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目的确定本中心不同周龄SD大鼠脏器重量与脏器系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药物安全性评价与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数据。方法以本中心近7年开展的SD大鼠长期毒性实验中空白对照组动物为数据来源,分为8~12、12~24及24~36周龄3个年龄段,每年龄段包括雌性、雄性大鼠各200只,分别统计各年龄段雌性、雄性动物的脑、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肾上腺、胸腺、睾丸、附睾、卵巢与子宫等脏器重量与脏器系数,以95%可信区间作为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与结论本中心8~12、12~24及24~36不同周龄SD大鼠脑、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肾上腺、胸腺、睾丸、附睾、卵巢与子宫等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与其他实验室报道的结果可比性良好。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F344大鼠在自然生存状态下常年饮用天然矿泉水、自来水、纯净水和矿物质水等4种饮用水对其生存寿命、疾病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的影响,为GLP条件下动物饲养用水选择和动物自发病变的研究提供背景数据。方法 SPF级8周龄F344大鼠3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饮用天然矿泉水、自来水、纯净水和矿物质水4种饮用水,每组84只动物。实验开始后第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每组分别活杀8、16、16和44只动物,称重动物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胸腺、肾上腺、睾丸(或卵巢)、附睾(或子宫)和脑等脏器并计算脏器系数,常规病理学取材、制片后显微镜检查,比较各组动物在4个时间点发生病变的类型和发病率。结果各组动物发病以F344大鼠常见的自发性病变为主,包括非增殖性病变和增殖性病变。主要的非增殖性病变包括心脏乳头肌纤维化,肺细支气管旁慢性炎症,肾脏肾小管扩张、蛋白管型、肾小管萎缩和钙沉积等,生殖器官退行性改变等;高发的肿瘤性病变主要包括睾丸间质细胞瘤、垂体腺瘤、单核细胞白血病、皮下纤维瘤、乳腺纤维腺瘤、嗜铬细胞瘤等。各组动物上述病变类型及发病率、生存时间、死亡率等指标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天然矿泉水、自来水、纯净水和矿物质水等4种饮用水对F344大鼠生存时间、死亡率、自发病变类型与发生率没有影响。本研究为了解不同饮用水对实验动物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丰富了F344大鼠自发病变的病理学数据积累。  相似文献   
73.
日本国内因药物使用不当所致的肝损伤中,最为多见的是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虽然可能引起肝损伤的抗菌药很多,但达到需要住院治疗程度的药物性肝损伤多由头孢菌烷类或喹诺酮类抗菌药引起。不过,这两类药物很少能够引起重症肝损伤,而二甲胺四环素引起重症肝损伤的可能性却相对较高,长期给药时往往表现出类似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症状。抗结核病药所致的肝损伤多由异烟肼引起,异烟肼与利福平或对氨基水杨酸联合用药时,可增加肝损伤的发生率或加重病情。近年来,随着口服抗真菌药治疗甲白癣的普及,抗真菌药引起的肝损伤也逐渐增加。本文叙述了各种抗菌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特征及发生率。  相似文献   
74.
炎症性肠病是在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等多因素相互作用下,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性反应。新近的研究发现,易感基因、维生素以及一些特殊的菌群如难辨性梭状芽孢杆菌等重要因素参与了该病的发病过程,并在两种类型的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表现,并可能与疾病的转归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全氟异丁烯吸入性急性肺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小鼠全氟异丁烯全身暴露动态染毒系统对实验小鼠进行染毒,观察不同剂量的乌司他丁于全氟异丁烯暴露后不同时间尾静脉注射给药的存活率、肺系数(湿肺体比、干肺体比、肺含水量、肺湿干比).结果 在全氟异丁烯暴露后不同时间(1、2、4、8h)经尾静脉注射给药不同剂量乌司他丁(40万、80万U/kg),除于暴露后4和8h乌司他丁40万U/kg组观察到湿肺体比和肺湿干比给药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外,不论是肺系数还是中毒小鼠存活率观察,均未观察到乌司他丁对全氟异丁烯染毒小鼠明显的治疗作用(P均>0.05).结论 在本项研究的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乌司他丁对全氟异丁烯吸入性急性肺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试纸(简称测酶试纸)中溴化乙酰胆碱含量的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 利用溴化乙酰胆碱和溴百里香酚蓝(测酶试纸的两种主要成分)的溶解性差异,将测酶试纸中的溴化乙酰胆碱洗脱下来,以浓度为2.8、5.6、8.4、11.2、14.0 mmol/L的溴化乙酰胆碱对照品溶液制作测酶试纸中溴化乙酰胆碱含量测定方法的标准曲线,并对该法的标准曲线线性、准确度、精密度、耐用性及回收率进行验证。
结果 该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的平均值为0.999 79。该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良好,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不超过4%,加样回收率在94.90%~106.22%之间。
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测定测酶试纸中溴化乙酰胆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F344大鼠血液学指标的正常参考值。方法采用血液分析仪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F344大鼠的血液学指标进行测定,比较性别和年龄对F344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并按95%的可信限确定正常值范围。结果在不同性别的F344大鼠间,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W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RET#和RET%等血液学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而NE%、LY%、RBC、Hct和Hb受年龄因素影响较大。结论不同性别和年龄F344大鼠多项血液学指标有统计学差异,不宜合并作统计学分析及制定参考值。  相似文献   
78.
急性肺损伤(ALI)的本质是多种炎性介质及效应细胞共同参与的肺内过度性、失控性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PMN)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整合素、Ca^2+钙调蛋白的信号通路及PMN凋亡延迟等方面综述PMN在ALI中的作用机制。β2整合素在PMN向肺内募集和激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a^2+在ALI形成过程中有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1-磷酸鞘氨醇、神经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蛋白、钙调蛋白都在Ca^2+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IL-8:IL-8免疫复合物、PMN跨越内皮-上皮屏障、髓过氧化物酶、NF-κB激活可能都参与了PMN凋亡延迟。  相似文献   
79.
全氟异丁烯 Wistar大鼠动态吸入急性毒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Wistar大鼠吸入全氟异丁烯(PFIB)的急性毒性.方法 大鼠分9组分别吸入不同质量浓度(114.2、128.3、149.3、155.8、165.7、177.9、189.6、200.5、219.6 mg/m<'3>)的PFIB 5 min,记录染毒前及染毒后第1、2、7、14天动物体质量,染毒后动物的死亡数,平均每只动物每天摄食量和饮水量.采用Bliss氏法计算半数致死浓时积(LCT<,50>)并比较性别差异;染毒后第14天处死存活动物,进行大体病理观察,取114.2、149.3、200.5、219.6 mg/m<'3>组存活动物肺组织测定肺系数.结果 雌、雄性大鼠LCT<,50>分别为921.3 mg;m<'-3>.min<'-1>、943.5 mg.m<'-3>.min<'-1>;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828.9~1 124.0 mg·m<'-3>·min<'-1>、844.0<'-1> 211.0 mg·m<'-3>·min<'-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合并计算的LCT<,50>为932.1 mg·m<'-3>.min<'-1>,95%CI为863.9~1 049.0 mg·m<'-3>·min<'-1>.在染毒后第14天大体病理检查发现,除219.6 mg/m<'3>组的2只雄性大鼠有较严重的肺水肿,其他各组动物的肺水肿有较好的恢复.但肺部的瘀血、出血点,肠出血、肿胀、灰白色斑块等病理症状随PFIB染毒水平的增加逐渐加重.大鼠吸入PFIB后2d内体质量缓慢下降,而后雌性动物的体质量缓慢上升,而雄性动物的体质量与雌性动物相比上升较快.平均摄食量和饮水量与动物体质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PFIB急性毒性较强,肺是其主要损伤器官,但后期仍伴随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对全氟异丁烯(PFIB)急性吸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全身暴露动态染毒系统对实验大鼠进行吸入染毒.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卡托普利药物对照组、PFIB染毒对照组和PFIB染毒+低、中、高剂量卡托普利治疗组(n=8).其中PFIB染毒各组染毒剂量为2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