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58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于中医院校本科阶段开设实验动物学课程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学是中医院校多数专业研究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而在本科阶段基本上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其动物实验教学内容分散在生理、病理各个学科中,且不系统、不规范。为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大学本科阶段开设实验动物学。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克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A(SEA)全长基因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组 DNA为模板 ,用两条针对 SEA全长基因特异的引物 ,通过 PCR方法克隆 SEA全长基因 ,PCR产物与p GEM- T载体连接 ,经测序证实后进行亚克隆 ,构建其表达载体 p ET- 2 8b- SEA,再次测序验证。结果 克隆了 SEA全长基因 ,编码 2 5 7个氨基酸残基 ,经测序证实与 Genbank中收录的 SE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 ;并构建了 SEA的表达载体。结论 成功克隆了 SEA全长基因并构建了其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研究 SEA的融合蛋白的抗肿瘤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严杰  乔杰 《生殖与避孕》2008,28(12):739-744
目前认为卵泡早期发育是非促性腺激素依赖性过程。此期干细胞因子是启动原始卵泡发育、过渡为初级卵泡的必需因子,与受体c-Kit结合后激活c-Kit下游3-磷酸肌醇激酶等信号通路,调控卵母细胞生长、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分化、增殖及激素合成。干细胞因子与骨形态发生蛋白15、生长分化因子9等细胞因子相互影响,受促性腺激素调控,共同参与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对话。  相似文献   
24.
2005年6月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发生以发热、腹泻、恶心、呕吐和脓血便为主要症状的病例,共确诊患者1189例,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是一起由于生活饮用水源污染而导致的福氏志贺痢疾杆菌3a型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暴发.  相似文献   
25.
目的:构建串联式表达Alloferon-1的原核重组表达系统,检测合成及重组表达的Alloferon-1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方法:采用连接引物PCR法,构建含6×His-EK-8×Alloferon-1-EK-6×His序列的人工融合基因;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并构建该人工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和BioRad凝胶图象分析系统了解目的重组产物8×rAlloferon-1-EK表达情况和产量;采用Ni-NTA亲和层析及EK酶切和Sephadex G-50层析法提纯8×rAlloferon-1-EK及rAlloferon-1-EK;采用MTT法检测rAlloferon-1-EK体外抑制KB、SGC和HL-60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与直接合成的Alloferon-1(sAlloferon-1)和Alloferon-1-EK(sAlloferon-1-EK)的抗肿瘤作用比较。结果:获得了序列正确的目的人工融合基因克隆及其原核表达系统pET42a-8×rAlloferon-1-EK-E.coliBLDE3。在IPTG诱导下,该原核重组表达系统可表达串联式目的重组蛋白8×rAlloferon-1-EK,其产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30%。Ni-NTA和Sephadex G-50层析后,可分别获得8×rAlloferon-1-EK和rAlloferon-1-EK。在25~100μg/ml剂量范围内,sAlloferon-1、sAlloferon-1-EK和rAlloferon-1、rAlloferon-1-EK均有明显抑制KB、SGC和HL-60肿瘤细胞生长及增殖的效果(P<0.01),且四者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串联表达rAlloferon-1的原核表达系统,其表达产物具有与合成的Alloferon-1和Alloferon-1-EK相似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建立基于溶细胞毒素基因vvhA检测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采用Primer Express软件,设计位于vvhA基因序列保守区的PCR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检测创伤弧菌vvhA基因100bp扩增产物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作为阳性对照的pMD19-vvhA100重组质粒。以最低扩增循环数(Ct值)、荧光强度增加值(△Rn)为观察指标,对vvhA基因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条件进行优化。以不同浓度的创伤弧菌及其它8种细菌DNA和pMD19-vvhA100为模板,对vvhA基因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创伤弧菌经腹腔和皮下注射及灌胃感染ICR小鼠,验证vvhA基因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感染小鼠血液、皮下感染组织和肠内容物的检测效果。结果所建立的vvhA基因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仅对创伤弧菌DNA或pMD19-vvhA100呈现阳性检测结果,其检测灵敏度可达0.01ng创伤弧菌DNA或10^3个拷贝的pMD19-vvhA100,不同浓度pMD19-vvhA100三次检测结果的SD≤0.79,对腹腔和皮下感染创伤弧菌的小鼠血液、皮下组织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结论所建立的创伤弧菌vvhA基因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快速、稳定、敏感、特异等优点,适合用于临床实验室进行创伤弧菌引起的败血症和创口感染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8.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状况进行综述,对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状况因素进行归纳,为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刚地弓形虫侵入不同类型传代细胞过程中宿主胞内游离Ca2+和胞外花生四烯酸(AA)的变化和来源.方法 采用核素液闪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刚地弓形虫RH株侵入Vero和J774A.1细胞过程中宿主胞外AA和胞内游离Caz+的变化及来源.对所获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弓形虫侵入J774A.1和Vero细胞后,宿主胞内游离Ca2+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最高荧光强度变化分别为(1 219.7±58.4)%(t=4.982,P<0.01)和(356.3±23.6)%(t=2.593,P<0.05).Vero细胞内Ca2+升高多来源于胞内Ca2+库释放,而J774A.1细胞内Ca2+升高来源于胞内Ca2+库释放和胞外Ca2+内流.弓形虫侵入Vero和J774A.1细胞后,宿主胞外AA均明显升高,分别为感染前的5.02倍和8.44倍(t=3.124,t=3.852,均P<0.01).磷脂酶A2抑制剂作用弓形虫后可明显抑制AA升高.结论 弓形虫感染吞噬性细胞激活宿主胞膜磷脂酶C和弓形虫磷脂酶A2,引起宿主胞内游离Ca2+和胞外AA浓度升高,两者共同作用导致虫体侵入;虫体侵入非吞噬性细胞可能仅激活虫体磷脂酶A2.  相似文献   
30.
患者 男,68岁.因头晕不适10d入院.查体:神清语利,颈无抵抗,神经系统检查除右侧肢体肌力5-级外,余未见异常.头部CT及MRI示左侧额颢顶硬膜下积液,左侧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入院后行左侧额颢顶硬膜下积液引流术.术后1h引流出无色透明脑脊液约50ml,9h流液约200ml,呈淡血性,患者意识差,复查CT: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双侧斑片状出血灶.次日,患者意识加深,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2mm大小,对光反射消失,双侧巴氏征阳性,复查CT:第三脑室及侧脑室扩大,环池及四叠体池消失,考虑脑脊液循环障碍,脑积水.急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后第二天患者意识好转,呼之可应,经10d脑室外引流后,患者神志清晰,脑神经检查正常,肢体活动好,未引出病理征.复查CT:脑室正常,环池及四叠体池呈现,小脑出血明显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