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不同来源板蓝根药材乙酸乙酯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不同来源板蓝根药材乙酸乙酯提取物特征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OD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系统,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为10μl。实验测定了10批药材并记录了指纹图谱,不同样品之间的相似度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开发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计算。结果建立了板蓝根药材乙酸乙酯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以峰形较好、峰面积较高的3号峰为参照峰,确立了板蓝根药材乙酸乙酯提取物指纹图谱的14个特征共有峰,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导致指纹概貌差异。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有很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为深入研究板蓝根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2.
桃花止泻冲剂中干姜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桃花止泻冲剂中干姜油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油利用率、含油率、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进行比较,并采用薄层色谱(TLC)、差热分析(DSC)、红外光谱(IR)、显微镜成像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 饱和水溶液法最佳包合条件:β-CD和油的比例为6:1,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2h,该条件下的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得率最高。结论 该包合工艺可用于干姜油的β-环糊精包合。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复方茵陈片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药物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从体内、外不同角度定量考察复方茵陈片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复方茵陈片高、中、低三个剂量及阳性对照药佐旋咪唑均使3H-TdR掺入值明显增加,提示复方茵陈片对Cy所致小鼠淋巴细胞功能降低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体外结果亦表明,复方茵陈片体外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具有增强作用.结论:复方茵陈片可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4.
新型给药系统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2000年以来的新型给药系统——缓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黏附给药系统、无针粉末喷射给药系统、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等在中药制剂中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国际上应用前景良好的最新给药系统——药物涂层支架、基因治疗载体系统、生物芯片、分子马达、纳米陷阱等。希望能对中药剂型改革与中药现代化提供参考。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新型给药系统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改变中药粗放生产的现状及中药现代化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的研究应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有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将新型给药系统用于中药剂型改革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从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的角度,探讨黄连和吴茱萸“配伍-煎煮”顺序对左金丸和反左金药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热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在黄连和吴茱萸“配伍-合煎”组及“分煎-配伍”组的左金丸和反左金水煎液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获得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根据热动力学模型,拟合药物的k~c和I%~c关系,定量计算药物的半抑制浓度(IC50)。结合本草文献报道,分析“配伍 煎煮”顺序对左金丸和反左金药性的影响。结果 黄连和吴茱萸“配伍 煎煮”顺序对左金丸和反左金药性有一定影响。反左金对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左金药液均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分煎-配伍”组左金丸水煎液的IC50 (5.63 mg•mL 1)明显小于“配伍-合煎”组左金丸水煎液的IC50 (7.40 mg•mL 1)。表明“分煎 配伍”组的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配伍-合煎”组。结论 微量热法可用于考察黄连和吴茱萸“配伍-煎煮”顺序对左金丸和反左金药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adix Isatidis polysaccharides (RIP) on the immunological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of immune related cytokines in mice. Methods: Sixty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the normal group, cyclophosphamide (Cy) model group, Levamisol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RIP low, medium and high dose groups (0.08 g/kg, 0.16 g/kg, 0.32 g/kg, respectively), ten in each group. By detecting the value of abdominal macrophage phagocytic index, serum hemolysin (HC50), proliferation of lymphocytes and expression of related cytokines, interleukin (IL-2) and interferon γ, (INF-γ), the effect of RIP on immunological function and its mechanism were studied. Results: RIP could improve the level of hemolysin in immunological function depressed m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lue of macrophage phagocytic index in the high dose RIP group increased from 1.11 ±0.13 to 1.42±0.26. The level of IL-2 and INF- γ, could be decreased by Cy to 38.12±6.88 ng/L and 139.23±29.87 ng/L, respectively, while RIP in high dose could increase the secretion of IL-2 and INF- γ, to 53.54 ± 14.43 ng/L and 189.91 ± 32.63 ng/L,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RIP could enhance non-specific immunological function, humoral immunity and cellular immunity in mice.  相似文献   
47.
慢性腹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便质稀溏或软烂,或完谷不化,有的可挟有黏液,主要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由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  相似文献   
48.
正交法优选干姜挥发油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干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考察干姜药材的浸泡时间(A)、粉碎粒度(B)、加水量(C)、提取时间(D)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结果:因素相关性为RC>RD>RA>RB,药材的加水量(C)为主要因素,煎煮时间(D)为次要因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3h,粉碎粒度30目,加12倍量水,提取时间为10h。结论:优选得到的干姜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新化合物哌芳安他抗高血脂诱发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高血脂诱发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通过检测血液及血管组织中重要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的表达,分析新化合物哌芳安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结果 哌芳安他可抑制兔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清TXA2含量,升高PGI2与TXA2的比值,抑制趋化因子IL-8和MCP-1mRNA的过度表达。结论 哌芳安他的上述作用特点可能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50.
孔维军  赵艳玲  山丽梅  肖小河  张萍  刘军 《中草药》2009,40(12):1893-1897
目的 从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角度,探讨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时的药性差异.方法 黄连和吴茱萸药材用水分别煎煮,分煎液按相应的比例配伍.在100℃下水浴加热1 h,得单味药分煎后配伍所得的左金丸、甘露散、茱萸丸和反左金丸药液.采用微量热法,测定了痢疾杆菌在类方水提液作用下的生长代谢热谱曲线,获得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结合文献报道,综合分析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时的药性差异.结果 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的药液之间存在稳定的药性差异.左金丸及类方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痢疾杆菌的生长代谢过程,左金丸的抑制作用最强.反左金丸的抑制作用最弱,4方抑菌作用强弱顺序为:左金丸>甘露散>茱萸丸>反左金丸.结论 微量热法可用于刻画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时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