等并发症,需重视。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伊托必利与米氮平片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02~2007年门诊120例确诊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伊托必利50 mg,3次/日,米氮平15 mg,1次/日;对照组60例,伊托必利50 mg,3次/日,伊托必利均在餐前30分钟口服,米氮平片于临睡前服用,疗程均为4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各主要症状明显缓解(P<0.05或P<0.01);观察组用药后餐后饱胀、上腹胀满、早饱、嗳气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伊托必利与米氮平片联用明显缓解FD患者症状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用伊托必利,不良反应轻微,是治疗FD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