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借助于自旋捕集剂DMPO,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直接定量检测了经维生素A酸(RA)诱导的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受12—O—十四烷酰—佛波醇13—醋酸酯(TPA)刺激引起氧消耗爆发性增加(呼吸爆发)时主要产生的活性氧—羟基自由基(·OH).诱导分化的细胞产生·OH的量随刺激剂TPA在反应体系中量的增加(50~400 ng)而增高,并和RA诱导时间相关,在诱导d3达峰值,和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反应及细胞生长曲线的时间过程一致.同时用自旋探针CTPO和TEMPOL及加宽剂Crox现察到RA诱导分化的HL—60细胞呼吸爆发过程中消耗细胞外介质中的氧.同样实验条件下,未经诱导的HL—60细胞不具有呼吸爆发功能,而人多形核白细胞(PMN)呼吸爆发时也消耗细胞外介质中的氧,检测到的活性氧自由基主要为超氧化物阴离子(O_2)。  相似文献   
62.
自旋标记ESR技术研究铁对受照射红细胞膜膜蛋白的影响王澍,孙存普,丛建波,吴可铁是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同时作为过渡金属离子又与自由基的产生密切相关;而电离辐射损伤细胞的重要机理之一就是自由基的产生[1]。因此,体内铁与辐射损伤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63.
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人格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以便为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对全军各类军校大学生 1 3 1 0 2名进行测试 ,并作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 军校大学生中有 63 .9%的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32 .1 %的学员处于亚健康状态 ,4.0 %的学员有心理问题。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员在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大多数军校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 ,但也有少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心理健康状况受人格和应对方式的影响。对军校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对象 ,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 ,培养其外向、成熟的性格 ,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4.
黄芪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Langendorff方法观察黄芪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自由基的影响。结果黄芪总黄酮能减少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65.
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及生物医学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电磁辐射是一非常广泛的概念 ,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其中非电离辐射的波谱覆盖很宽的频率和波长。电磁辐射的频谱可由甚低频到极高频 ( 10 2 2 Hz) ,其中高频电磁波由微波( 30 0MHz~ 30 0GHz)和射频 (radiofrequency)构成 ,它们均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1] 。另外根据电磁辐射的连续性 ,电磁波又可分为连续波和脉冲波 ,其中脉冲电磁场有极窄的脉宽 (毫微秒 ) ,并具有极高幅度的长周期电磁脉冲串 ,因其物理特性不同 ,生物效应也不尽相同[2 ,3] 。电磁场的生物学效应众所周知 ,高强度的电磁场对生物体有危害作用 ,…  相似文献   
66.
大豆异黄酮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观察大豆异黄酮对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特点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在亚铁离子诱导亚油脂酸脂质过氧化体系中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和比色法检测体系中脂质自由基、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和共轭双烯水平变化。结果无论在脂质过氧化启动前还是启动后向体系中加入5-200μmol大豆异黄酮均显著抑制TBARS的生成,但对体系中共轭双烯水平无影响。大豆异黄酮的作用特点类拟α-维生素E,只是作用强度弱一些。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频率为3 GHz的平面微波照射下培养板中细胞样品的剂量分布。方法和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计算六孔板中2 ml/孔细胞样品的比吸收率(SAR)。微波源为线极化波,极化和入射分别沿垂直、水平方向共8种照射条件。结果给出了不同照射条件下细胞悬液和细胞单层平均SAR及孔间、孔内SAR均匀性和分布图,以及模型简化引入平均SAR的计算误差。结论离体细胞样品对微波的吸收效率和剂量均匀性随入射和极化方向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学效应实验设计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剂量学评估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68.
电磁脉冲对大鼠肝脏线粒体膜流动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高场强电磁脉冲对线粒体膜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大鼠肝脏线粒体悬液经6 0kV/m电磁脉冲作用 ,运用电子顺磁共振 (ESR)波谱技术检测线粒体膜蛋白及膜脂运动性的变化 ,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膜脂质过氧化的变化。结果 膜蛋白运动性由旋转相关时间 (τc)表示 ,脉冲作用后为 (0 .5 94± 0 .0 4 9)× 10 -9s,对照组为 (0 .5 0 1± 0 .0 77)× 10 -9s,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膜蛋白运动变慢 ;线粒体膜脂的有序性由序参数 (S)表示 ,脉冲作用后为 0 .6 1± 0 .0 1,对照组为 0 .6 3± 0 .0 1,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膜脂的有序性降低 ,运动加快 ;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脉冲作用后有所降低。结论 电磁脉冲作用使线粒体膜运动紊乱 ,并且影响膜脂质的过氧化  相似文献   
69.
电磁脉冲造成神经细胞氧化损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磁脉冲(EMP)作为一种非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广泛,从自由基生物学角度研究其对神经细胞的辐射损伤效应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方法采用自旋捕捉的方法检测自由基的变化,TBA法检测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DTNB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结果电磁脉冲作用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和海马细胞后,脂氧自由基水平升高.MDA水平升高,大脑皮层细胞对照组MDA水平为(6.18±0.29)nmol/mg,EMP作用组为(8.43±0.01)nmol/mg(P<0.01);海马细胞对照组MDA水平为(4.38±0.15)nmol/mg,EMP作用组为(4.98±0.39)nmol/mg(P<0.05).GSH-px活性降低,大脑皮层细胞对照组A值为0.026±0.001,EMP作用组为0.022±0.002(P<0.05),海马细胞对照组A值为0.021±0.002,EMP作用组为0.018±0.001(P<0.05).电磁脉冲不能直接杀死细胞,其存活率约为95%,当脉冲数达到10次时,细胞内Ca2+浓度开始升高.结论电磁脉冲提高了神经细胞脂氧自由基水平,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水平升高,GSH-px活性降低,预示氧化损伤效应的发生.另外,电磁脉冲不能直接杀死细胞,但可导致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增多的Ca2+可能成为诱发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0.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中,军队院校应从深化政治理论教学改革入手,在扎实做好“三进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等,着力引导学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的十八大精神,确保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