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72.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反映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的主要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80例,根据中国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hinese Integral system for diagnosis of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CDSS评分)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并将入组患儿分为DIC组和非DIC组。收集2组患儿基本资料、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炎性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指标,分析炎性指标与CDSS、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TEG的相关性。 结果 DIC组血白细胞明显低于非DIC组;CRP、IL-6高于非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年龄、淋巴绝对值、PCT、IL-2、IL-4、IL-10、TNF-α、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PT、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TT、DD、R值均高于非DIC组,FIB、Angle角、MA值、CI值低于非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SS评分与IL-6、CRP、PCT、R值、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INR、APTT、DD呈正相关,与MA值、CI值FIB呈负相关(P<0.05)。PCT与APTT呈正相关,CRP与R值呈正相关(P<0.05)。 结论 CDSS评分系统与脓毒症儿童TEG、凝血四项和炎性指标存在相关性,IL-6与CDSS相关性最高,可能是DIC发生发展潜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行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的观察,继而提出相关护理措施,以提高对患者手术的恢复。方法 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选取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外科进行冠脉搭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术后予以浓度0.9%氯化钠39ml内加入中性胰岛素40 U静脉持续泵入,对照组根据血糖结果予以胰岛素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观察组发生低血糖1例,对照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糖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有2例伤口感染;对照组发生伤口感染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搭桥术后正确得应用胰岛素微量泵更利于术后血糖控制以及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4.
目的:microRNA-155(miR-155)显著高表达于乳腺癌、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本研究旨在构建靶向miR-155的放射性示踪探针对乳腺肿瘤的活体显像。方法:体外化学合成靶向miR-155的反义互补寡核苷酸探针(AMO-155),并对其进行5′端乙酰基修饰及2′ 甲氧基修饰,进而与双功能螯合剂NHS MAG3偶联后,在氯化亚锡的还原作用下对其标记 99mTc,评价血清稳定性,并对乳腺癌荷瘤裸鼠进行活体显像,对比反义、无义及阻断组的显像差异,并通过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鉴定肿瘤的miR-155水平。结果:99mTc-AMO-155的制备标记率达97%(n=5),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8%(n=5),放射比活度约为3.75 GBq/μg。通过对比无义对照组及阻断组,99mTc-AMO-155能够在活体水平特异性地显示miR-155高表达的恶性肿瘤。此外,针对miR-155不同表达水平的肿瘤,99mTc-AMO-155亦可在活体水平反映其表达差异。结论:经化学修饰的99mTc标记的AMO-155探针具有良好的血清稳定性及活体肿瘤靶向识别作用,为肿瘤显像提供了潜在的新型探针。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分析多中心尿道下裂解剖学数据及术后随访结果, 了解我国尿道下裂诊治现状, 探讨影响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15家儿童医学中心首诊收治的包括随访在内数据完整的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 分析患儿术式选择依据及不同术式并发症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中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选取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 计算OR值以及95%CI。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来检验尿道缺损长度对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分辨能力, 并根据约登指数来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儿共1 011例, 按Barcat分型分为远端型248例、中间型214例、近侧型549例。其中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回顾性比较脓毒症与非脓毒症危重患儿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的发生率,并初步探讨其发生与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97例脓毒症患儿(脓毒症组)和80例细菌感染相关非脓毒症危重患儿(非脓毒症组)的基本资料及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将IL-6、IL-10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碘酪氨酸(T3)、四碘络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脓毒症与非脓毒症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脓毒症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率等均高于非脓毒症组(P < 0.05)。脓毒症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 < 0.05)。脓毒症组甲状腺功能指标T3、T4、游离T3、游离T4、TSH水平均显著低于非脓毒症组(P < 0.05)。脓毒症组NTIS发生率、低T3低T4及低TSH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 < 0.001)。相关分析发现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儿IL-6水平与T3、T4、TSH水平均无相关性(P > 0.05),但两组患儿合并分析显示,IL-6水平与T3、T4水平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 < 0.001)。结论 脓毒症患儿相比非脓毒症危重患儿更容易合并NTIS,且高水平IL-6可能是造成NTIS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
本文回顾总结3例儿童Skene囊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儿童期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策略。儿童Skene囊肿多见于新生儿,1~12岁发病极其罕见。新生儿首选保守治疗,1~12岁儿童病因与成人相似,手术切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8.
<正>患者男性,70岁,1962年偶然发现右侧上眼睑肿物(色素痣),呈小米粒大小,后逐渐增大并感觉不适,于2003年1月行“肿物切除术”,自述病理诊断为良性,术后未行其他治疗。2020年6月自觉右眼睑疼痛,肿物于2020年6月至7月间明显增大,2020年7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右眼上睑肿物诊断性切除,术后病理示:右眼上睑鳞状上皮黏膜组织,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回顾性比较脓毒症与非脓毒症危重患儿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的发生率,并初步探讨其发生与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97例脓毒症患儿(脓毒症组)和80例细菌感染相关非脓毒症危重患儿(非脓毒症组)的基本资料及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将IL-6、IL-10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碘酪氨酸(T3)、四碘络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脓毒症与非脓毒症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脓毒症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率等均高于非脓毒症组(P < 0.05)。脓毒症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 < 0.05)。脓毒症组甲状腺功能指标T3、T4、游离T3、游离T4、TSH水平均显著低于非脓毒症组(P < 0.05)。脓毒症组NTIS发生率、低T3低T4及低TSH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 < 0.001)。相关分析发现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儿IL-6水平与T3、T4、TSH水平均无相关性(P > 0.05),但两组患儿合并分析显示,IL-6水平与T3、T4水平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 < 0.001)。结论 脓毒症患儿相比非脓毒症危重患儿更容易合并NTIS,且高水平IL-6可能是造成NTIS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