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09篇
  免费   3361篇
  国内免费   1804篇
耳鼻咽喉   335篇
儿科学   505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1886篇
口腔科学   501篇
临床医学   3704篇
内科学   2697篇
皮肤病学   336篇
神经病学   585篇
特种医学   1541篇
外科学   2995篇
综合类   8511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预防医学   3672篇
眼科学   433篇
药学   3729篇
  48篇
中国医学   3444篇
肿瘤学   1313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444篇
  2022年   1156篇
  2021年   1341篇
  2020年   1199篇
  2019年   679篇
  2018年   645篇
  2017年   919篇
  2016年   669篇
  2015年   1269篇
  2014年   1577篇
  2013年   2020篇
  2012年   3031篇
  2011年   3078篇
  2010年   2825篇
  2009年   2528篇
  2008年   2602篇
  2007年   2346篇
  2006年   2096篇
  2005年   1698篇
  2004年   1103篇
  2003年   950篇
  2002年   660篇
  2001年   650篇
  2000年   483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胃切除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胃切除后急性胆囊炎的微创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胃切除术后近期(<4周)并发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明确诊断后先行常规非手术治疗,经24h治疗后症状体征无缓解的病例加行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结果:5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23例加行PTGH,穿刺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抽吸胆汁后症状体征即明显减轻,3~7d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胃切除术后近期并发急性胆囊炎效果确切,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1998年1月~2004年8月,我们共收治恶性肿瘤术后下肢DVT患者2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34岁~84岁,平均51.2岁,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  相似文献   
103.
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T2 W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预测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有病理或追踪结果的 4 8例脑病变患者 ,其中胶质瘤 2 5例 (高、低级别胶质瘤分别为 16例和 9例 ) ,非胶质瘤病变 2 3例。全部病例均行常规T1WI、T2 WI和EPI SE序列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计算每个病灶的最大相对脑血容量 (rCBV)比值 (病灶最大rCBV/对侧正常脑白质rCBV)。分析胶质瘤的最大rCBV比值与其组织学级别的关系 ,并比较胶质瘤与非胶质瘤的灌注异常及常规MRI强化表现。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 ( 16例 )的最大rCBV比值为4 .6 0± 1.98( 2 .5 5~ 9.2 2 ) ,低级别胶质瘤 ( 9例 )的最大rCBV比值为 1.86± 1.5 2 ( 0 .85~ 5 .72 ) ,经t检验 ,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1)。脑膜瘤、转移瘤、血管母细胞瘤、淋巴瘤均显示有局部高灌注 ,最大rCBV比值为5 .35± 2 .39( 3.15~ 12 .39) ,而有强化表现的脑梗死、脑炎性灶及放射性脑损伤表现为低、等灌注 ,最大rCBV比值为1.2 7± 0 .36 ( 0 .85~ 1.72 )。结论 MR灌注成像在胶质瘤的术前影像学分级预测上有重要价值 ,在脑胶质瘤的某些鉴别诊断上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 (UPTBD)对梗阻性黄疸病人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期间的 4 17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 4 97次UPTBD治疗 ,并回顾总结他们的临床资料。结果 接受PTBD治疗共有 4 17例 (5 1例病人进行了两个胆管枝的PTBD) ,穿刺成功率达 93.2 % (4 36 / 4 6 8) ,32例首次穿刺失败的病人有 2 9例进行了第二次穿刺置管 ,全部成功。发生胆汁漏 /胆汁性腹膜炎 9例 ,胆道出血 8例 ,感染性休克 1例 ,无腹腔出血、后腹膜血肿、气胸等其他并发症。对 6 4例置管引流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 ,与穿刺前相比 ,引流后 1周和 3周检测病人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均显著下降。结论 UPTBD是一项姑息性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MR扩散加权成像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临床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脑外伤患者磁共振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扩散加权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出血性病灶和水肿性病灶检出均很敏感,尤其是对小出血灶和小水肿灶的检出能力显著超过自旋回波序列.扩散加权成像对小出血灶有独特优势,其特征性表现是斑点状低信号周围有水肿环,而且通过消除脑脊液信号,扩散加权成像能更好显示胼胝体水肿灶.讨论:与自旋回波序列比较,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更加敏感地检出脑内小病灶,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显示出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经历不同时间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对大鼠皮质及海马各区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微管相关蛋白(MAP2)和神经丝(NF)作为正常神经元结构的标识物,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REM睡眠剥夺1、3、5、7 d4个时间点大鼠皮质及海马MAP2和NF表达的时空变化规律。同时运用电镜技术观察睡眠剥夺后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我们的实验是用改良的多平台睡眠剥夺模型进行REM睡眠剥夺,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蛋白质电泳以及电镜超微结构分析。结果REM睡眠剥夺后5d大鼠皮质、海马CA1及齿状回神经元结构蛋白MAP2和N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电镜神经元核仁偏位,胞质中出现少量肿胀的线粒体和内质网;部分神经轴突的髓鞘溶解与浓集。环境对照组、REM睡眠剥夺5d和7d组,皮质中超微结构改变的神经元所占比例分别为1.2%、3.6%和5.8%。结论REM睡眠剥夺能够导致大鼠脑内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发生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再灌注1、3 h)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对照组(B组)和实验组(C组).通过检测再灌注早期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及肺组织中SOD、CAT、MDA、MPO的含量来评价姜黄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的保护作用.结果 姜黄素可减少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肺间隔的水肿和肺泡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渗出.姜黄素提高了早期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中SOD、CAT含量,降低了肺组织中MDA、MPO含量.结论 姜黄素通过抑制肺组织中的氧自由基的生成及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从而在早期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了对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8.
中药复方冬虫夏草透皮乳膏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方冬虫夏草透皮乳膏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选用适宜乳膏基质,将冬虫夏草、昆明山海棠浓缩液与透皮促进剂制成O/W型乳膏,建立质量控制方法。结果:本制剂质量稳定,保湿性良好,能显著延长猪同种植皮存活期。结论:复方冬虫夏草乳膏剂的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09.
我院自 1993年 5月 - 2 0 0 1年 5月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2 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 ;左侧 12例 ,右侧 8例 ,双侧 1例 ;年龄 2 1~ 6 8岁 ,平均 4 0 5岁 ;闭合性骨折脱位 16例 ,开放性骨折脱位 5例 ;按照Kuss分类法 :同向性脱位 15例 ,分离性脱位 6例 ;伤因 :车祸伤 12例 ,高处坠落伤 5例 ,重物压伤 3例 ,扭伤 1例。同时伴肢体骨折 6例 ,胸腹伤 3例。2 治疗方法本组 16例闭合性损伤均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一般在硬麻下进行 ,取平卧位 ,膝关…  相似文献   
110.
肺隔离症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5例肺隔离症患者的X线平片、CT、MRI表现进行分析,并对隔离的肺组织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 结果 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囊状或团状高密度影及支气管扩张样改变,CT、MRI可发现部分异常供血动脉,血管造影均能发现供血动脉,经异常供血动脉采用不锈钢圈栓塞后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随访6个月~1年,症状未再复发. 结论在影像诊断方面,X线平片难以确诊,CT、MRI可部分确诊,而DSA检查是肺隔离症诊断的金标准.经异常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肺隔离症安全,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