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应用竞争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竞争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CFQ-PCR),并探讨CFQ-PCR在乙型肝炎病毒(HBV)临床检测中的意义.方法:根据HBV病毒adr亚型基因组序列合成一对HBV特异的引物,和一条特异的TaqMan探针;根据上述引物序列,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制备内对照DNA;再根据内对照序列合成一条内对照DNA特异的与上述TaqMan探针不同标记的TaqMan探针;将适量的内对照DNA加入到PCR反应体系中,使其与HBV靶序列共扩增.结果:在30μL CFQ-PCR反应体系中,加入约20拷贝内对照DNA能够稳定地获得共扩增曲线;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加入约100-500拷贝内对照DNA能够有效地获得共扩增产物条带信号;在210个临床HBsAg阳性血清标本的CFQ-PCR扩增中识别出8个未能有效扩增的标本,60份HBsAg阴性血清标本中识别出2个内对照未能有效扩增的标本,后经DNA纯化处理,上述全部标本的内对照均获得阳性扩增结果,其中有7个HBsAg阳性血清标本获得HBV DNA扩增阳性结果.结论:CFQ-PCR能够有效地提示临床标本HBV DNA体外扩增时由于扩增失败导致的假阴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模拟深低温停循环条件下肺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方法 Wister大鼠30只,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正常组.麻醉后气管切开插管接小动物呼吸机,股动脉置管测动脉压力,监测心电、肛温、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用体外降温至肛温24℃.实验组阻断左下肺门30min后开放,并逐渐将体温恢复正常;对照组单纯降温复温.复温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标本计算W/D值及病检.结果 实验大鼠无死亡.实验组W/D值较正常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病检显示实验组明显肺泡间质水肿,大量炎性细胞、红细胞渗出;而对照组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本实验方法制作的大鼠模型可以用于模拟人深低温停循环肺缺血再灌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复张性肺水肿的病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16例复张性肺水肿临床资料,主要治疗包括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并改善血流动力学等.结果治愈15例,1例未上呼吸机,因心肺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复张性肺水肿是一罕见的特定条件下发生的急性肺损伤,缓慢逐渐膨肺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其治疗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个体化性,强调早期呼吸机支持,早期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AD)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5例AD的螺旋CT检查资料。结果:25例中DeBakeyⅠ型AD瘤9例,DeBakeyⅢ型AD瘤16例。ADCT表现为主动脉双腔、腔内剥离内膜片、内膜破口、附壁血栓等。25例中5例破裂,CT表现为胸腔及主动脉周围积液,增强扫描可见造影剂外渗。螺旋CT增强能有效辨认AD真、假腔,显示附壁血栓及AD与肾动脉的关系和分支受累情况。结论:螺旋CT对AD的诊断非常有效,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外伤不确定胫骨平台骨折病例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评价有无骨折及骨折分型。结果46例疑诊病例中,确诊骨折41例,排除骨折5例。41例骨折中,单纯线性骨折20例,压缩骨折15例,骨折伴骨骺分离2例,复合型骨折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持续被动活动和主动功能锻炼对患者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行TKA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入院序号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持续被动活动组(CPM组)和主动功能锻炼组(AP组),每组40例.CPM组术后早期应用CPM机行康复治疗,AP组则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记录患者术后第3、6、9天时的VAS评分,术后第3、6、9天、出院及随访时的关节活动度,患者住院天数.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的评分系统(KSS)对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随访时的患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 结果术后第3天,CPM组、AP组的平均VAS评分分别为2.37、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P=0.03).术后第6、9天两组患者平均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9 d及出院时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CPM组30例,AP组26例)获得随访.术后3个月,CPM组、AP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为别为105.50°、1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但术后6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K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KA术后功能恢复应强调主动功能锻炼而非被动锻炼.不推荐常规应用CPM,但对痛觉过敏及无法进行主动功能锻炼的患者,仍应考虑CPM辅助治疗,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7.
结肠代食管术吻合口瘘及肠段缺血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降低结肠代食管术(ERC)后吻合口瘘和肠段缺血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66年3月至2006年3月间实施ERC术的5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实施ERC时.掌握移植结肠段的长度比预测需要再长3-4cm,并维护移植结肠段的主要供血血管充分供血的原则,保证肠段上提通道宽畅无阻,尽量采用顺蠕动向移植;1996年以后,术中常规首选左结肠动脉和肝曲的边缘血管作为移植肠段主要供血管。结果本组患者以食管癌和食管瘢痕狭窄为主(92.5%)。食管切除重建占55.6%,食管改道占44.4%。全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1.9%.其中1996年后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6%,低于此前的13.6%(P〈0.05):术中采用顺蠕动向移植者其吻合121瘘发生率为6.2%.低于逆蠕动向移植者的65.5%(P〈0.01)。全组无1例出现结肠段缺血坏死。结论实施ERC时.采用移植结肠段的足够长度和维护充分供血是预防肠段缺血和吻合121瘘的主要措施。移植肠段通道通畅有利于肠段存活。顺蠕动向移植有利于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喙肩韧带移位加LCP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Ⅵ型肩锁关节脱位及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喙肩韧带移位加LCP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骨折9例,Rockwood Ⅲ~Ⅵ型肩锁关节脱位18例.结果 术后肩关节功能均为优,无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钢板断裂、骨折移位、肩锁关节再脱位、锁骨远端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喙肩韧带移位加LCP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 Ⅲ~Ⅵ型肩锁关节脱位及NeerⅡ型骨折,操作简便、安全牢靠、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9.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足一种遗传异常所致,以室间隔和左心窒游离壁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主要特点的少见心肌病.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13例此症患者,施行肥厚室间隔心肌部分切除及二尖瓣修复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腕关节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病例(男20例,女15例),应用矩形表面小线圈(CP Flex small coil)作患侧关节的快速双回波自旋序列(Pd+T2_tse)扫描、T1加权序列扫描(T1_se)、快速小角度单次激发成像(Fast low angle shot,FLASH)加脂肪抑制(fat suppress)(T2_fl2d+fs)序列扫描、多回波(Multiple echo 2 dimension,Me_2d)序列扫描。扫描范围包括腕关节的冠状位、轴位。结果优片率达到90%以上。35例中,三角纤维软骨板复合体(TFCC)损伤18例,关节炎症改变4例,腕关节骨折或骨挫伤8例,肌腱和韧带损伤10例,舟状骨坏死3例,关节积液3例,良性病变和占位各1例,腕关节退行性变3例,未见异常2例。结论腕关节的磁共振检查,Pd+T2_tse、T2_fl2d+fs、Me_2d作为冠状位的常规序列,辅以横断位的T1_tse序列扫描,即可满足腕关节损伤和病变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