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163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66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4篇
  1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31.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分化抗原CD64(nCD64)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至2020年在湖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部分肺结核患者和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外周血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nCD64检测,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以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为对照,评价其临床诊断参考价值。结果 共纳入141例结核病患者、85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包括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52例和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33例)以及76例健康对照组(包括结核潜伏感染者22例和非结核潜伏感染的健康人群54例)。结核病患者的nCD64指数为2.03(0.71,5.58),均显著高于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1.48(1.14,2.56)](t=3.06,P<0.01)、结核潜伏感染者[0.57(0.25,0.71)](t=4.312,P<0.01)和健康人群[0.58(0.33,0.79)](t=4.32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CD64指数用于结核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  相似文献   
932.
目的:建立蒙药五味沙棘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品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本品中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蒙药五味沙棘胶囊的薄层鉴别。  相似文献   
933.
目的:观察洪格日-12超微粉对大鼠发热模型、炎症模型及小鼠疼痛模型的解热、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干酵母诱导建立发热模型,观察洪格日-12超微粉解热作用;光照甩尾试验和冰醋酸扭体试验,观察洪格日-12超微粉镇痛作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试验和角叉菜胶足趾肿胀试验,观察超微粉抗炎作用;用ELISA法检测角叉菜胶足趾肿胀试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及检测组织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足组织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环氧合酶-2(COX-2)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及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1/2)在足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洪格日-12预防给药7 d造模后5 h体温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洪格日-12超微粉组甩尾时间明显延长,扭体次数、耳廓肿胀率明显降低(P<0.05);洪格日-12超微粉1 g/kg组镇痛率达到了51.67%(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洪格日-12...  相似文献   
934.
1例72岁男性尿毒症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首次使用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肾性贫血,静推后约8 min,出现呼吸困难、脸色发白、胸闷等过敏性休克症状。采用停药,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静推,吸氧,心电图监护,肾上腺素2 mg静推,呋塞米注射液20 mg静推等抢救措施,20 min后,患者症状和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改用其他药物继续治疗,直至出院未再发生过敏性休克。  相似文献   
935.
新疆哈萨克族(简称哈族)居民是食管癌高发病率的民族之一。为了提高对本地区哈族食管癌病人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我们对1995年5月~1998年5月来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1508例哈族病人中确诊的136例食管癌病人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36例哈族食管癌均经内镜诊断、病理活检及部分手术切除病理确诊,其中男96例,女40例,男∶女=2.4∶1,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45.6岁,其中小于35岁的25例,占18.4%,发病高峰年龄为41~60岁,有食管癌家族史的12例。本组病例大部分为农牧民,占84.5%(115/136),干部、工人及城镇居民只占15.4%(21/…  相似文献   
936.
朱凯  陈红梅  崔洪鹏  丁宇 《西部医学》2023,35(8):1163-1166
探讨在全内镜下椎板开窗术(Endo-LOVE)中采用可视环锯行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采用Endo-LOVE手术方式治疗的69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中均应用可视环锯进行椎管扩大成形。统计平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在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间点,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Oswestry指数(ODI)对患者进行评估,并使用改良MacNab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Endo-LOVE术式中应用可视环锯的技术优势。结果 6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6.9±12.4) min,术中出血量(10.7±6.1) mL,术中透视次数(3.1±1.2)次,平均住院日(6.4±1.0) d,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未出现神经损伤、感染等其他并发症。随访时间3~8个月,术后1 d、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ODI指数及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62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95.65%。结论 可视环锯在Endo-LOVE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压范围广,可视化操作,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满意,可在脊柱内镜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937.
目的:对蒙药五味沙棘散进行方解分析、基原考证、临床应用,为该药物的更深层次研究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文献考证法对蒙药五味沙棘散的基原考证、方解分析、临床应用、质量标准、工艺研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蒙药五味沙棘散出自《医海法鉴》,属传统蒙药剂型。该方是由沙棘(30 g),木香(25g)、栀子(10 g)、甘草(15 g)、白葡萄干(20 g),共研细末,混匀组成的散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于寒证、热证疾病用药方式有所不同而出现单味药在处方中的出入药量有所改变。用于治疗肺部陈热、伏热、搏热、肺脓肿、慢性咳喘病等。结论:蒙药五味沙棘散对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具有探索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38.
目的 研究罹患川崎病儿童与同期健康儿童中BTNL2基因rs2395158和ITPKC基因rs28493229基因型频率的差异,以分析两位点与川崎病儿童是否具有关联。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的方法,病例组选择60例汉族川崎病儿童,对照组同期随机选择60例健康体检的儿童,采用Chelex-100法快速在外周血样中提取研究对象的DNA样本,利用PCR技术对BTNL2基因rs2395158和ITPKC基因rs28493229的SNP进行检测分析,SPSS 25.0软件Pearson’s卡方检验比较以上两位点的基因型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中的差异。结果 (1)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ITPKC基因rs28493229的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6,P<0.05)。(2)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ITPKC基因rs28493229携带GC型基因的儿童更可能罹患川崎病。(3)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BTNL2基因rs2395158的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76,P>0.05)。结论 本次研究中,ITPKC基因rs28...  相似文献   
939.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探讨大蒜Allii Sativi Bulbus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活性成分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抑菌试验验证大蒜素对Hp菌株的抗菌活性。方法 利用HERB数据库获取大蒜的活性成分,并通过PharmMapper、Swiss Target Prediction、BATMAN-TCM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靶点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筛选出主要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收集与Hp感染相关的靶点,取药物与疾病靶点交集,筛选出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潜在靶点的互作关系,并在Cytoscape中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在DAVID数据库中进行潜在靶点的基因本体论(GO)生物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进行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用体外抗菌试验检测大蒜素的抗Hp活性。结果 共筛选出36个大蒜活性成分,291个潜在靶点,PPI网络分析得到肿瘤蛋白p53(TP53)、酪氨酸蛋白激酶(SRC)、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蛋白3(STAT3)、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SP90AA1)、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3)5个核心靶点。GO分析得到954个生物过程,KEGG分析得到176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大蒜活性成分均与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体外抑菌试验显示大蒜素对3株Hp菌均有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为2 mg/mL。结论 大蒜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TP53、SRC、STAT3、HSP90AA1、MAPK3 5个核心靶点参与Hp感染相关过程,其机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蛋白O(FoxO)、低氧诱导因子-1(HIF-1)等信号通路有关,且大蒜素对Hp菌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40.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宫颈癌大鼠肿瘤细胞凋亡、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雌性大鼠建立宫颈癌模型并分为姜黄素组、环磷酰胺组及对照组,连续14 d分别给予120 mg/(kg·d)姜黄素、25 mg/(kg·d)环磷酰胺及等量生理盐水。处死大鼠并对其脾脏、胸腺及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及胸腺指数、脾脏指数,采用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Western印迹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肿瘤组织B细胞淋巴瘤(Bcl)-2蛋白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3组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凋亡指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CD4+、CD8+及CD4+/CD8+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环磷酰胺组CD4+、CD8+及CD4+/CD8+均显著降低(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