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梗阻疾病治疗中的放置方法和具体应用。方法本院2005年1月于2008年1月收治325例上尿路梗阻病症治疗过程中使用双J管,置管时间3~12周的患者。结果术后仅3例出现切口感染,漏尿并发症。结论双J内支架管的放置可防止吻合口扭曲成角,充分引流肾孟尿液,减少尿外渗,并可避免放置外支架管所致的并发症,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并发症少,减少了漏尿和术后狭窄的机会,缩短了住院时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2.
腔内手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带导丝尿道探子、针状电极及电切镜在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尿道狭窄患者在输尿管镜下沿尿道狭窄处置入斑马导丝,在斑马导丝引导下,应用自制带导丝尿道探子先行尿道狭窄扩张,然后在输尿管镜下应用自制针状电极内切开狭窄;4例尿道闭锁者则先用输尿管镜下针状电极切通后,置入斑马导丝,并引导探子扩张后,再进一步用针状电极切开狭窄段。其中15例有较多的瘢痕组织者,充分扩张及电极电切后予电切镜行尿道电切修整。结果19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尿瘘,无真性尿失禁,无假道形成。随访6个月~48个月,18例患者排尿良好,1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泌尿系感染后排尿困难,予抗感染后再次手术治疗,随诊6个月,排尿良好。结论利用带导丝尿道探子行尿道狭窄扩张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利用针状电极切开狭窄及电切镜瘢痕切除能够提高手术效果,是腔内处理尿道狭窄的一种易于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回顾性总结65岁以上老年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7例。方法:术前充分呼吸道准备,术中应用支气管袖状切除,和(或)肺动脉成形、隆突重建合并切除部分心包及大血管组织,治疗中心型肺癌47例,其中左上叶袖状切除17例,右上叶袖状切除重建27例,右上叶袖状合并隆突切除1例,右中叶及下叶背段袖状切除重建2例,同时行肺动脉切除成形11例。术后配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院内死亡。结论:对于肺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采用支气管袖状切除和(或)同时肺动脉成形可扩大中心型肺癌的手术指征,符合肺癌手术"两个最大限度"的原则。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4.
心包内处理血管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 3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对 15例肺癌患者施行了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 ,疗效较好 ,现将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36~ 6 8岁 ,平均 5 6 .2岁 ;鳞癌 10例 ,腺癌 3例 ,鳞腺混合癌、小细胞肺癌各 1例。据 1997年国际肺癌分期 ,ⅡB期4例 ,ⅢA期 9例 ,ⅢB期 2例。本组行右全肺切除 2例 ,左全肺切除 13例 ,其中 1例侵及左心房者行左心房部分切除 ,1例肺动脉受侵者切开心包后在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之间处理肺动脉 ,其余均因为静脉受侵而需切开心包处理血管。所有病例肿瘤或肿瘤与淋巴…  相似文献   
105.
肺癌切除围手术期不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血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但输血对肿瘤患者所带来的不利往往易被忽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输血能诱导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增加术后感染并发症 ,加速肿瘤复发转移 [1,2 ],输血还可能引起传染病 [3 ]。为了尽量避免输血对患者的不利影响 ,我们在肺癌手术中研究了围手术期不  相似文献   
106.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表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选择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为研究对象,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检测、比较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率,然后应用含14 755个基因的人cDNA基因芯片检测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明显低于MCF-7细胞(P<0.05),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明显强于MCF-7细胞.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中表达差异的基因2374个,MCF-7/ADR细胞较MCF-7细胞表达上调的基因1099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275个;10倍以上上调表达的基因99个,10倍以上下调表达的基因71个.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为Bcl-2、GSTP1、c-myc、MMP-1、NNMT,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为p53、p21、p27、CYPIA1.结论 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多途径参与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表达的变化.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阿霉素耐药基因,有望为指导临床选择最佳个体化化疗方案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T2DM)患者,DN已占终末期肾病患者的30%。了解导致DN的危险因素,是DN三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的前提和基础。笔者按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对我院2001年6月~2004年6月确诊的167例2型糖尿病人肾病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找出和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防治和延缓DN的发生发展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生物技术在药用真菌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选围  陈文强  邓百万  王智  彭浩  林娟 《中草药》2005,36(3):451-455
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医药科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药用真菌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我国药用真菌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概况;真菌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基本内容及其在药用真菌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应用。讨论了生物技术在传统药用真菌生产、地道药用真菌培育及选种鉴定、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技术高效表达和生产天然活性成分或转基因真菌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真菌代谢产物的含量、生物技术在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应用现代数码技术提高局部解剖学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局部解剖学中数码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充分利用数码技术及其系列活动加大学生对于解剖学的兴趣,推进解剖学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0.
铜针介入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验证铜针介入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探索疗效更肯定、操作更安全的铜针介入方法。方法 将纯铜外露的铜针分点、分层刺入瘤体,留置5~9d拔针。直流电铜针栓塞术是指铜针刺入瘤体后,通以4.5伏或3.0伏直流电20~30min。加速血管瘤变性、栓塞,随即拔针。而高频彩超引导下铜针介入术是指在探头频率为70MHz彩超引导下既显示铜针阴影又显示瘤体结构条件下留置铜针于瘤体内。结果 本组48例共治疗67次,总有效率100%。结论 铜针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探作简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直流电铜针栓塞术适于铜针不宜留置的颜面部或功能部位血管瘤;而在高频彩超引导下施术时。铜针留置数目少。组织损伤小。操作更安全,疗效更肯定,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