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用于大鼠缺血后肢的治疗后实现血管再生的能力。方法 建立大鼠后肢缺血动物模型,将取于自体的BM-MNC制成细胞悬液注射于缺血部位,分别在移植后2和30d时行动脉造影,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内皮祖细胞(EPC),毛细血管密度以及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缺血肌组织中的EPC含量增高(P<0.01)。BM-MNC移植组在移植早期VEGF表达显著增高(P<0.01)。细胞移植后30dBM-MNC移植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血管造影可见侧支循环建立。结论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于大鼠后肢缺血区能促进血管新生,改善侧支循环,可望成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下肢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引起正电子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及避免因此引发诊断错误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放疗后的鼻咽癌患者,行鼻咽部MRI及正电子显像后,再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三种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RI及正电子显像均诊断患者颅底区域肿瘤复发,组织病理学结果则显示鼻咽部病灶为放射性骨坏死。因此正电子扫描结果为假阳性结果。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所致的放射性骨坏死容易引起正电子显像假阳性结果并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治疗,因此NPC患者的正电子图像,对于可能的局限性肿瘤复发诊断,应该非常慎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引起正电子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及避免因此引发诊断错误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放疗后的鼻咽癌患者,行鼻咽部MRI及正电子显像后,再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三种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RI及正电子显像均诊断患者颅底区域肿瘤复发,组织病理学结果则显示鼻咽部病灶为放射性骨坏死。因此正电子扫描结果为假阳性结果。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所致的放射性骨坏死容易引起正电子显像假阳性结果并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治疗,因此NPC患者的正电子图像,对于可能的局限性肿瘤复发诊断,应该非常慎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特点及临床症状与rCBF的关系。方法 对2 8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 0版(ICD 1 0 )强迫障碍诊断标准患者和1 5名正常人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显像分析。用耶鲁 布朗强迫评定量表(YBOC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定。结果 OCD患者两侧丘脑、顶叶和基底神经节的平均放射性计数百分数(PMRC)显著高于正常组;右颞PMRC明显低于正常组;且正常组两侧颞叶和顶叶PMRC值差异非常显著。在强迫恐惧/洗涤、回避组,YBOCS强迫行为分量表评分与右基底PMRC显著正相关(r =0 .70 1 )。结论 OCD患者两侧丘脑、顶叶和基底神经节的血流灌注增加和功能亢进;右颞血流灌注减少和功能低下,两侧颞叶和顶叶血流灌注的不对称性与正常人显著不同,后者的不对称性非常显著;在强迫恐惧/洗涤、回避组,强迫行为与右基底节功能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5.
1病历简介 病人男.48岁.腰腹部持续性隐痛约1年.加重1个月入院,约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及腰部持续性隐痛,无放散痛,多在夜间加重。无恶心、呕吐、腹泻及便秘病史.B超检查显示双肾小结石.无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经口服排石药物后约半个月后症状消失,无排尿困难及尿流突然中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6例颈动脉损伤的临床资料。颈外动脉损伤4例,颈总动脉损伤3例,颈内动脉损伤1例,颈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颈动脉血栓形成1例,医源性颈动脉损伤4例。结果行颈外动脉结扎4例,颈总动脉修补2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7例,覆膜支架植入2例,抗凝溶栓1例。死亡1例,偏瘫、失语1例.Homer综合征5例,声音嘶哑、饮水呛咳5例,7例痊愈。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止血,修复血管.尽快恢寅颈动脉血流和必要的脑保护措施是降低病死率,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建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 3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对照组给予单纯高脂饲料喂养,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及下肢动脉球囊损伤。实验第15周结束时观察兔下肢动脉病理形态学特征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第15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血脂水平较空白组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均出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实验组内膜较空白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高倍(×100)镜下可见明显的斑块及纤维帽结构。结论高脂饲料喂养与球囊损伤结合可成功建立兔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模型,方法简单、经济,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核素动态显像因子分析成象原理与方法,对对10例正常人和28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进行了放射性核素显像因子分析,结果表:AFHIN同人病变股骨因子图像表现为明显浓聚,随病情加重股骨头头影像增大,且逐渐增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外源性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后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取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将其右后肢股动、静脉及其分支和属支结扎,制成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模型,然后将其用简单随机化方法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与治疗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14 d后处死大鼠,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后肢肌肉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碱性磷酸酶(AKP)染色法测定大鼠后肢肌肉组织中毛细血管密度。结果对照组大鼠术前和术后7 d体重和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术后7 d与术前比较,体重明显下降(P<0.05),但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注射液术后7 d较术前体重明显下降,并且血糖水平较术前也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及模型组大鼠术后7 d体重明显下降、血糖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大鼠术后7 d血糖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大鼠缺血肢体肌肉组织中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155.06±10.26)明显高于模型组(94.30±11.23),P<0.05;对照组大鼠未检测到VEGF蛋白表达。对照组大鼠右后肢肌肉组织中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和治疗组(P<0.05),而治疗组又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3组大鼠左后肢毛细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左、右后肢毛细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右后肢毛细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左后肢(P<0.05)。结论胰岛素可以增强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肌肉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促进毛细血管生成,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 99m Tc- MIBI门控心肌舒张末期影像 (EDI)与非门控心肌影像 (NGI)对检测老年人冠心病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对 58例己确诊和可疑冠心病患者 (47例有冠脉造影 )进行了 99m Tc- MIBI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并比较了门控舒张末期影像 (EDI)与非门控心肌影像(NGI)检测冠心病的诊断效能和一致性。结果  EDI和 NGI检测冠心病的灵敏度分别为 84.84% (2 8/ 33)和 72 .72 % (2 4 / 33)。 5例冠心病患者中有4例 NGI未检出异常而 EDI发现有缺血。 EDI特异性为 85.71 % (1 2 / 1 4 ) ,NGI为 78.57% (1 1 / 1 4 )。总共检测 2 90个节段中 ,NGI检出 50个节段有心肌缺血 ,EDI为 83个节段 (P<0 .0 5)。两种方法间检测心肌节段异常的一致性为 85.1 7% (2 4 7/ 2 90 )。 EDI显示出比 NGI能检出更多的心肌缺血。结论  99m Tc- MIBI电路控制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 EDI是一种有临床实用价值的老年冠心病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