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8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2 毫秒
71.
运动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艳  金元哲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95-2596
综述了关于运动病发病机制中的几种主要学说,着重探讨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的感觉冲突理论和神经不匹配学说,以及近年来出现很多新的研究成果的神经递质假说和内分泌异常假说。  相似文献   
72.
华支睾吸虫分泌-排泄抗原在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华支睾吸虫分泌-排泄抗原在华支睾吸虫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应用ELISA技术对华支睾吸虫的成虫粗抗原和分泌-排泄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方法制备华支睾吸虫的粗抗原和分泌-排泄抗原,以ELISA方法对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509人、麝猫后睾吸虫感染者47人、卫氏并殖吸虫感染者20人、日本血吸虫感染者14人以及健康人血清163人,检测血清特异性IgG。结果比较华支睾吸虫分泌-排泄抗原的诊断的敏感性高于粗抗原,分泌-排泄抗原的特异性反应明显高于粗抗原。结论分泌-排泄抗原用于诊断感染华支睾吸虫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在体大鼠神经-骨骼肌标本制作方法.[方法]腹腔注射给予大鼠氯醛糖进行麻醉,切开后肢背侧皮肤,分离坐骨神经干,只留下支配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神经,剥离带有血管和神经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标本;利用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骨骼肌收缩曲线.[结果]所采用的方法制作标本简便,收缩力学实验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PGC-1基因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在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以172名延边地区朝鲜族及汉族正常人群为研究对象,6个SNPs位点(Ser 74 Leu,IVS2+52C>A,Asp 475 Asp,Gly 482 Ser,Thr528 Thr,Ler 577 Ser)均来自PGC-1基因的2个模块.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给Ser 74 Leu,IVS 2+52C>A2个等位基因位点检测突变样本,对异常片段进行直接测定序列;对Asp475Asp,Gly 482 Ser,Thr 528 Thr,Ler 577 Ser4个等位基因位点行PCR扩增后直接测定序列.[结果]延边地区朝鲜族及汉族人群PGC-1基因Ser 74 Leu,IVS2+52 C>A,Asp 475 Asp,Gly 482 Ser(G>A),Thr 528 Thr(G>A),Ler 577 Ser6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单体型频率分布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边地区朝鲜族及汉族人群PGC-1基因6个SNPs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单体型频率分布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过程中,ɑ-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拮抗剂对自由活动大鼠海马齿状回(DG)细胞外液中Glu浓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它们与习得性突触效应长时程增强(LD-LTP)和行为学习之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使用脑部微量透析法、脑部微量注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慢性埋植电极技术以及行为学习监测与电生理记录相结合的实验方法。结果:未进行条件反射训练大鼠海马DG注射CNQX后,并不影响DG区细胞外液中的Glu水平,但其PS幅值从注射前的100%明显下降到65.47%±13.82%(P<0.01)。在条件反射的训练过程中,DG区注射Ringer’s液,Glu浓度出现明显增加,而随着条件反射消退,又逐渐回降,这与DG区群体峰电位峰值以及行为正确反应率的变化呈平行关系;DG区微量注射CNQX,明显抑制条件反射的形成,而且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Glu浓度逐渐增加达到训练开始前的285.51%±43.83%(P<0.01),但PS幅值却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AMPA受体在海马DG区习得性LTP的形成过程中起触发作用,此受体的激活是海马DG区习得性LTP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2)基因的动态定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家兔30只,随机分成6组,取右桡骨用骨磨钻制成20 mm的骨缺损模型为实验组,取自体髂骨制成大小1~2 mm的颗粒状移植于右桡骨骨缺损处.术后3天、1、2、4、6、8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具体观察和分析骨缺损修复过程中TGF-β2基因的动态定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3天、1、2、4、6、8周时TGF-β2的相对表达量为0.57、1.00、1.40、1.44、1.59、1.27.结论:骨缺损修复过程中TGF-β2基因的动态定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为骨折和骨缺损的治疗从分子生物学基因动态定量变化方面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松质颗粒加骨髓联合移植修复长段骨缺损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行骨缺损术后 3d和 1,2 ,4 ,6 ,8周处死白兔取材 ,标本进行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表达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 3d时均见有炎症反应 ,未见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表达 ;在 1周时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呈弱阳性 ,在 4周时实验组中的表达呈强阳性 ,2 ,6 ,8周时表达呈阳性 ,对照组中在 4周时表达呈阳性 ,1周时表达呈阴性 ,2 ,6 ,8周时表达呈弱阳性 .[结论 ]骨形态发生蛋白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重要因子 ,骨松质颗粒加骨髓联合移植修复的方法能够明显缩短骨缺损的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评价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失败后补救性冠状动脉成形术(PCTA)的成功率。住院存活率及6个月随访结果。方法 28例老年人AMI,于发病(胸痛)开始6h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开始90min时行冠状动脉造影,示TIMI(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0-1级或虽达2级但仍有胸痛,立即给予急诊补救性PTCA并记录其成功率、住院存活率,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全部患者中梗塞相关动脉(IRA)31支,其中前降支病变17支,右冠状动脉病变10支,回旋支病变4支,补救性PTCA使26例患者IRA完全再通,成功率92.9%,TIMI血流均达3级,其中10例补救性PTCA后因残余狭窄大于50%而植入支架。成功的补救性PTCA患者住院存活率96.3%,1例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4例因胸痛复发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再狭窄(15.4%)。未成功的补救性PTCA患者中1例死亡(死亡率50%)。结论 老年人AMI溶栓失败后补救性PTCA成功率及住院存活率高,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9.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1〕。近年来,RDW在心力衰竭、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疾病中的研究日益增多。Felker等〔2〕已证实,与LVEF、NYHA心功能分级和肾功能水平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因素相比,RDW与CHF的预后有更强的统计学关联。另外一方面,慢性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