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侧髌骨股骨韧带重建手术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发性髌骨脱位是临床常见疾病[1]。以往的治疗方法包括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2-5]、髌骨内侧支持带紧缩重叠缝合[3,6]、胫骨结节内移截骨[7]、股内侧肌止点移位术[8]等。近来,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对于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9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全关节镜下腘肌腱重建、腘肌腱联合腘腓韧带重建或膝关节后外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rner,PLC)解剖重建的手术技术,探讨全关节镜下PLC重建治疗膝关节后外不稳定的效果.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共完成全关节镜下后十字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PLC重建手术34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平均年龄34.1岁(15~52岁);男32例,女2例;从受伤到手术平均10.7个月.所有病例均为陈旧性损伤,且均为复合韧带损伤.所有PCL损伤的病例都存在PLC损伤.合并前十字韧带损伤6例(17.6%),合并前十字韧带、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5.9%),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5例(14.7%).对膝关节PLC损伤进行分型,采用不同的重建技术进行治疗.对于A型旋转不稳定,采用全关节镜下腘肌腱重建、腘肌腱联合腘腓韧带重建;对于C型后外不稳定,采用全关节镜下PLC解剖重建.结果 14例患者获得随访并进行二次关节镜检查,平均随访18.5个月(13~25个月).终末随访包括:膝关节查体、KT-1000测量、膝关节应力像和胫骨外旋稳定性.使用膝关节应力像测量胫骨后移程度,胫骨后移由术前平均15.56mm减少为术后5.16mm,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屈膝30°位胫骨外旋试验评估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对比患侧与健侧胫骨外旋的差值,由术前平均14.92°减小为术后-0.22°,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平均屈曲受限4.23°,无伸膝受限.结论 对于膝关节PLC损伤导致的不稳定,采用全关节镜下PLC重建的手术技术,能够有效恢复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这种手术技术能够与PCL重建联合应用.
Abstract:
Objectiye To introduce the surgical technique of arthroscopy assisted anatomical posterolateral corner (PLC) reconstruction,including popliteal ligament,popliteofibular ligament and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this technique.Methods From August 2008 to April 2010,34arthroscopic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 and PLC reconstruction surgeries were performed.The average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34.1 (15-52) years.There were 32 males and 2 females.The average time period from injury to surgery was 10.7 months.All patients were chronic injuries and combined ligament injuries,including PCL and PLC injuries.Some cases had other ligament injury,including 6 patients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injury (17.6%),2 of ACL combined medial cruciate ligament (MCL) injuries (5.9%),and 5 of MCL injuries (14.7%).According to Fanellis classification,for type A posterolateral rotation instability,we performed arthroscopic popliteal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or popliteal ligament combined popliteofibular ligament reconstruction.For type C posterolateral instability,we performed arthroscopic PLC anatomical reconstruction.Results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14 patients had undergone a second look arthroscopic examination and removal of hardware.The average follow-up time was 18.5 months (13-25 months).At the final follow-up,physical examination,stability evaluation with KT-1000 and Telos stress view,and dial test were performed.The posterior displacement of the knee had decreased from 15.56 mm preoperatively to 5.16mm postoperatively.The external rotation instability had decreased from 14.92° preoperatively to -0.22°postoperatively.The average limitation of knee flexion was 4.23° and no knee extension was limited.Conclusion With the surgical technique of arthroscopy assisted anatomical PLC reconstruction,we can restore the external rotation stability of knee.This technique can be performed combine with PCL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3.
半月板桶柄样撕裂修补失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半月板桶柄样撕裂(bucket-handle tear,BHT)的修补失效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2002年5月至2007年11月连续完成175例关节镜下BHT修补术,于术后平均23个月(11~66个月)对其中98例101个半月板进行二次关节镜手术探查.探查术中半月板愈合情况作为评价修补成功(完全愈合与部分愈合)或失效(不愈合)的指标.将患者按照不同的可能影响愈合的因素进行分组,分析组间失效率的差异.结果 半月板完全愈合77个(76.2%),部分愈合11个(10.9%),不愈合13个(12.9%).年龄>35岁与≤35岁的BHT失效率为25.0%(4/16)、10.6%(9/85)(χ~2=2.494,P>0.05);陈旧性(>8周)与急性(≤8周)BHT失效率为11.5%(9/78)、17.4%(4/23)(χ~2=0.543,P>0.05);内侧、外侧半月板BHT失效率为13.3%(12/90)、9.1%(1/11)(χ~2=0.157,P>0.05);红-红区与红-白区BHT失效率为15.0%(9/60)、9.8%(4/41)(χ~2=0.597,P>0.05);单独应用自内向外缝合、联合应用自内向外缝合及全关节内式缝合、单独应用全关节内式缝合三组BHT失效率分别为22.0%(9/41)、7.2%(4155)、0(0/5)(χ~2=5.290,P>0.05);有绞锁史与无绞锁史患者的BHT失效率为26.7%(8/30)、7.0%(5/71)(χ~2=7.242,P<0.05);二次探查时侧-侧差值≤2 mm、2~5 mm及≥5mm三组失效率为7.9%(7/89)、25.0%(1/4)、62.5%(3/8)(χ~2=20.084,P<0.05).BHT修补术总体失效率为12.9%.结论 术前有膝关节绞锁史及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差的患者BHT修补失效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修补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修补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关节镜下对61例63个桶柄样撕裂的半月板行修补手术,男38例,女23例;年龄16~47岁,平均27岁.内侧半月板后体部至前体部区域撕裂及外侧半月板胴肌腱前方区域撕裂采用标准的白内向外缝合技术;内侧半月板后角区域撕裂采用经两个后内侧入路的全关节内缝合技术;外侧半月板后角区域撕裂采用经前方关节镜入路的全关节内缝合技术.结果 61例63个半月板随访时间24~66个月,平均38个月.其中51例(53个半月板)行二次关节镜检.44个半月板(83%)完全愈合,5个半月板(9.4%)部分愈合,4个半月板(7.5%)不愈合.61例患者均进行临床评估,其中53例(87%)无临床症状,4例(6.5%)有部分临床症状,4例(6.5%)绞锁复发.总体评估:失效率为7.9%(5/63),成功率92.1%(包括完全愈合、部分愈合、无临床症状及部分临床症状者).结论 对于发生在红一红区或红一白区的半月板桶柄样撕裂,采用多种缝合技术进行牢靠的修补缝合,并且与前十字韧带重建同期进行,可以获得约92%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交叉韧带囊肿MR影像与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交叉韧带囊肿的MR影像和临床表现。方法:对7例交叉韧带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0.6岁)。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症状持续时间、体征、外伤病史以及MR影像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有5例前交叉韧带囊肿和2例后交叉韧带囊肿,所有囊肿形态为椭圆形或分叶状。大多数位于交叉韧带的后方。采用关节镜手术对所有患者的囊肿进行切除和吸取,术后症状消失并且经过随访未出现复发。结论:膝关节内的交叉韧带囊肿较为少见。它可能造成膝关节疼痛,屈伸功能受限。MRI检查是有助于确立诊断、指导治疗的有效手段。这类损伤经过关节镜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导航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的术前规划和手术方法,比较导航技术辅助与单纯关节镜技术中股骨、胫骨隧道位置的优良率。方法根据术前标准正侧位X线片设计股骨、胫骨隧道的理想位置。术中“C”型臂X线机获得正侧位影像后输入计算机,形成虚拟工作界面。膝关节周围分别于股骨、胫骨侧安置“患者追踪器”。前十字韧带胫骨及股骨导向器上分别装配“工具追踪器”。经过注册及校准后,导航系统识别并捕获上述追踪器发射的信号,确定膝关节的位置,实时跟踪手术工具的位置和方向,并将隧道的虚拟路径叠加在工作界面上,供术者实时调整导向器的位置与方向,直至达到术前规划的要求。临床上完成计算机导航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46例。对其中40例进行术后X线片测量,确定胫骨及股骨隧道的位置,并与同期进行的40例单纯关节镜下重建术隧道位置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导航组胫骨隧道位置平均为45.35%±3.827%(37% ̄53%),股骨隧道位置平均为62.25%±5.610%(52% ̄73%);关节镜组胫骨隧道位置平均为41.05%±6.008%(25%~54%),股骨隧道位置平均为56.62%±7.316%(46% ̄77%)。导航组的股骨及胫骨隧道位置较关节镜组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的标准差小于关节镜组。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可以使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中胫骨及股骨隧道的位置更偏后,提高了手术准确性及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自内向外缝合技术联合全内缝合技术修补半月板的手术方式(联合修补技术),探讨修补半月板大桶柄样撕裂的安全、可靠方法。方法:2002年5月~2006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联合修补技术修补93例患者的96个半月板大桶柄样撕裂,均累及半月板后角至前角与体部交界处(前体部)区域。手术适应症:红-红区及红-白区损伤、具备可复位性、半月板组织无复合撕裂及明显变性、前十字韧带(ACL)完整或同时重建。手术技术:撕裂的后角与体部交界处(后体部)至中、前1/3区域采用标准的自内向外缝合技术:在半月板上、下表面交错进行垂直褥式缝合,膝后内侧或后外侧作辅助安全切口保护血管神经,伸膝位将缝线在关节囊浅层打结固定;撕裂的后部区域采用全关节内缝合技术:经两个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在关节内完成垂直褥式缝合、打结及剪线。单纯的红-白区撕裂修补后局部植入血凝块促进愈合,合并前十字韧带损伤者同时行韧带重建手术。术后对93例患者中的49例共51个半月板进行了平均20·1个月(9·2个月~54·2个月)的随访。随访时均进行了临床评估,包括交锁、积液、关节间隙压痛、McMurray试验。随访结果显示:49例患者中,无症状者46例(93·9%),关节间隙压痛者2例(4·1%),交锁复发1例(2%)。51个半月板中的44个(86·3%)经MRI复查,结果为:30个(68·2%)完全愈合,13个(29·5%)部分愈合,1个(2·3%)不愈合。38例患者共40个半月板(78·4%)经过二次手术探查,完全愈合者36个(90%),部分愈合者2个(5%),不愈合行半月板切除者2个(5%)。膝关节活动度检查显示3例伸膝受限>10°。结论:对于发生在红-红区或红-白区的大型半月板撕裂,采用自内向外与全关节内两种缝合技术可以保证撕裂的全长区域获得有效、稳定的修补,并且与ACL重建同期进行,可以获得很好的主、客观临床疗效。联合修补技术是安全、可靠的半月板大桶柄样撕裂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8.
Segond骨折是指胫骨平台外侧的撕脱骨折,也称外侧关节囊征,经常出现在新鲜的膝关节损伤中,几乎都伴随着前交叉韧带的损伤,现对我院收治的41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Segond骨折的患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肱骨近端骨折是成人上肢骨折中常见的类型之一 ,其中大部分为无移位或移位不明显的骨折 ,通过保守治疗即可达到愈合。存在移位的较简单的肱骨近端骨折 (2部分骨折 ) ,可通过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 (3部分、4部分骨折 )和 (或 )合并脱位、肱骨头劈裂压缩 )的治疗 ,骨科医生面临巨大的挑战。对于那些粉碎、移位严重而无法重建的肱骨近端骨折 ,人工肩关节置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时机与技巧、结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一、适应证选择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一种经前方关节镜入路进行全关节内半月板缝合的手术技术,探讨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安全、有效的修补方法。方法2002年7月至2006年5月,共采用经前方入路的全内缝合技术修补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损伤36例,其中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26例,单纯桶柄样撕裂2例,盘状软骨损伤8例。常规关节镜前内及前外侧入路,缝合时关节镜置于前外侧入路,前内侧入路为缝合通道。膝关节屈曲90°位内翻,呈“4”字位。将预装配可吸收缝线的缝合钩通过前内侧入路置入关节内,在腘肌腱两侧分别进行缝合,关节内完成垂直褥式缝合、过线、打结、剪线的全部操作步骤。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者同时行韧带重建手术,具备修补性的盘状软骨损伤者在修补术之前进行成形术。结果其中30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5.8个月。采用临床检查及二次手术探查对半月板愈合状况进行综合评估。30例可随访病例全部进行了临床检查,均属于“无症状”,其中26例进行了二次手术探查,结果25例完全愈合,1例部分愈合,未发现不愈合病例。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经前方关节镜入路的全关节内缝合技术修补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损伤,可以达到牢靠的缝合效果,有效地避免损伤腘肌腱及腓总神经,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