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自噬是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的过程,是真核细胞的一种死亡形式.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Beclin-l是一种双等位抑癌基因且是哺乳动物参与自噬的特异性基因.本研究观察肿瘤细胞自噬水平变化对ⅢB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1999年1月~2003年7月经过根治性手术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15例ⅢB期结肠癌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自噬相关蛋白Beclin-l在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粘膜表达情况,分析beclin-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Beclin-l蛋白表达于肿瘤细胞膜、胞浆和(或)细胞核,正常粘膜缺乏Beclin-l表达.肿瘤组织Beclin-l阳性率达85.2%(98/115);Beclin-l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较高(67.3%vs47.1%).此外,Beclin-l表达与患者其它临床病理参数如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T分期无相关性.结论:局部晚期结肠癌细胞保留自噬功能没有提高肿瘤细胞的生存能力,而丧失自噬功能可能促进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化疗药物联合自噬抑制剂对结肠癌细胞凋亡以及钙网蛋白(CRT)膜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结肠癌细胞HCT116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化疗药物奥沙利铂、5-Fu和SN38对细胞的IC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药物处理前后的细胞凋亡率和CRT膜表达比例的变化,免疫荧光法观察药物处理前后结肠癌细胞CRT表达部位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药物处理对HCT116细胞自噬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联合自噬抑制剂氯喹(CQ)处理前及处理12h后细胞凋亡率和CRT膜表达比例的变化.结果 化疗药物奥沙利铂、5-Fu和SN38处理HCT116细胞12h后,细胞凋亡率和CRT膜表达比例均较对照组有所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实验提示奥沙利铂处理后,CRT由细胞质转位至细胞膜.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3种化疗药物均可诱导HCT116细胞产生自噬,联合CC后其诱导自噬的作用受到抑制.化疗药物联合CQ处理HCT116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和CRT膜表达比例均较未用药物处理和单纯化疗药物诱导组增高;奥沙利铂联合CQ处理后CRT膜表达比例升高,与药物处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 化疗药物奥沙利铂联合自噬抑制剂CQ能使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增多,CRT膜表达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手术后复发/转移恶性黑色素瘤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开始,17个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黑色素瘤局部或远处患者,随访5~12个月,观察其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人短距离放疗后5月死于肝转移所致肝衰竭,1人短距离放疗8月后死于脑转移瘤.其余15人均存活并没有其他脏器转移.在所有患者的19例植入病灶中,6例病人达到了完全缓解,病灶消失.5例病人部分缓解,3例病人病灶保持不变,5例进展.1月、2月、6月、12月局控率分别为84.2%、79.0%、68.4%、57.9%.结论 CT导向下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或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治疗的晚期实体肿瘤患者的资料,初步评价其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常规治疗失败的晚期实体肿瘤患者24例,其中肾癌5例,鼻咽癌4例,结直肠癌4例,黑色素瘤2例,非小细胞肺癌1例,食管癌1例,贲门癌1例,胸腺癌1例,十二指肠癌1例,甲状腺癌1例,胰腺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横纹肌肉瘤1例。rAdp53给药方案为1×1012VP/次,每周1次,4次为1疗程。给药途径包括瘤内注射、支气管内喷洒、腹腔内注射、动脉灌注和静脉滴注。联合化疗18例,联合放疗2例,联合同期放、化疗1例,联合腹部热疗和吉非替尼1例,联合免疫治疗1例,rAdp53单药治疗1例。结果:24例患者中因早期进展而停药1例,接受1疗程治疗20例,2疗程治疗2例,5疗程治疗1例。在可评价的21例中,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5例,进展(PD)11例,有效率23.8%(5/21),疾病控制率47.6%(10/21)。常见不良反应为自限性、I~II度注射部位疼痛、寒颤、发热和肌肉酸痛。III度发热2例,联合化疗者发生III~IV度骨髓抑制4例,骨痛加剧2例,一过性低血压1例。结论:晚期实体瘤患者可耐受rAdp53治疗,有必要进一步设计临床试验,确定rAdp53联合常规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尽管MAPK通路异常活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该通路在肿瘤特定阶段的具体作用尚缺乏研究,本文研究该通路活化在ⅢB期结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97年1月至2002年5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手术切除的ⅢB期结肠癌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粘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K蛋白磷酸化状态,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p-ERK1/2蛋白出现于细胞浆和(或)细胞核,在56例ⅢB期结肠癌患者中,癌旁正常肠粘膜几乎无ERK蛋白磷酸化、与癌旁正常粘膜相比,26例(46.4%)癌组织处于ERK高磷酸化状态(P〈0.001),29例(51.8%)癌组织的ERK磷酸化水平无变化,1例(1.8%)癌组织处于低磷酸化状态ERK1/2蛋白磷酸化状态与ⅢB期患者年龄、性别、部位及病理分级无关癌组织ERK高磷酸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高、患者年龄、性别、部位及病理分级与生存率无相关性。结论:局部晚期结肠癌组织中MAPK通路可能不是控制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键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CXCR4表达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观察47例鼻咽癌组织中肿瘤细胞CXCR4和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的表达,分析CXCR4和LMP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XCR4在鼻咽癌细胞不仅表达强度强弱不等,30%患者强表达CX—CR4,而且出现不同的细胞内定位,但没有观察到CXCR4表达变化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LMP1蛋白表达与CXCR4表达强度相关,P=0.012;但与CXCR4的细胞内定位无关,P=0.699。结论:在鼻咽癌细胞中,尽管LMP1可能调节CXCR4表达,但CXCR4不参与肿瘤细胞向淋巴结转移,提示其他因素诱导鼻咽癌细胞向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肿瘤负荷对CIK/IL-2临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自从1993年Schmidt Wolf建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制备方法以来,CIK/IL-2在净化骨髓和治疗血液病方面取得较多经验,但缺乏CIK/IL-2治疗实体瘤的临床资料.本文总结应用CIK/IL-2治疗41例实体瘤的临床经验,分析肿瘤负荷对该疗法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无临床病灶的高危复发患者和存在明显临床病灶的晚期实体瘤患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CIK.CIK联合IL-2静脉输注患者.结果:高危复发组中,姑息性治疗9例,根治性治疗14例,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接受CIK/IL-2治疗后姑息性治疗者复发6例,根治性治疗者复发3例,复发率分别为66.7%和21.4%(P<0.05).此外,CIK/IL-2治疗常规治疗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患者18例,4例稳定.结论:CIK/IL-2的临床疗效受肿瘤负荷制约,接受CIK/IL-2辅助治疗前应联合其它治疗方法尽量降低肿瘤负荷.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应用仑伐替尼联合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治疗晚期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应用仑伐替尼联合抗PD-1治疗的晚期肉瘤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16例;中位年龄为36(18~73)岁;包括软组织肉瘤24例和骨肉瘤2例;治疗前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1分;其中软组织肉瘤的病理类型包括平滑肌肉瘤6例、滑膜肉瘤3例、横纹肌肉瘤2例、纤维肉瘤2例和其他11例。原发灶位于头颈部1例、四肢10例、躯干6例及腹腔或脏器9例。依照法国国家癌症中心联盟(FNCLCC)分级方法,13例(50%)患者为G3级。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结果、临床疗效及生存情况等;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1.1对疗效进行评估,并对各病理型肉瘤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CTCAE)4.0对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进行评估。结果 以仑伐替尼联合抗PD-1抗体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患者3例,作为二线治疗方案的患者4例,作为三线及以上治疗方案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诺维本/顺铂已成为中国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其他类型实体瘤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研究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实体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20例晚期实体肿瘤患者接受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恩度用法为7.5 mg∕(m2·d),连续14 d休息7 d;依据肿瘤类型和既往治疗史选择化疗方案。结果 20例晚期实体肿瘤患者中黑色素瘤6例、肺癌3例、结肠癌1例、鼻咽癌2例、肉瘤2例、乳腺癌2例、食管癌1例、输尿管癌2例、肾母细胞瘤1例。随访1-10个月,在17例可评价病例中,PR4例、SD8例、PD5例,有效率为23.5%,疾病控制率为70.6%。主要毒性反应包括骨髓抑制:1~2分 25%(5/20),3~4分 25%(5/20);心脏毒性:2分 30%(6/20);出血:1~2分 15%(3/20)。结论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是安全的,并且显示抗瘤活性,有必要设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恩度联合化疗对实体瘤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