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12篇
  免费   831篇
  国内免费   543篇
耳鼻咽喉   109篇
儿科学   400篇
妇产科学   207篇
基础医学   944篇
口腔科学   260篇
临床医学   2479篇
内科学   1304篇
皮肤病学   170篇
神经病学   501篇
特种医学   4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09篇
综合类   4600篇
预防医学   2118篇
眼科学   172篇
药学   1991篇
  19篇
中国医学   1742篇
肿瘤学   457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399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772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852篇
  2011年   993篇
  2010年   922篇
  2009年   972篇
  2008年   950篇
  2007年   897篇
  2006年   973篇
  2005年   941篇
  2004年   756篇
  2003年   706篇
  2002年   659篇
  2001年   690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335篇
  1997年   372篇
  1996年   329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30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66篇
  1980年   53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0篇
  196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1949-2007年消除麻风病的历程及其流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中国50多年麻风病防治进程中的一些流行病学规律和特征,为加快彻底消除麻风病提供经验.方法 利用全国麻风疫情监测系统,获得每年由基层防治机构,上报的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分析.结果 1949-2007年全国累计报告麻风病患者487 900例.发现率从最高1958年的5.56/10万下降到2007年的0.12/10万.患者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省(自治区)气候温暖湿润且经济较为落后的山区.经过50多年的积极防治,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省份麻风病的发现率下降幅度较大,而西部和西南省份下降幅度缓慢.每年复发病例数与新发现病例数的比从1960年代的1:139上升到1980年代后的1:10左右.儿童麻风病发现比例从1968年以后到现在一直波动在3%~4%.近20年新发病例皮肤查菌阳性率不断上升,2级畸残率波动在20%以上.在东部省份新诊断的病例中,已经含有一些从西南省份迁入或以后发病的患者.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加之持久的积极防治,麻风病的流行会逐渐缓慢下降,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重大事件作为负面因素会引起病例发现趋势的波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关节镜在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最终确诊痛风性膝关节炎病例,分析其术前症状、体征,术中关节镜处理步骤,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术前膝关节的疼痛感消失,8例患者在术后2~3d内新出现其他部位的急性痛风发作,经内科治疗后疼痛缓解,除了2例复发外,其余患者无复发,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关节镜下行膝关节清理术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良好方法,它具有微创、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对20周后孕产妇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了解其酶的改变、优势茵群状态及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的感染情况,探讨妊娠期阴道微生态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妊娠中晚期住院产妇110例,其中先兆晚期流产及先兆早产者(20-37周)45例为早产组,孕足月产妇65例为足月组,分别采集阴道分泌物,涂片查细菌,检测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过氧化氢浓度及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分析妊娠期阴道微生态改变与早产的关系。结果唾液酸酐酶阳性率在早产组为11.1%,而在足月组无一例阳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P〈0.05);2组其它酶改变、优势茵群改变率、支原体、衣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均未检出淋球菌感染者。结论细菌性阴道病与早产发生有关,需积极治疗。而唾液酸酐酶阴性的阴道微生态改变并不增加早产率,如无自觉症状不建议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994.
硒和砷对HepG2细胞氧化应激和DNA氧化损伤及修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硒和砷单独及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氧化应激和DNA氧化损伤及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硒(2.5、5.0和10.0μmol/L亚硒酸钠)和砷(1.56、3.13、6.25、12.5和25.0μmol/L亚砷酸)为受试物单独或联合处理HepG2细胞。荧光法测定丙二醛(MDA)作为氧化应激的指标,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测定8-羟基鸟苷(8-OHdG)作为DNA氧化损伤的指标,Western Blot检测hOGG1表达作为DNA氧化损伤修复的指标。结果在硒和砷单独作用的条件下,可观察到:(1)5.0、10.0μmol/L的亚硒酸钠和6.25、12.5、25.0μmol/L的亚砷酸均引起HepG2细胞MDA含量增加、8-OHdG生成增多、hOGG1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2)较低浓度的亚硒酸钠(2.5μmol/L)具有有限的抑制8-OHdG生成的作用(P>0.05)。在硒和砷联合作用的条件下,可观察到:(1)2.5μmol/L的亚硒酸钠和6.25μmol/L的亚砷酸同时染毒使MDA含量和8-OHdG的生成均较相应砷剂量组下降(P<0.05);(2)2.5μmol/L的亚硒酸钠与6.25、12.5和25.0μmol/L的亚砷酸同时染毒,hOGG1表达与相应砷剂量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5.0、10.0μmol/L的亚硒酸钠和6.25、12.5、25.0μmol/L的亚砷酸均可引起HepG2细胞氧化应激增强、8-OHdG生成增多、hOGG1表达明显下降;一定剂量的硒(2.5μmol/L的亚硒酸钠)对砷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和DNA氧化损伤具有抑制作用,但对砷所致的DNA氧化损伤修复不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医院卫勤分队建设存在的问题:队伍不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缺乏;工训矛盾突出,抽组困难;卫勤训练缺乏多样性;野战卫生装备落后,人装结合能力差;卫勤信息化水平低。针对问题提出如下措施:稳定人员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统筹规划,合理编组;平战结合,科学施训;注重装备建设,加大野战卫生装备的使用和功能开发力度;从顶层设计着手,构建安全、快速、高效的卫勤指挥信息化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996.
青海马鹿肉营养及活性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青海马鹿是我国马鹿的重要类群(Cervus elaphus linnaeus),分布于祁连山脉,食性较广,易饲养,抗病力强,体型较大,肉茸兼用,肉质细嫩鲜美,产茸量高。鹿肉、茸含能够提高人体代谢强度和抵抗力的强壮滋补物质,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健身滋补的佳品[1]。本研究对青海马鹿肉的营养及活性物质进行了测定分析,为保护性开发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护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90例患者的手术护理.结果 9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正确合理的护理配合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口服降糖药效果差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分别采用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及继续口服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的变化情况。结果: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对比P<0.05,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停用胰岛素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一个月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与停用胰岛素治疗时相比P>0.05,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P>0.05,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在胰岛功能恢复方面,治疗组也有较显著改善,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而餐后胰岛素、C肽分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则无差异。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口服降糖药效果差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并且能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999.
贾涛  暴静玲  余国校 《医学综述》2008,14(8):1271-1272
目的研究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方法总结1996年2月至2007年6月2160例应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体会。结果全组顺利完成LC1815例;中转开腹手术341例,占15.7%;终止手术4例。其中胆总管损伤4例,占0.18%。LC术后住院时间2~7d,平均3.1d。结论LC损伤小、痛苦少、康复快、患者易接受,但同时具有较开腹手术更高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中华按蚊对DDT和溴氰菊酯的抗药性,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成蚊滤纸接触法,以区分剂量判定抗性级别,以LD50确定抗性程度。结果中华按蚊对DDT和溴氰菊酯区分剂量击倒率均〈20%,死亡率均〈50%,具有很高的抗药性。DDT的LC50〉4%,与1996年调查一致;溴氰菊酯L1‰684.12min,比1998年提高306倍。结论DDT停用多年后抗药性未明显下降,溴氰菊酯的抗药性则呈上百倍的速度发展,对DDT和溴氰菊酯的击倒抗性(kdr)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