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1.
谭远超  王亮  黄相杰  蒋琬君 《中国骨伤》2008,21(10):751-751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5月23日我院接收由成都军区总院转诊的地震骨伤病员1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2.
老年性腰椎问盘突出症是指60岁以上发病者,其发病率相对较低。患者多有较严重的腰椎退行性改变,并且多合并有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故其在病理改变、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处理等方面都有别于中、青年患者。我院自1995年1月-2000年8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417例,其中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占11.03%。为总结经验.现对资料完整并获得了随访的4l例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 探讨以应力传导分析方法确定胸腰椎椎弓根置钉路径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0-06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520例胸腰椎疾病.269例采用应力传导分析方法确定置钉路径进行置钉(观察组),251例采用传统置钉方法置钉(对照组).比较两组胸椎、腰椎一次置钉成功率以及总一次置钉成功率.结...  相似文献   
85.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指腰椎的骨与软组织因某些原因发生形态与组织结构方面的变化,导致神经根和(或)马尾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多表现为腰腿麻木、无力和间歇性跋行等症状。为提高手术疗效,现就LSS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6.
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施工、交通意外及各种运动引发的脊柱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日益增多.目前对胸腰段骨折的诊断已无困难,但对其损伤分类、治疗方法选择、术式确定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争议.现就近期外固定支架治疗胸缓椎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和评价单钉-沟槽柱翼钢板联合WDFC后路椎问融合在治疗腰椎滑脱的效应。[方法]对62例腰椎峡部裂并腰椎滑脱的患者施行单钉-沟槽往翼钢板联合WDFC后路椎间融合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诊期间Tailard指数、Boxal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的变化,同时观察神经症状、体征、临床疗效及融合率。[结果]本组62例平均随访24.3个月(17~35个月),术后与术前Tailard指数、Boxal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有显著差异性(P〈0.01),术后与随访无显著性差异(P〉0.05),优良率93.5%,改善率96.8%,融合率100%。[结论]单钉-沟槽柱翼钢板联合WDFC后路椎问融合术具有复位良好,内固定可靠,保持椎问隙生理高度和节段稳定、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8.
搭桥供血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小腿大面积皮肤缺损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1984~1988年中行搭桥供血游离肌皮瓣和骨皮肤瓣移植4例,均获成功,现将适应症、手术方法与体会简介如下。一、手术适应症凡四肢有大面积的软组织或伴有骨组织缺损,严重影响功能,而采用局部转移皮瓣  相似文献   
89.
82例拇指重建术临床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6种方式,为82例外伤性拇指缺损病人,进行了重建手术,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1.拇指缺失部位:末节1例,近节58例,掌指关节20例,第一掌骨3例。2.拇指重建方式:①断拇指再植50例。切割伤41例,撕脱伤4例,冲压伤3例,动物咬伤1例。②游离第二趾移植13例。早期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TOI外科分型诊疗流程图对寰枢椎脱位治疗方案、固定方式及融合范围选择的指导价值及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根据病因、症状、体征、动力位X线片、三维CT重建和牵引复位情况,并充分考虑手术松解和创伤因素制订TOI分型诊疗流程图:牵引复位型(traction reduction type,T型),分为T1、T2亚型;手术复位型(operation reduction type,O型);不可复位型(irreducible type,Ⅰ型)。T1型采用牵引、支具固定,或临时内固定等寰枢椎非融合治疗;T2型采用牵引复位后寰枢椎或枕颈固定融合;O型采用前路松解,联合后路复位固定融合;Ⅰ型采用后路或前路减压,原位固定融合。固定方式取决于患者上颈椎解剖特点和稳定性。2007年7月至2014年6月,9家医院收治1 218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依Symon和Lavender临床功能评定标准、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和影像学测量寰齿前间隙(atlas-dens interval,ADI)、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SAC)评定疗效。结果1 218例患者中T1型234例(19.2%)、T2型699例(57.4%)、O型239例(19.6%)、I型46例(3.8%)。平均随访(35.5±18.9)个月。术后脊髓功能改善2级572例(47.0%),改善1级512例(42.0%),无变化134例(11.0%),有效率89.0%。术前JOA平均(9.80±1.90)分,术后(14.60±2.30)分,改善率为66.7%。术前ADI平均(8.34±1.96) mm,术后(4.18±5.97) mm。术前SAC(10.24±6.80) mm,术后(14.53±4.87)mm。影像学检查示枕颈区植骨已融合,鹅颈畸形已矫正,脊髓前和(或)后方减压良好。结论 寰枢椎脱位TOI外科分型对选择治疗方案、固定方式及融合范围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