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人工肝用肝细胞的培养及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工肝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快速发展,明显降低了肝衰竭的病死率[1,2].生物型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BAL)可以较好的替代肝脏解毒、生物合成和分泌代谢等功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肝细胞是生物型人工肝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得到满意的生物人工肝用肝细胞、实现肝细胞的体外大规模培养和冻存,使其快速、稳定增殖,而且能在数天或数周内保持良好的分化状态,能在体外完成合成和解毒功能,近年来有较多研究.现就目前BAL用肝细胞培养和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2.
背景:胎盘由滋养细胞及大量起源于胚外中胚层的间充质和血管共同组成,提示胎盘中存在间充质干细胞成分。 目的:探索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评价其免疫学特性。 方法:分离培养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采用人以及兔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根据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不同比例(1∶5,1∶10,1∶20,1∶50,1∶100,1∶500)加入丝裂霉素处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3H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并用ELISA法测定混合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和γ-干扰素的含量。 结果与结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抑制人或兔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与加入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成正比,同时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减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的分泌。提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抑制同种异体或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3.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atterns of amino acid changes in liver failure patients treated with non-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ALSS), and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ALSS in liver failure trea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146 liver failure patients treated with ALSS from June 2009 to August 2010 were recruited in this study. Paire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every patient and serum amino acids and ammonia were tested by automatic amino acid analyzer. The changes of amino acid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rognoses, different types/phases of liver failure were evaluated.Measurement data were compared by paired t test. Results After ALSS treatment, liver failure patients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serum glutamic acid and lysine [(395.62±200.24)μmol/Lvs (260. 05±169.56) μmol/L and (436. 73±326. 18)μmol/L vs (407. 12±292.01) μmol/L,respectively; t= 8. 611 and 2. 659, respectively; both P<0.01)], while experienced greatly increases in threonine and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aromatic amino acid ratio [( 1302. 90 ±1288.70) μmol/L vs (1406.70 ±1272. 34) μmol/L and 1. 23 ± 0. 53 vs 1. 36 ± 0.57, respectively; t = 2. 895 and 1. 061,respectively; both P<0. 01)]. The changes of glutamic acid, tyrosine, arginine and methionine before and after ALSS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rognoses, different types/phases of liver failure were all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nclusions ALSS treatment could improve the serum amino acid disorder in liver failure patients. The amino acid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phases or different prognoses of liver failure change significantly after ALSS treatment.  相似文献   
74.
背景:脊柱侧凸还没有病因性治疗方法,仅能针对已经发生畸形后的矫形和固定,所以对年龄段学生进行定期普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在早期措施,有利于降低脊柱侧弯的发生率,但是国内还没有对于同一地区不同时段脊柱侧弯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观察1996/1997与2005年广州市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凸患病率变化,比较不同时期的患病情况及原因分析。 方法:分别于1996-01/1997-11及2005-02/12对广州市市区7~15岁在校青少年儿童进行了脊柱侧凸患病率的随机抽样调查。采用三检筛选法,计算不同时间脊柱侧凸患病率情况,χ2检验2次调查结果差异。 结果与结论:1996/1997广州市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凸的患病率为1.07%。其中男性患病率0.90%,女性患病率1.26%,两者的患病率之比为1∶1.4。脊柱侧凸的患病类型:特发性侧凸350人,占96.95%,先天性侧凸6人,神经肌肉源性侧凸5人。2005年的患病率为1.21%;其中男性患病率0.96%,女性患病率1.49%,两者的患病率之比为1∶1.5。脊柱侧凸的患病类型:特发性侧凸134人,占97.81%,神经肌肉源性侧凸3人,占2.19%,先天性侧凸0人。两次调查相比: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3.775,P > 0.05);男性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442,P > 0.05);女性的总体患病率有上升 (χ2=4.013,P < 0.05)。 关键词:柱侧凸;发病率;流行病学;青少年;Cobb角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电针腰九针穴配服中药腰痛安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80例LIDP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用电针腰九针穴配服腰痛安丸治疗;对照1组单用电针腰九针穴治疗;对照2组用传统取穴方法行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甲皱微循环检查,并以t检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1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0.01)。而观察组更显著;对照2组仅血液流态积分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电针腰九针穴配服腰痛安丸能使LIDP患者微循环改善。  相似文献   
76.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黄建荣  刘咏海  喻志标  黄经球 《中成药》2005,27(11):1329-1331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Wild.的干燥全草,始载于<广西中药志>,异名有蛇舌草、矮脚白花蛇利草<广西中药志>、甲猛草、蛇针草、白花十字草、尖刀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等,性寒,味苦、甘,归心、肝、脾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阑尾炎,气管炎,尿路感染,痈肿,疔疮,毒蛇咬伤,主产于我国长江以南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等省[1-2].近年来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作了大量工作,研究日趋深入,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7.
胫骨上段骨折并血管损伤早期诊断与漏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胫骨上段骨折并血管损伤的治疗效果,提高胫骨上段骨折并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治水平。方法本组8例胫骨上段骨折并血管损伤病例中,胫骨上段骨折合并腘动脉断裂4例,合并腘静脉断裂1例,合并腘动静脉挫伤1例、就诊时间为伤后2~4小时,伤后24小时就诊者2例为合并腘动脉部分断裂。4例行动脉吻合术,1例行腘静脉吻合术,1例行腘血管探查松解术,2例行截肢术。结果本组6例经手术给予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血管损伤治疗后下肢功能完全恢复,血管吻合术后肢体存活率为100%,2例行截肢术。结论胫骨上段骨折并血管损伤后,应仔细检查,避免漏诊,尽快血管探查,才能避免截肢等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透明质酸(HA)联合培养对人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分4组,分别为对照组、IGF-I组、HA组和IGF-I+HA组.加入不同浓度的IGF-I、HA、IGF-I和HA,用四氮甲基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软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从第4代开始,用IGF-I和HA联合培养,通过电镜观察、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和软骨蛋白聚糖(aggrecan)免疫组化及RT-PCR判断联合培养第8代软骨细胞表型的变化.自然传代的第6代细胞为对照组.结果 IGF-I在10μg/L浓度时即可明显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当IGF-I浓度为50μg/L时,其促增殖作用达最大值.单独应用不同浓度的HA对人关节软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不明显.联合应用IGF-I与HA对软骨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效应并使促增殖作用时间后延.IGF-I和HA联合培养的第8代细胞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分泌小泡;RT-PCR显示Ⅱ型胶原mRNA表达阳性而Ⅰ型胶原mRNA表达阴性;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细胞质内有大量的紫色异染颗粒;Ⅱ型胶原和aggrecan免疫组化见92%的细胞染色呈阳性或强阳性,平均灰度分别为85.92±9.71和116.23±16.69.而对照组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05.12±12.20和135.68±10.65,二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IGF-I明显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HA对软骨细胞的增殖无影响;二者联合培养促增殖能力更强,并且能有效地保持软骨细胞表型的稳定.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比较自体与异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 tendon-bone,B-PT-B)移植物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66例膝ACL断裂患者分别采用自体与异体B-PT-B移植物重建,其中自体组31例,异体组35例;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生化、免疫学指标的变化以及全身和膝关节局部反应,以Lysholm评分及Larson评分比较术后疗效.结果 自体组2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5~10年,平均7年;异体组3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5~6.5年,平均6年.术后两组发热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生化、免疫学指标均无明显异常.Lysholm评分:自体组(93.28±3.12)分,异体组(93.15±3.2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mon评分:自体组(93.12±2.15)分,异体组(92.75±3.2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X线片及MRI示:自体组5例出现骨隧道扩大,异体组6例出现骨隧道扩大.术后两组均有1例发生化脓性关节炎;异体组9例冈出现不同程度排斥反应而行镜下冲洗或穿刺冲洗,但无一例取出移植物;异体组1例患者术后移植物发生断裂而行重建术.结论 异体与自体B-PT-B移植物重建ACL远期临床疗效相近,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关节活动度及关节稳定性,均为重建ACL的良好移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