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21.
目的分析人源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可溶性融合蛋白(ICOSIg)与鼠源不成熟树突状细胞(DCs)是否发生特异性结合及其一般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结合特异性抗体检测了解ICOSIg与不成熟DCs的结合作用;以AnnexinⅤ/PI双染色、活细胞染料CSFE和CCK-8研究ICOSIg对DCs的细胞毒性作用;以[3 H]掺入法研究ICOSIg对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阻断作用。结果 ICOSIg可结合小鼠DCs表面的ICOSL,ICOSIg不引起DCs早期和晚期凋亡,不影响DCs细胞的增殖,可以抑制不同基因小鼠脾细胞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本实验室构建的体外表达的ICOSIg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对鼠DCs无明显的生物学毒性作用,首次从实验角度证实人源ICOSIg可以特异性结合小鼠不成熟DCs表面配体ICOSL,可以用于进一步探讨ICOSL/ICOS共刺激通路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自身抗体阳性的血清对临床常用的5个cTnI检测系统的负性干扰情况.方法 从121份AMI患者血清中筛查出13份cTnI自身抗体阳性血清,分别在5个cTnI检测系统上进行cTnI浓度和回收率的测定.结果 13份cTnI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血清在各cTnI检测系统测定时,会出现测定值不同程度的假性降低,甚至假阴性.各检测系统中、低回收率各不相同,Access-2上出现cTnI低回收的血清1份;Architect i2000(Abbott)上出现cTnI中、低回收的血清各1份;Axsym(Abbott)上出现cTnI中、低回收的血清分别为2份和1份;Dimension X Pand(Dade Behfing)上出现cTnI中、低回收的血清分别是3份和2份;Vidas(Biomerieux)上出现cTnI中、低回收的血清分别是1份和4份.血清自身抗体水平(A450)与自身抗体对cTnI测定的负性干扰程度相关,血清cTnI自身抗体A450值和cTnI回收率之间的R2在Access-2、Architect i2000(Abbott)、Axsym(Abbott)、Dimension X Pand(DMe Behring)、Vidas(Biomerieux)上分别为0.841(P<0.01)、0.808(P<0.01)、0.772(P<0.01)、0.707(P<0.01)和0.424(P<0.05).结论 cTnI自身抗体对常用cTnI检测系统均出现较显著负性干扰,影响了临床对cTnI检测结果的判断.  相似文献   
23.
通过反义寡核苷酸(ASON)与靶基因的互补结合,特异性抑制或封闭靶基因表达,是从基因层面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的一个比较可行的途径。ASON较传统辐射增敏剂具有设计简单、特异性强、副作用小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自身缺陷。  相似文献   
24.
血小板计数高于参考值范围上限,在体检和就诊过程中很常见,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并不是血小板增多都需要治疗,且治疗的手段也是依据血小板增多的程度和病因有很大的不同. 生理性血小板增多的患者血常规检测血小板计数超出参考值范围上限,但幅度不大,且不伴有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异常,间隔一定时间或多次复检后显示数值恢复正常,无须过度关注该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少见b3a3型bcr-abl融合基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诊断及其特点.方法 对2010年确诊为ALL的1例患者进行核型分析,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存在,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该融合基因的断裂位点.结果 该患者的核型表现为45,XY,-7,t(9;22) (q34;q11),FISH检测发现了bcr-abl融合基因的存在,RT-PCR检测出该融合基因的断裂位点为少见的b3a3型.结论 常规的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出典型的bcr-abl融合基因,而非典型bcr-abl融合基因需结合多种检测手段才能检测出阳性结果.少见b3a3型bcr-abl融合基因及其融合蛋白的功能和潜在利用价值还有待发掘.  相似文献   
26.
ACS是由一系列连续发生的病理生理事件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它包括了UA、NSTEMI和STEMI.这3种病症的共同病理基础均为存在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只是伴发了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7.
人胃黏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通过优化人胃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条件,提高培养成功率,为进一步研究胃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奠定基础.方法 原代培养采用植块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形态学和电镜等方法进行细胞鉴定;分析不同培养表面、培养基和培养液pH值对原代细胞培养游出情况的影响,筛选适合的培养条件.结果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RPMI 1640培养基的Waldχ2值=32.4533,P<0.01,标准化回归系数=0.7852,说明使用RPMI 1640培养基更利于原代成纤维细胞游出;pH=7.4的培养液的Waldχ2值=49.4756,P<0.01,标准化回归系数=0.4867,说明培养液pH值为7.4更利于原代成纤维细胞游出;不同水平的培养表面条件对成纤维细胞游出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各培养条件之间无交互作用.结论 通过优化培养表面、培养基种类和pH值等培养条件,可以提高人胃黏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8.
免疫检测干扰因素的分析、识别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检测法中能够改变被检测物浓度或改变被检物与相应检测抗体结合能力的物质,均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内源性干扰因素包括自身抗体、异嗜性抗体、人抗动物抗体及其他一些结合蛋白等.脂血、交叉反应、一些分析前变异、基质效应,甚至检测的设备不同,也可对免疫检测造成干扰.这些干扰可引起许多检测结果的假性升高或降低,包括激素、肿瘤标志、药物、肌钙蛋白和病原微生物的血清学检测等,进而影响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估.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都应充分认识免疫检测中的干扰因素,并在出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与临床征象不符时进行充分沟通,查找是否存在干扰因素,并采取适当方案重新检测,以得出正确结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稳定表达的siRNA抑制DNA-PKcs基因表达对胰腺癌细胞BxPC-3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人胰腺癌细胞BxPC-3为研究对象,将预先设计的siRNA与质粒连接。构建质粒与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经克隆、扩增、纯化后转染BxPC-3细胞,潮霉素筛选,以半定量Westernblot检测靶蛋白表达变化,用细胞克隆计数实验检测放射敏感性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以DNA-PKcs基因mRNA为靶序列的pSilencer2.1质粒,经潮霉素筛选出稳定的整合目的质粒的BxPC-3细胞,DNA-PKcs蛋白被抑制最大达到83%,实验组D0、Dq及SF2(1.284±0.017、4.006±0.023和0.567±0.045)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1.458±0.026、4.840±0.019和0.833±0.076)(P<0.001)。SER为1.47。结论针对DNA-PKcs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稳定转染人胰腺癌细胞BxPC-3,能够引发DNA-PKcs表达抑制,进而产生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巩固化疗对第1次形态学完全缓解且微小残留病阴性(CR1/MRD-)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9年3月在CR1/MRD-状态下接受allo-HSCT的155例中/高危AML(不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55例患者中,102例获得CR1/MRD-后接受移植前巩固化疗(巩固组),53例获得CR1/MRD-后直接行allo-HSCT(非巩固组),两组中位年龄分别为39(18~56)岁、38(19~67)岁。巩固组、非巩固组移植后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3±7.5)%、(62.2±6.9)%(P=0.919),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3.0±8.9)%、(61.6±7.0)%(P=0.936),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1.9±5.4)%、(18.3±6.0)%(P=0.942),非复发死亡率分别为(22.4±4.3)%、(28.4±6.5)%(P=0.464)。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是否接受巩固化疗及其疗程(<2个/≥2个)对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中/高危AML患者可在获得CR1/MRD-后直接进行allo-HS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