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塞来昔布组、脉络舒通丸组和联合组,每组42例;单药观察组分别服用塞来昔布和脉络舒通丸,联合组同时服用2种药物,3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平变化,采用国际DOA(临床体征)评分标准对膝关节休息痛、运动痛、压痛、关节活动度、晨僵及行走能力进行评分并记录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IL-1β、TNF-α、MMP-3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其中联合组IL-1β、TNF-α、MMP-3的水平均低于塞来昔布组和脉络舒通组,治疗后联合组各因子水平值与塞来昔布组和脉络舒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塞来昔布组和脉络舒通丸组各因子水平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组痊愈11例(26.2%),与脉络舒通组结果相近(28.6%)低于联合组(35.7%);同时塞来昔布组总有效率为83.3%,脉络舒通组总有效率为88.1%,而联合组总有效率达到92.9%,高于单一用药组;联合组无效率仅为7.1%,而单一用药组均高于10%,无效率高于联合组;治疗后各组临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联合组治疗后各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脉络舒通组和塞来昔布组,治疗后3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7,P0.05)。结论:脉络舒通丸联合塞来昔布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2.
HPLC-ELSD法测定芪地抗疲劳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HPLC-ELSD测定芪地抗疲劳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C18色谱柱,乙腈-水(1:2)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漂移管温度4JD℃,氮气压力3.4Bar下进行测定。结果芪地抗疲劳颗粒中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82~4.10μg与其色谱峰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7.72%。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芪地抗疲劳颗粒中黄芪甲苷的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抗LGIl抗体脑炎与抗GABABR脑炎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和总结。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06—2017-06收治的12例抗LGIl抗体脑炎和13例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脑电图、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并进行随访,观察预后,比较分析各自特点。结果抗LGIl抗体脑炎与抗GABABR脑炎均有智能下降、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的特点,对免疫治疗反应较好。抗LGIl抗体脑炎往往有FBDS,且伴有低钠血症及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总体预后抗GABAB R脑炎好;抗GABABR脑炎合并肿瘤者预后不佳,除免疫治疗外还应积极治疗肿瘤。结论两种自身免疫性脑炎均对免疫治疗反应较好,抗LGI1抗体脑炎预后优于抗GABABR脑炎,部分抗GABABR脑炎患者合并肿瘤,预后除免疫治疗外还取决于对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肝脏硬度直接测定对乙肝后肝硬化病理变化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邵氏硬度计直接测定因肝脏外科疾病而手术的113例病人的肝脏硬度。据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value,LSV)的分布范围将肝脏硬度分为Ⅰ级(LSV:2~6 HC)、Ⅱ级(LSV:7~11 HC)和Ⅲ级(LSV:12~16 HC)。对其中76例乙肝相关的肝癌病人及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肝硬化程度以Laennec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分析肝脏硬度值与肝硬化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脏硬度值与肝硬化病理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r=0.693,P0.05),肝脏硬度值评估轻度、中度和重度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91、0.81和0.80。结论肝脏硬度值与肝硬化病理改变程度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性,肝脏硬度值可以作为判断肝硬化病理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5.
1例36岁男性患者,主因"咳嗽、咳痰4个月,咯血5 d"入院.入院后给予止血、抗感染、祛痰治疗.入院第2天加用垂体后叶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6U·h-1),当日累计用量36 U.患者咯血逐渐控制,但出现恶心、呕吐.入院第5天突然出现幻觉、幻听、明显烦躁,血生化示Na+116.7 mmol·L-1.药师考虑存在垂体后叶素诱...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滇重楼种子中萌发抑制物的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溶剂提取种皮和种子中抑制物质,以白菜种子作生物测定,研究滇重楼种子中萌发抑制物的活性。结果采用不同溶剂提取种皮和种子中抑制物质的活性不同,以乙醇提取液抑制活性最强,乙醚次之,甲醇最弱,粗提取液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滇重楼种皮和种子中均存在着一定活性的抑制物质,且抑制物质的活性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种子是抑制物质存在的主要部位,抑制物的活性比种皮中的明显。  相似文献   
27.
目的比较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磁共振(MRI)、超声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2016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MRI、超声影像学表现、诊断结果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确诊原发性肝癌70例,确诊率95.89%,超声造影确诊原发性肝癌66例,确诊率90.41%,常规超声确诊原发性肝癌56例,确诊率76.71%,MRI、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确诊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影像学表现方面,常规超声检出肝胆管细胞癌2例,回声强弱不一,边界模糊;早期肝癌17例,低密度病灶,边界模糊;晚期肝癌37例,低回声,圆形、类圆形状,边界清晰,病灶内血流丰富;超声造影呈现"快进快出"特点50例;MRI平扫T1WI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不均匀强化。结论超声造影、MRI相比常规超声对原发性肝癌确诊率明显高。  相似文献   
28.
胎儿动脉导管早闭或狭窄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导管早闭或狭窄是胎儿时期一种孤立性改变,可引发右心衰竭及全身水肿,严重者可致胎儿死亡^[1]。对动脉导管早闭或狭窄的临床报道较少。现就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胎儿心脏筛查出的5例胎儿动脉导管狭窄病例(均未完全闭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 位.肝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对肝脏解剖研究的深入以及近年来肝脏外科手术技术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肝段为基础的解剖肝切除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肝癌切除术后的长期疗效仍没有得到显著提高,术后5 年累积复发率仍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30.
中药鉴定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综述了中药鉴定技术的进展,由经验鉴别,发展到显微鉴别、色谱法、光谱法、电脑图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化学模式识别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差热分析法、蛋白电泳法、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X射线衍射法、生物芯片法等及其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特点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