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目的 利用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HHRR)和连锁不平衡检验(TDT)方法在冠心病血瘀证家系中探讨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多态性是否为冠心病血瘀证的遗传易患因素.方法 2003年10月~2006年11月收集先证者一级亲属中至少有1例冠心病患者的家系40个和健康人家系10个,属CHD血瘀证家系组25个家系81例,其中核心家系18个共60例.PCR-RFLP方法鉴定FⅦ基因M1/M2多态性基因座基因型.在对FⅦ基因多态与冠心病血瘀证基因存在关联的基础上进行HHRR和分析.结果 CHD家系FⅦ基因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均未见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在HHRR中,FⅦ的M1基因可能与冠心病血瘀证相关联;对13个满足要求的核心家系进行TDT检验,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代的M1等位基因频率未显著偏离50%.结论 在冠心病血瘀证家系中发现FⅦ基因M1/M2多态性与冠心病血瘀证存在关联,但与疾病基因座不存在连锁,说明该基因座可能不是湖南汉族人群冠心病血瘀证的遗传易患基因,而是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2.
EffectofkangxianlingonhepaticfibrosisinmurineschistosomiasisYangYungao(杨运高);GuoZhengqiu(郭振球);YuanZhaokai(袁肇凯);GuoShouheng(郭绶衡...  相似文献   
23.
养心通脉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养心通脉片是中医专家秦伯未先生在治疗胸痹心痛经验的基础上,宗其“调养心气和通血脉”之意调整组方而成。经过多年临床应用,其疗效确切。为了客观地评价本方的疗效,1992年3月~1995年10月,我们用养心通脉片,并以复方丹参片为对照,对72例冠心病心绞痛...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真实病人担任标准化病人在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以本校2014级中西医结合专业七年制2班学员(45人)为研究对象,带教老师按照部署,组织学员完成由真实病人担任标准化病人参与的"问诊"和"诊法+辨证"两次实训课的教学任务,再通过实训成绩考核表、课后学生的感想、带教老师看法等方式反馈信息.结果 参与师生一致认为在中医诊断实训课中引入真实病人担任标准化病人的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结论 真实病人担任准化病人进行教学可行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心病气血辨证面色变化特色及面部血管容积图检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心病气血辨证面色变化的特点及其机理,应用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心脉瘀阻证患者114例及相应的病理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进行面部血管容积图观测,同步检测分析了中医面色和心功能、血液流变学、舌头微循环。结果心病3证较之健康人h1和h5均有降低,而t1和w明显循环。其中心气虚证病人h1和h5明显降低,其h1/t1和h5/h1显著低于肺气虚证;心血虚证病人t1和t4显著延长,其t 1/t和(t4-t1)/t显著低于肝血虚证;心脉瘀阻证患者h3和w均明显增大,其h3/h1和w/t均显著高于肝经血瘀证。表明心病3证型的面色、面部血管容积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证的病理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26.
参芪心复康对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参芪心复康对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影响,筛选治疗心气虚证的有效方药。方法:16只NIH小白鼠采用连续控食,强迫负重游泳,大剂量灌服心得安和注射垂体后叶素等综合方法制造心气虚证动物模型。造模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动物每日加服参芪心复康煎液0.5ml(含参芪心复康生药0.5g/ml);对照组动物每日加服生理盐水0.5ml。结果:心气虚证动物灌服参芪心复康后,负重游泳时间延长,心率加快  相似文献   
27.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 缺失多态性与湖南汉族人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10 0冠心病患者和 5 4例健康人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型 ,同时检测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和一氧化氮水平。结果发现 ,冠心病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与插入缺失杂合型 (ID) +插入纯合型 (II)相比 ,缺失纯合型 (DD)比值比为 7.2 7(χ2 =13.4 2 ,95 %CI为 2 .38~ 2 2 .2 4 ,P <0 .0 1)。内皮素 一氧化氮比值、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果提示 ,湖南汉族人冠心病的发生可能与DD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
利培酮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对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笔者收集了近年资料,观察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有效成分部位方(YTⅡ)促血管生成的作用靶点及其机理。方法:设YTⅡ组和各对照组[养心通脉原方(YTⅠ)组、麝香保心丸(SBW)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组、空白血清组、生理盐水(NS)组].并进行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脏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观察比较在血管生成的过程中YTⅡ组及各对照组含药血清对心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结构形成”不同环节的干预作用。结果:各组药物干预后,心肌缺血大鼠冠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率、迁移率、成管率3类指标均呈现出bFGF组〉YTⅡ组〉YTI组〉SBW组〉NS组〉空白血清组的递减趋势。YTⅡ和bFGF对血管生成的不同环节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均〈0.01),但YTⅡ组和bFGF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益气活血,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结构形成”不同环节,促进缺血心肌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确定养心通脉方中具有抗心肌缺血主要作用的有效成分部位.方法 从养心通脉方原方中综合提取出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丹参酮ⅡA、丹参菲醌、复方苷类、复方苷元、复方多糖、复方蛋白、总生物碱、总挥发油10个成分部位,观察各成分部位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电图J点位移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人参皂苷、丹参酮ⅡA、人参多糖、总生物碱、总挥发油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复方多糖、丹参菲醌虽能改善心电图的表现,但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不明显;复方苷类、复方苷元、复方蛋白3种成分部位不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对血液流变学也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 人参皂苷、丹参酮ⅡA、人参多糖、生物碱、总挥发油等5种成分可作为养心通脉方起"主要作用"的有效成分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