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144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299篇
预防医学   16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33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目的检测1620例就诊者α,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探讨海南地区α,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和频率。方法采用跨跃断裂点PCR(GAP—PCR)技术检测α-地中海贫血(静止型,轻型,中间型)基因变异。PCR-膜反向点杂交技术(RDB)检测B-地中海贫血的17个位点基因变异(41—42M、654M、IVS—I-5M、IntM、-28M、71—72M、17M、BEM、IVS—I—IM、27/28M、43M、-29M、31M、-32M、-30M、14-15M、CAPM)。结果1620例就诊者中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异总检出率达到23.46%(380/1620)。其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7.35%(281/1620),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检出率为6.11%(99/1620),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为0.95%(16/1620)。结论海南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检出率中α-地贫(17.35%)高于β-地贫(6.11%),且要重视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检测,做好婚前地中海贫血筛查和孕检的产前诊断工作,以防重症地贫患儿出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健康体检者916例,依据合并危险因素的数量将受试者分为4组,即0个危险因素组(对照组)226例,1个危险因素组239例,2个危险因素组234例,≥3个危险因素组217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及血生化检测。结果 对照组患者斑块发生率为7.52%,1个危险因素组为15.06%,2个危险因素组为23.93%,≥3个危险因素组为45.16%,从对照组到合并≥3个危险因素组斑块发生率显著上升(P<0.01)。4组受试者IMT分别为0.94±0.32 mm、1.12±0.34 mm、1.25±0.33 mm及1.37±0.39 mm,斑块Crouse积分分别为0.24±0.64、0.58±1.21、0.85±1.26及1.32±1.64。从对照组到合并≥3个危险因素组IMT及斑块Crouse积分逐渐增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个危险因素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对照组的1.27倍,2个危险因素组为2.31倍,≥3个危险因素组为4.68倍(P<0.01)。结论 危险因素之间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生具有显著的联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收缩压晨峰对老年人脑微出血(CMB)的影响。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10月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选择年龄≥60岁的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08例。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晨峰,根据收缩压晨峰,将受试者分为晨峰组169例[收缩压晨峰≥35mm Hg(1mm Hg=0.133kPa)]和非晨峰组239例(收缩压晨峰<35mm Hg)。分别于2008~2009年(基线)、2010~2012年(随访)和2013~2015年(随访)共进行3次头颅MRI检查评估CMB。患者随访39~72(62.04±6.80)个月,将随访与基线比较,有新发CMB定义为CMB进展。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用多元Cox生存回归分析。结果晨峰组诊室收缩压、24h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舒张压、收缩压晨峰、舒张压晨峰和LDL-C水平及CMB患病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晨峰组患CMB的危险显著高于非晨峰组(OR=2.561,95%CI:1.142~5.743,P=0.019)。晨峰组累积CMB进展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18.5%vs 7.6%,χ^2=7.954,Plog-rank=0.005)。在校正包括基线有无CMB在内的相关混杂因素后,晨峰组发生CMB进展的风险显著增高,是非晨峰组的2.353倍(95%CI:1.317~3.197,P=0.002)。结论收缩压晨峰是CMB患病及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过高的收缩压晨峰促进老年人CMB的发展。  相似文献   
44.
如果我说糖尿病并不是什么坏东西,估计有成千上万的唾沫向我飘来.大家肯定会觉得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心想“有本事你得个糖尿病试试看,看你还说好不好”.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问题.”所以糖尿病固然有百种不好,在此我们也要指出它的十个好处.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我院2014年01月—2014年04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均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及影像学检查等评定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硬脊膜撕裂和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出现,手术时间80~105 min,平均(92±6)min,术后卧床时间1 d,随访时间3个月,手术前、后 VA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术后 ODI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6.
47.
黑果枸杞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以黑果枸杞、生物活性、药理作用为关键词,检索了2000-2013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数据库关于黑果枸杞的文献,综述了黑果枸杞的生物活性研究成果,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设计真实、全面的全要素外科模拟手术教学模式用于实习医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并观察该模式与传统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差异。  方法  将实习医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全要素外科模拟手术教学组)与对照组(传统规范化培训教学组)。试验组依据课题组编写的《全要素外科模拟手术教学》教程进行培训,对照组则依据传统教材中的方法进行培训。培训完成后对学生的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进行考核,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对自我学习效果及教学方式接受度等反馈结果。  结果  共纳入80名实习医生,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名。试验组在外科临床技能操作考核中,消毒铺巾、切开缝合、结扎止血、换药拆线、清创、脓肿切开、胸腔闭式引流拔除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试验组对自我操作能力、自我临床思维能力、自我学习效率、教学方式接受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  全要素外科模拟手术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操作水平,且实习医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接受度更好,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77例采用颅窝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7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过程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患者中,42例患者为单纯性动脉压迫,7例为单纯性静脉压迫,23例为动静脉压迫,5例患者术中责任血管术中较难识别。7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有效率为100.0%,随访9~24个月,复发率为6.5%,予以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后复发患者疼痛消失。结论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理想,安全性好,且术中对多发性责任血管进行有效确认能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山西大同地区女性阴道炎病原体的感染率与年龄和季节性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本院妇科就诊的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查资料5368份,并综合分析检测结果与年龄和季节相关性。结果:在5368份送检样本中,20-30岁患者阴道分泌物Ⅲ-Ⅳ度异常检出率最高,秋季清洁度Ⅲ和Ⅳ度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P〈0.05)。40岁以下患者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上各年龄组;40-50岁年龄组真菌性阴道炎检出率(12.4%)和线索细胞检出率(23.4%)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女性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明显低于真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低于细菌性阴道炎(P〈0.05);夏季和秋季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P〈0.05);夏季真菌性阴道炎和冬季线索细胞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季节(P〈0.05)。随着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度数的增加,滴虫性阴道炎和真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呈明显递增趋势。女性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异常标本中病原体的检出率(16.7%)明显高于清洁度Ⅰ-Ⅱ度标本(2.7%)(P〈0.05);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Ⅲ度的标本中线索细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清洁度度数的标本(P〈0.05)。结论:本地区女性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明显低于真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可能与患者年龄和当地气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