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3 毫秒
21.
目的评价3DSlicer软件在乙状窦后入路术中的应用价值,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开颅辅助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患者45例,听神经瘤33例,脑膜瘤9例,表皮样囊肿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5例),术前完善颞骨CT、MRV等影像学检查,观察组利用3DSlicer软件建立颅骨与静脉窦3D模型,于颅骨表面标记关键孔位置并测量关键孔与星点与二腹肌沟上末端的距离,根据两组距离确定术中关键孔的位置。为对照组中患者开颅时术者根据影像学结果经验性的定位关键孔。结果观察组20例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患者关键孔均可显露横窦-乙状窦结合处的内侧缘,定位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0例手术均实现单骨孔骨瓣形成,无1例损伤静脉窦,开颅时间缩短,颅骨缺损减少,骨瓣复位良好,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结论应用3DSlicer软件可有效辅助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时关键孔的精准定位,有利于保护静脉窦与减少颅骨缺损。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究血清簇集蛋白(Clusterin)、组织激肽释放酶1(KLK1)与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病情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四科收治老年AHF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AHF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行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对照组。根据心功能将AHF患者分为轻度亚组(n=37)和重度亚组(n=43),依据患者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终点事件亚组(n=36)和非终点事件亚组(n=44)。比较各组间的基本资料及血清Clusterin、KLK1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AHF患者血清Clusterin、KLK1水平与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AHF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lusterin、KLK1对AH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AHF组SCr、TnI、CK-MB、NT-proBNP、LVEDD、BNP、Clusterin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P=8.439/<0.001、31.607/<0.001、5.212/<0.001、15.67...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影响先天性心脏病64层螺旋CT检查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收集15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先天性心脏病64层螺旋CT检查的方法。结果156例患者成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的有150例,6例1周后重做成功。研究显示,患者的年龄,心率,呼吸的控制,心理因素及造影剂的浓度和药量及摄影条件,留置针穿刺部位是成像质量影响的因素。结论对患者检查前进行有效的评估,使用有效的干预方法,以降低患者的心率,稳定患者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确保造影剂的顺利进入患者体内,保证检查一次成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提高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有无家属的配合在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及预后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124例精神科疾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其中观察组于开放式病房有家属进行良好配合,对照组于封闭式病房无家属配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预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一组患者有家属配合后,观察组的治疗过程及预后效果(100.00%)优于对照组(66.1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家属的配合在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及预后效果更好,所需治疗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生脉注射液3ml/k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4天,重症患儿病初每日2次,连用2~3天。对照组重症患儿用纳洛酮0.15~0.2mg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2~3天,然后改为复方丹参注射液2ml/kg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总疗程14天。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由专人对出院患儿填随访表,每月来院做相关检查,再次住院强化治疗。结果长期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在异常症状、体征、脑性瘫痪等后遗症,脑CT或MRI异常、EEG异常、第2次、3次住院方面都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新生儿HIE,长期随访证实远期疗效也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6.
据初步统计 ,全世界超过 5 0 %的人群有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其中西方国家的感染率为 2 5 %~ 5 0 % ,发展中国家有的高达 90 % 〔1〕。然而 ,只有少数感染者发展成消化性溃疡或胃癌 ,其中的原因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 ,Hp的cagA、vacA、iceA基因可能与疾病的发生有关。有关cagA、vacA与疾病的关系我国也有报道〔2〕。本文研究了浙江地区Hp菌株的cagA、vacA、iceA基因型别并分析了与疾病的关系。材料和方法Hp菌株的来源 :Hp菌株分离自 60例胃、十二指肠疾…  相似文献   
27.
楚永杰  王猛  邱翔 《颈腰痛杂志》2021,42(1):112-115
目的 探讨三痹汤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及OPG/RANKL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8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MTX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云克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三痹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Bath AS疾病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Bath AS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BLigand,RANKL)、25-(OH)D3、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RANKL、O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VDR、25-(OH)D3、BALP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SFI、BASDAI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同期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痹汤联合MTX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减轻患者症状评分,改善骨代谢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OPG/RNAKL通路可能是其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8.
病例资料患者,男,57岁,因解黑大便半月伴呼吸困难一周入院。胃镜发现贲门下区巨大肿块,表面糜烂呈结节样,累及贲门,倾向低分化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提示食管胃结合部软组织肿块(图1),病变处粘膜增粗、扭曲、破坏。CT 平扫见食管胃交界区软组织影(图2),大小约3.8 cm×5.0 cm,部分突入胃腔,增强扫描见病灶明显强化(图3);胃小弯侧,腹主动脉前方淋巴结肿大,部分融合成团,胃大弯侧淋巴结显示。手术所见:肿瘤位于食管下段,累及贲门。下肺韧带旁、胃左动脉旁、腹主动脉前见多枚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食管胃交界部恶性黑色素瘤(图4),肿瘤浸润至食管外膜及胃壁浆膜,脉管内可见瘤栓。患者术后采取综合治疗(化疗为主),3个月后未见肿瘤复发,目前继续随访中。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索HOXA5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高表达的原因及miR-128-3p调控胶质母细胞瘤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慢病毒转染上调或下调U87细胞中miR-128-3p的表达水平,再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HOXA5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来探索miR-128-3p与HOXA5在GBM中表达的相关性。利用双荧光素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8-3p对HOXA5的靶向抑制关系。利用miR-128-3p与HOXA5过表达的质粒转染U87细胞进行拯救实验,通过CCK-8、Transwell、流式细胞学分析与裸鼠体内实验验证miR-128-3p调控GBM增殖、侵袭及凋亡方面的分子机制。结果 上调U87细胞中miR-128-3p表达后HOXA5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下调U87细胞中miR-128-3p表达后HOXA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者表达呈显著负相关。miR-128-3p可靶向结合HOXA5基因的3’UTR区并抑制HOXA5表达。miR-128-3p+Control组U87细胞增殖、侵袭及抗凋亡能力显著下降。结论 miR-128-3p可通过靶向抑制HOXA5负向调控GBM细胞的增殖、侵袭及抗凋亡能力,HOXA5在GBM中呈高表达与miR-128-3p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0.
邱翔  曾学文  秦梦  邓利俊  蔡叶 《放射学实践》2022,(12):1493-1497
【摘要】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神经血管耦合(NVC)功能的变化,探究这种变化与M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认知功能障碍中发生的神经生理病理机制。方法:将29例MHD患者和2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HC组)纳入本研究。搜集MHD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钙、透析时长)。所有受试者接受神经心理学测试(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随后行静息态脑功能成像(rs-fMRI)及三维伪连续性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MRI检查,分别获得低频振荡振幅(ALFF)及脑血流量(CBF)图,计算灰质模板内CBF与ALFF的比值,即得到神经血管耦合(NVC)图;提取组间差异显著脑区的NVC值,并与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MHD患者双侧海马、双侧颞下回、双侧豆状壳核、左侧梭状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内侧和旁扣带回以及右侧尾状核的NVC值减低(P<0.05,FDR校正)。左侧颞下回和右侧海马旁回的NVC值与视空间和执行功能呈负相关(P<0.05);右侧豆状壳核的NVC值与语言功能呈正相关(P<0.05);左侧海马和左侧梭状回的NVC值与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与透析时长呈负相关(P均<0.05);右侧尾状核的NVC值与透析时长呈负相关(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NVC的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NVC通过不同神经血管调控通路调节MHD患者的认知功能。此外透析时长、血肌酐水平可能导致大脑内稳态失衡,造成NVC功能受损,进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