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41.
脑外伤后并发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合并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7例脑外伤后并发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前6例采用常规治疗,最后1例彻底调整了治疗方案。结果:7例中前6例死亡,最后1例痊愈。结论:伤后处于脱水应激状态是并发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的重要诱因。治疗原则是抢救休克、补充失水、纠正高渗、降低血糖、解除酸中毒、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42.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分型及其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的临床分型及其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4月显微手术夹闭的154例ACoA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瘤顶指向将动脉瘤分为指向前方型、指向上方型、指向后方型、指向下方型和复杂指向型共五型。结果出院时按GOS评分,预后良好(GOS4~5分)134例(87.01%),差(2~3分)12例(7.79%),死亡(1分)8例(5.19%)。146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再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 ACoA动脉瘤瘤顶指向复杂多变,根据其瘤顶指向类型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手术因素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对3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多发生在术后24h~7d,手术侧大于非手术侧,多见颞叶、额叶、枕叶,外伤性脑梗死者多伴有严重的脑水肿或脑肿胀以及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手术治疗对控制顽固的颅内高压,防止脑疝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手术范围,手术中器械刺激,血管损伤,出血过多等因素有可能增大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概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置入脑内后大鼠的行为和脑电图变化。方法采用立体定向的方法分别将壳聚糖、高粘度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及戊二醛化壳聚糖注入大鼠脑内,参照Racine标准,定时观察大鼠的癫痫发作行为及脑电图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痫性发作行为的例数作多组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各组间两两比较时差异无显著性;大鼠异常脑电图以频发尖波最为常见,且各组均有数量不等、程度不同的痫样放电.其中戊二醛化壳聚糖组痫样放电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中壳聚糖组的痫波频率最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戊二醛化壳聚糖组的痫波频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脑内置入壳聚糖对大鼠的癫痫发作行为及脑电活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在癫痫发作后早期患者血液和脑脊液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癫痫发作后即刻和发作后12 h,采集52例癫痫患者的静脉血及脑脊液作为实验组;取19例无癫痫病史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静脉血及脑脊液标本作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标本中UCH-L1水平。结果在癫痫发作后即刻和发作后12h,实验组脑脊液中UCH-L1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液中UCH-L1的浓度在发作后12 h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与脑脊液中UCH-L1浓度与癫痫患者的年龄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和0.63,P〈0.01)。反复发作(发作次数≥4次)的癫痫患者血液中UCH-L1的浓度要明显高于发作1次、2次的患者(P〈0.05)。结论血液和脑脊液中UCH-L1可以反映癫痫造成的大脑损害,可以为癫痫发作后早期实施脑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前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大部分切除4例,1例因肿瘤大片钙化并粘连严重仅行部分切除。术中保留垂体柄12例,被肿瘤完全侵蚀的垂体柄切除4例,未见垂体柄或垂体3例。术后视力改善11例、恶化1例。术后1例出现额叶血肿行血肿清除术;1例术后16 d死于重度肺部感染。术后16例出现尿崩、电解质紊乱,14例出现垂体功能障碍,均给予对症治疗。15例术后随访3~36个月,肿瘤复发2例。结论对于以中线生长为主、无明显偏侧生长的大型和巨大型鞍区颅咽管瘤,前纵裂入路可获得良好的术野暴露,手术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3例脑AVM患者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治疗70例,血管内治疗53例。结果手术治疗70例中,病灶完全切除61例;小部分残留患者9例,其中7例行伽玛刀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59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栓塞治疗53例中,一次完全栓塞21例;分次完全栓塞25例;小部分残留7例,行伽玛刀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2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48例,中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手术是脑AVM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既可以单独用于治疗,又可以作为显微手术重要辅助手段;病灶体积较大、位置在功能区或结构复杂的脑AVM常需要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4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magnetic resonance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grading and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angiogenesis in astrocytomas. Methods: A collection of 34 patients with astrocytomas prov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examin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with 26 cases of grade Ⅰ-Ⅱ (low-grade) and 8 cases of grade Ⅲ-Ⅳ (high-grade). MR perfusion images were obtained with spin-echo echo planar imaging (SE-EPI) techniques. Expression of VEGF was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of streptavidin-biotin-peroxidase(SP). The vascular development was measured by micro-vascular density (MVD) which was immunostained with anti-factor Ⅷ-related antigen monoclonal antibody. Results: Both of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the angiogenesis in 34 cases of astrocytoma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he maximum 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 (Max rCBV) (r=0.604, P〈0.001; r=0.625, P〈0.001, respectively). The Max rCBV and the expression of VEGF, MVD in high-grade astrocytoma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in low-grade astrocytomas (t=3.0, P=0.017; t=7.08, P=0.01; t=3.37, P=0.01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MR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might be a valuable method in in vivo study of the angiogenesis of astrocytomas and evaluating their malignant degree and prognosis.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经CT和/或MR确诊为垂体腺瘤的9例患者,在神经内窥镜下经单鼻孔入路,不切除鼻中隔,以扩大蝶窦开口方式打开蝶窦前壁后打开鞍底,切除肿瘤。结果术后MR显示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5例视力、视野均较术前有所恢复,1例出现一过性脑脊液鼻漏,1例发生暂时性尿崩,术前内分泌异常的所有5例患者术后激素检查正常。结论经蝶窦入路神经内窥镜下切除垂体腺瘤,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中照明好,能提供全景化视野,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0.
边缘系统胶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对边缘系统胶质瘤的临床特征,手术切除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1997年10月至2000年4月进行切除的19例边缘系统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影像学特征,手术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病人均进行了肿瘤切除。14例全切,5例次全切,术后除各有2例病人出现暂时运动性失语和对侧肢体偏瘫外,均恢复良好,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 边缘系统胶质瘤源于原始皮质,MRI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部位,范围和界限,可以进行广泛性肿瘤切除而不损伤或很少损伤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