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58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目的通过观察咳喘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发哮喘模型大鼠CD4+、CD8+T细胞内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TAT6)表达的影响,阐明咳喘宁防治RSV诱发支气管哮喘的机理。方法分别从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获得CD4+、CD8+T细胞并对其行纯度鉴定与活力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内STAT6蛋白的表达水平,以中药咳喘宁进行干预,动态观察细胞培养过程中,咳喘宁对CD4+、CD8+T细胞中STAT6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免疫磁珠法获得的CD4+、CD8+T细胞纯度与活力均支持实验的下行进展。与 PBS 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CD4+T 细胞含量显著升高(P<0.01),CD8+T 细胞含量升高不明显(P>0.05)。模型组大鼠CD4+T与CD8+T细胞内STAT6的表达增高,咳喘宁治疗组CD4+与CD8+T细胞内STAT6的表达水平比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地塞米松、沙丁胺醇组比较,咳喘宁组 CD4+、CD8+T 细胞内 STAT6的表达水平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喘宁通过下调哮喘模型大鼠CD4+、CD8+T细胞内STAT6的表达,纠正哮喘中Th2细胞的过度增殖分化,影响Th2免疫应答优势,从而减少伏痰的产生,达到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制备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溶细胞素vvhA基因产物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和免疫性,为进一步研制创伤弧菌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采用IPTG诱导目的重组蛋白rvvhA表达,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vvhA,SDS-PAGE检测表达和提纯效果。采用杂交瘤技术和rvvhA-ELISA制备并筛选分泌rvvhA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有限稀释法进行细胞克隆。采用免疫双扩散法鉴定单克隆抗体类型。采用ELISA、免疫双扩散法和Western Blot鉴定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在0.5mmol/L IPTG诱导下,rvvhA产量可占细菌总蛋白的18%。提纯的rvvhA经SDS-PAGE后仅显示单一的蛋白条带。共获得9株rvvhA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A5E8和C3B6株可持续分泌高效价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其抗体类型分别为IgG1和IgG2a。A5E8和C3B6单克隆抗体有较高特异性,与多种其它细菌蛋白不发生免疫反应,对rvvhA及创伤弧菌GTC333株和WZ01株蛋白的ELISA检测阳性的效价可达1∶4000~1∶8000、免疫双扩散效价为1∶4~1∶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此等单克隆抗体均能有效识别rvvhA。结论本研究成功地获得了2株稳定分泌rvvh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鼠源性杂交瘤细胞株,rvvhA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自然表达的创伤弧菌溶细胞素。  相似文献   
83.
细菌侵袭宿主细胞是许多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该过程与细菌触发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排关系密切。细胞骨架是细胞内以蛋白质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网络结构,由主要的3类蛋白质纤丝构成,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微丝又称肌动蛋白纤维(actin filament),是由双股肌动蛋白丝以螺旋的形式组成的直径为7~9nm的纤维。其功能除了作为细胞形态和极性的结构框架外,还与细胞的运动、分裂、细菌的黏附以及吞噬等过程密切相关。近来的研究表明许多细菌在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利用宿主细胞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侵入细胞,甚至达到胞内运动的目的。细菌侵入细胞和胞内运动的过程涉及到两大类细胞蛋白:WASP蛋白家族和Arp2/3复合物,他们是引发肌动蛋白聚集的关键分子,与许多改变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状态的信号分子有关,最终导致肌动蛋白的聚集。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rhIGF-I)和重 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单独及联合应用对MC3T3-E1和NIH3T3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单独或联合应用不同浓度rhIGF-I 和rhBMP-2作用于MC3T3-E1和NIH3T3细胞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细胞分化 情况,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分泌的骨钙素(OC)水平。结果1~75ng/mlrhIGF-I与10~100ng/mlrhBMP-2作用于MC3T3- E1和NIH3T3细胞后,均能显示明显的促细胞增殖(P<0.01)及使ALP活性增高(P<0.05)的作用。各浓度rhIGF-I或 rhBMP-2对MC3T3-E1及NIH3T3细胞作用8、24和48h的MTT检测结果相似。rhIGF-I和rhBMP-2联合作用后,对两种细胞 的促增殖、增强ALP活性的作用均较各自单独作用更为明显(P<0.05)。单独或联合应用不同浓度rhIGF-I和rhBMP-2对细胞分泌的 OC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rhIGF-I和rhBMP-2具有明显的促细胞增殖及早期分化的协同作用,但对成骨末期细胞分化影响 不大,其活性主要与使用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构建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lipL32/1-lipL41/2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并鉴定其表达产物的免疫性。方法采用连接引物PCR构建lipL32/1-lipL41/2融合基因,常规方法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和BioRad凝胶图象分析系统检测目的重组蛋白rLipL32/1-LipL41/2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鉴定rLipL32/1-LipL41/2的免疫反应性。采用ELISA检测228例钩体病人血清中lipL32/1、lipL41/2基因和lipL32/1-lipL41/2融合基因表达产物的抗体。结果 lipL32/1-lipL41/2融合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报道的相关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 .9 %和99 .8 %。rLi-pL32/1-LipL41/2表达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10 %。rLipL32/1和rLipL41/2兔抗血清均能识别并与rLipL32/1-LipL41/2结合。97 .4 %、78 .5 %和99 .1 %病人血清rLipL32/1、rLipL41/2和rLipL32/1-LipL41/2抗体阳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问号钩体lipL32/1-lipL41/2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rLipL32/1-LipL41/2不仅同时具有两个单一重组抗原的免疫反应性,且能提高钩体病人血清中抗体检测阳性率,可作为研制钩体属特异性基因工程疫苗或检测试剂盒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86.
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中腰穿注液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最近对1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人行手术钻孔清除,同时在术中腰穿注入接近体温的林格氏液,取得较好的疗效,可以避免传统术式的并发症。现将治疗体会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8~73岁;病程4天~3个月。住院天数最长32天,最短7天。7例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3例否认外伤;既往患高血压病2例,急性肾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肺气肿各1例。1.2临床表现主诉有恶心症状的7例,头晕头痛 6例,呕吐 4例,反应迟钝 2例,昏睡不醒1例;体检有单侧运动障碍的5例,视乳头水肿3例…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乳糖诱导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ureB)、黏附因子(hpaA)和大肠杆菌肠毒素B亚单位(ltB)、A亚单位突变体63(ltKA63)重组基因表达的效果及最佳表达条件.方法:采用BIO-RAD凝胶图象分析系统测定表达的目的重组蛋白产量.采用SDS-PAGE检测不同乳糖浓度、诱导时间和温度对不同生长阶段工程菌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并与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比较.结果:乳糖较IPTG更为有效地诱导rHpaA、rUreB、rLTB、rLTKA63的表达.37℃诱导的目的重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28℃.rHpaA表达的最佳条件为起始菌液OD600值0.8、50 g/L乳糖,诱导4 h;rUreB和rLTB均为起始菌液OD600值1.2、100 g/L乳糖,诱导5 h;rLTKA63为起始菌液OD600值0.8、100 g/L乳糖,诱导4 h.结论:乳糖较IPTG更有效地诱导上述重组基因表达目的蛋白,且无毒和廉价,为幽门螺杆菌基因工程疫苗工业化生产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88.
李爱清  戴宁  朱永良  严杰 《浙江医学》2004,26(3):192-194
目的筛选幽门螺杆菌(Hp)临床分离菌株对甲硝唑耐药的相关DNA片段.方法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Hp.采用二倍平皿稀释法确定Hp菌株对甲硝唑的耐药性.分别选取敏感菌和耐药菌各1株,提取其基因组DNA,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别以其中1株作为被检菌,另1株作为参考菌进行基因组差异研究.结果73.8%(31/42)临床分离的Hp菌株对甲硝唑耐药.耐药株共检出10余个大小约在200~1000bp的特异性DNA片段.结论通过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可筛选出耐药株和敏感株各自特异的DNA片段.  相似文献   
89.
本文报告1987年从浙江省天台县患者血液及鼠肾分离的67株钧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的分群分型结果.自鼠肾分离的5株均为黄疸出血群赖型钩体.从病人血液分离的62株中,属黄疸出血群赖型4株、犬群犬型2株、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株、赛罗群棉兰型49株.棉兰型是该地区的主要流行菌型,也为浙江省首次发现的菌型.  相似文献   
90.
[目的]系统评价基于血糖负荷的饮食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干预效果,为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饮食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BSCO、MedLine、CBMdisc、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搜集基于血糖负荷的饮食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涉及835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血糖负荷的饮食教育较常规饮食教育相比,所引起的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08,95%CI(-2.18,0.02),P=0.06],但能明显降低空腹血糖[WMD=-0.92,95%CI(-1.60,-0.25),P=0.007]与餐后2h血糖[WMD=-1.68,95%CI(-2.50,-0.87),P<0.000 1],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RR=0.57,95%CI(0.36,0.90),P=0.02]。[结论]基于血糖负荷的饮食教育更有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围生期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