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42篇
  免费   5033篇
  国内免费   3904篇
耳鼻咽喉   593篇
儿科学   814篇
妇产科学   624篇
基础医学   5934篇
口腔科学   852篇
临床医学   7894篇
内科学   7448篇
皮肤病学   646篇
神经病学   2716篇
特种医学   22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5013篇
综合类   12700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4878篇
眼科学   1584篇
药学   6875篇
  73篇
中国医学   3549篇
肿瘤学   4110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523篇
  2022年   1159篇
  2021年   2309篇
  2020年   1872篇
  2019年   1568篇
  2018年   1630篇
  2017年   1797篇
  2016年   1519篇
  2015年   2550篇
  2014年   3399篇
  2013年   3386篇
  2012年   4948篇
  2011年   5572篇
  2010年   4136篇
  2009年   3455篇
  2008年   4188篇
  2007年   3775篇
  2006年   3694篇
  2005年   3147篇
  2004年   2395篇
  2003年   2220篇
  2002年   1855篇
  2001年   1427篇
  2000年   1213篇
  1999年   958篇
  1998年   592篇
  1997年   584篇
  1996年   476篇
  1995年   402篇
  1994年   386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10篇
  196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至2007年完成的1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在实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护理.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切除的最佳选择,但仍存在较严重的并发症,遵循正规的手术原则,及时中转开腹,才能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62.
计算机导航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的术前规划和手术方法,比较导航技术辅助与单纯关节镜技术中股骨、胫骨隧道位置的优良率。方法根据术前标准正侧位X线片设计股骨、胫骨隧道的理想位置。术中“C”型臂X线机获得正侧位影像后输入计算机,形成虚拟工作界面。膝关节周围分别于股骨、胫骨侧安置“患者追踪器”。前十字韧带胫骨及股骨导向器上分别装配“工具追踪器”。经过注册及校准后,导航系统识别并捕获上述追踪器发射的信号,确定膝关节的位置,实时跟踪手术工具的位置和方向,并将隧道的虚拟路径叠加在工作界面上,供术者实时调整导向器的位置与方向,直至达到术前规划的要求。临床上完成计算机导航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46例。对其中40例进行术后X线片测量,确定胫骨及股骨隧道的位置,并与同期进行的40例单纯关节镜下重建术隧道位置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导航组胫骨隧道位置平均为45.35%±3.827%(37% ̄53%),股骨隧道位置平均为62.25%±5.610%(52% ̄73%);关节镜组胫骨隧道位置平均为41.05%±6.008%(25%~54%),股骨隧道位置平均为56.62%±7.316%(46% ̄77%)。导航组的股骨及胫骨隧道位置较关节镜组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的标准差小于关节镜组。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可以使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中胫骨及股骨隧道的位置更偏后,提高了手术准确性及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骨调素(OPN)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在大鼠梗阻性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在肾脏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制造梗阻性肾病模型,分别于造模后7 d、14 d取肾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畔OPN和MCP-1蛋白的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观察肾组织中OPN mRNA和MCP-1 mRNA的变化.结果:OPN、MCP-1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组织中OPN、MCP-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OPN、MCP-1蛋白和mRNA在梗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表达明显增加介导炎症过程,参与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64.
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EGF-1R)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以抗IGF-1及IGF-1R抗体为标记物,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自发修复期IGF-1及IGF-1R的表达变化和分布特点;采用Brdu体内标记和抗Brdu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增殖的变化。结果:IGF-1及IGF-1R在正常成年豚鼠前庭上皮细胞中有低水平表达,庆大霉素损伤后,其表达增多。在1d组IGF-1及IGF-1R表达最强,其后逐渐减少。在正常对照组中无Brdu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均观察到Brdu阳性细胞,7d组最多。结论: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IGF-1R表达增强,其时程变化与细胞增殖活动密切相关。IGF-1在豚鼠前庭上皮损伤后的细胞增殖中可能起重要信号转导作用。  相似文献   
65.
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例膀胱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可控性回肠膀胱术,经随访,除1例术后2年因肿瘤转移至盆腔骨关节及肺部而死上,9例均健在,可控自行导尿,无漏尿及返流现象,结果表明,这种用结肠去管重建,用缩窄的末段回肠做输出道的贮尿囊,可控性能好,容量大,电解质紊乱轻,插管容易,不影响肾功能,并发症少,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水杨醛-N′-(2-呋喃硫羰基)腙铜配合物(CSFC)在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10只家兔静脉注射CSFC5mg·kg-1,用反相HPLC法测定血清药物浓度。结果:CSFC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3.4±1.7min,T12β=65.5±14.6min,K12=0.1183±0.0669min-1,K21=0.0228±0.0065min-1,K10=0.1202±0.0407min-1,V0=0.305±0.184L·kg-1,CL=1.896±0.470L·kg-1·h-1,AUC=170.1±57.0mg·min-1·L-1。结论:CSFC在兔体内分布迅速而广泛,消除也较快。家兔静注5mg·kg-1,可维持抗结核杆菌有效血浓度6h。  相似文献   
67.
青年人群血清流感抗体水平纵向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北京405例青年1992~1994年流感抗体的纵向监测结果表明,3年中B型流感表现很活跃,抗体分别在1993年和1994年春出现高峰。A型流感抗体在1993年春出现高峰。其中218例个体连续3年6次抗体检测,据抗体波动提示:3年中流感3个亚型总的感染频率为440%,每个体每年平均为1.4次,其中A1型感染频率最高,每个体3年内平均1.8次;A3型次之为1.52;B型为1.06。流感3个亚型抗体在机体内有67%~73%高水平抗体个体可在0.5~1年内下降至≤20的低水平。218例个体中A1型抗体3年内长期低水平者有3%,A3有9%,B有38%。  相似文献   
68.
蒿甲醚引起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皮层变化1肖树华,沈炳贵,JackHORNER2,BrianACATTO3(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上海200025,中国;2DepartmentofCli...  相似文献   
69.
心脏微循环血管的扫描电镜观察Ⅰ.心脏血管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柏树令  李吉 《解剖学杂志》1993,16(6):498-500
应用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方法,研究了2例成人及1例儿童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心肌浅层及其周围的脂肪组织内的心脏血管球的三维构筑。根据形态特点,将心脏血管球分为圆球型、柱型、多角型、捆绑型、绒团型及鸭梨型,并对各型心脏血管球的形态结构特点进行了描述,且阐述了这些心脏血管球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0.
111例双黄连过敏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双黄连引致的过敏反应的规律。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3月中国期刊网中收录的111例双黄连过敏反应在性别、年龄、发生时间、给药途径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双黄连过敏与年龄、性别无关,与给药途径有关,注射剂易发生过敏反应。该药过敏的临床表现有:过敏性休克67例(60%),皮肤黏膜症状61例(55%),其他类型过敏反应14例(13%)31例同时出现多种过敏症状。过敏发生时间最短为开始用药1m in以内,最长为用药后72h,97例(87%)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过敏症状。结论:双黄连的过敏反应以速发型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为主,应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