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Hp)粘附素BabA重组蛋白的候选菌株并测定其粘附活性。方法用PCR方法从Hp染色体DNA上扩增粘附素babA2基因,将其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ET-22b( )中,并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利用光镜计数法测定其粘附活性。结果DNA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粘附素babA2基因序列与GeneBank公布的一致。在37 ℃诱导表达3 h后,粘附素BabA重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4.8%,体外实验证实BabA参与了粘附过程。结论本研究获得了表达有生物活性的Hp粘附素BabA的克隆,为深入研究其相关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与尿素酶B融合蛋白的免疫生物学活性。方法 :采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对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与尿素酶B融合蛋白进行初步纯化 ,用粗纯化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 ,然后分析其免疫活性。结果 :采用亲和层析或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后 ,融合蛋白的纯度分别可达到 6 5 .6 %和90 .2 %。该融合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抗幽门螺杆菌的胃肠黏液IgA和血清IgG抗体 ,并促使免疫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CD4 CD8 比值的增加。结论 :重组热休克蛋白A与尿素酶B融合蛋白可以诱导在未来免疫预防中起积极作用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肠毒素大肠埃希菌活菌载体疫苗FE3、FE16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通过肠毒素大肠埃希菌肠毒素毒力试验、新西兰大白兔免疫试验、小鼠口服和鼻饲途径免疫试验,检测载体疫苗的毒性、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结果 毒力试验中所有检测均为阴性;免疫4次后大白兔血清对福氏2a型茵的凝集效价均不低于1:640,对肠毒素大肠埃希菌菌毛抗原的凝集效价均不低于1:1280;通过口服和鼻饲方式免疫小鼠后,血清中IgG显著升高,同时能够在粪便中检测到分泌型IgA,而灭活苗免疫未能检测到分泌型IgA。结论 活菌载体疫苗株FE3和FE16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同时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黏膜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5.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基因babA2的克隆表达及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克隆并表达H.pylori黏附素babA2基因. 方法: 提取H.pylori染色体基因,用PCR方法扩增babA2基因,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2b( ),并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定位分析. 结果: 分离得到了2.2 kb的babA2基因片段,在37℃诱导表达3 h后,重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4.8%,其中分泌表达占周质总蛋白的22.7%,可溶性表达占上清的15.0%,包涵体占沉淀的86.7%. 结论: H.pylori babA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为H.pylori黏附机制研究及疫苗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编码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基因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致腹泻性大肠杆菌产生两种肠毒素。一种是不耐热肠毒素(LT),LT是一种高分子量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另一种为耐热肠毒素(ST),分子量低,不具免疫原性。ST在致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重症腹泻患者的样本中,只要分离到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大都产生ST。如何增强ST的免疫原性,是当今大肠菌肠毒素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研究采用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基因作为载体分子,将编码ST抗原决定簇的寡核苷酸连接在消除了终止密码子的LT-B基因下游,并使之处于同一开放阅读框架中,构建成三种不同的LT-B/ST融合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了融合基因有正确的阅读框架。ELISA检测表明,这些  相似文献   
77.
目的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Hsp60)的候选菌株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Hsp60基因,将其定向插入pET-22b(+)载体,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其免疫原性。结果克隆的Hsp60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一致,Hsp60重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7.2%,并可被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血清所识别,用其免疫小鼠可产生抗该重组蛋白的抗体。结论Hsp60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疫苗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8.
抑瘤素M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瘤素M是继白细胞介素,白血病抑制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抗瘤细胞因子之后发现的又一重要生物反应调节剂,体外实验证明:OSM可以通过多种不同途径产生抑瘤或化瘤活性。同时根据OSM与其它细胞调节因子如LIF、G-CSF、CNTF及TL-6间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生物学特点,可以认为:OSM在枘本免疫应答网络、细胞抗感染免疫及多种细胞因子间的功能协调等方面发挥着广泛而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高效表达肠毒素大肠杆菌定居日子抗原Ⅰ(CFA/Ⅰ)的重组克隆,通过匀浆破碎、硫酸铵分级盐析部分纯化,再经超速离心及DEAE-SephadexA50柱层析,得到了CPA/Ⅰ的纯化样品,得率约为0.9mg/g湿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一条蛋白质带,其分子量为15kDa,与天然CFA/Ⅰ相同。免疫扩散和蛋白质印迹试验证明,纯化的重组克隆CFA/Ⅰ与天然CFA/Ⅰ具有相同的抗原性及免疫原性。并在电镜下观察了CFA/Ⅰ的菌毛形态。  相似文献   
80.
人源肠毒素大肠杆菌CS3纤毛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Southern印迹结果证明在CFA/Ⅱ阳性菌E44815的诸多质粒中,编码CS3纤毛抗原的质粒为一约为60MD的大质粒;当这些质粒用HindⅢ消化时,该抗原的编码基因位于5.0kb的DNA片段上。回收该片段并插入到载体质粒pBR322的HindⅢ位点,构建了E.coliE44815株质粒的有限基因库。通过筛选,获得了两种插入方向的阳性重组子。全细胞ELISA测定结果表明,只有当插入片段的转录方向和载体质粒中的p1启动子的转录方向一致时,重组质粒才能有效地表达CS3纤毛抗原;宿主不同时表达水平存在一定差异。SDS-PAGE及Western印迹试验表明:CS3纤毛抗原有两种不同的单体形式,分子量大约分别为15.0kD和15.5kD。CS3纤毛抗原编码基因的克隆为研究CS3基因表达调控和研制预防ETEC腹泻疫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