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后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骨科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8例,治疗组44例。对照组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给予骨化三醇联合维生素D治疗;治疗组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给予骨化三醇、维生素D及唑来膦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腰椎骨密度及骨钙素(BGP)指标变化。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前,2组患者VAS、ODI、腰椎骨密度、骨钙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ODI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腰椎骨密度、血清骨钙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腰椎骨密度、血清骨钙素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92.
背景:与其他配伍的假体一样,金属一金属假体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磨损颗粒和金属离子,其中金属离子以钴和铬离子较为常见,可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引起假体无菌性松动.目的:观察Co~(2+)、Cr~(3+)离子对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活性及其膜上RANK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金属钴铬离子对单核,巨噬细胞进行干预,不同时间点用-四唑盐比色方法检测细胞活性并以半定量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RANK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结论:四唑盐比色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o~(2+)、Cr~(3+)可使单核,巨噬细胞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单核/巨噬细胞暴露在钴铬离子下,与对照组相比,钴铬离子组单核,巨噬细胞RANKmRNA在12 h表达增强(P<0.05),24 h达到高峰(P< 0.05),48 h较24 h表达下降(P<0.05).结果提示,金属离子对单核/巨噬细胞有细胞毒性,且能够刺激单核/巨噬细胞RANK mRNA的表达,为单核/巨噬细胞向具有骨质吸收功能的破骨样细胞转化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青少年和成人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治疗及随访的1例最初误诊为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PHEO)的24岁NB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诊断过程、接受抗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disialoganglioside, GD2)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抑制剂劳拉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关键词"青少年和成人神经母细胞瘤"检索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相关文献;以"adolescent and neuroblastoma"或"adult and neuroblastoma"为检索词, 检索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截止日期为2021年12月。排除14岁以下和原发颅内NB病例后进行文献复习, 总结该群体NB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结局情况。结果患者男, 24岁, 因体检发现腹部肿块入院, 肿瘤原发部位为右侧肾上腺, 有淋巴结和骨转移, 手术切除腹部肿瘤, 经多次病理复核...  相似文献   
94.
目的:测定GST基因在上海地区健康汉族人中的遗传多态性,筛选出汉族人的GST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为开展GST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肿瘤易感性及治疗相关性研究作一初步探索。方法:采用荧光标记自动测序法,筛选GSTT1,GSTM1基因在20名上海地区的汉族健康志愿者中的候选SNP位点。结果:4例受检者在GSTT1外显子4和3之间的第86 057位点发生点突变,由腺嘌呤A取代鸟嘌呤G,经与Genebank中SNP数据库比对,可能为一新的GSTT1基因候选SNP位点;在外显子5的第793位点和921位点,所有受检者均为G&A的杂合子。GSTM1在8个外显子中均发现有候选SNP位点,但多为单核苷酸的杂合子。约40%受检者的外显子2出现腺嘌呤A缺失,所有受检者在第1 383位点和1 385位点分别是A&G受C&G杂合子;在第101位点60%个体为A&T杂合,40%个体为腺嘌呤A的纯合子。我们还初步发现在外显子2的190 bp以后可能存在多个碱基或小片段缺失。结论:上海地区健康汉族人的GST基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这些多态性是否为汉族人所特有、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以及这些可能的候选SNP位点是否会造成其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并引起产物蛋白一级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GST酶活性发生改变而表现为具有不同的表型及基因型,尚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金属Co2+、Cr3+离子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的细胞毒性以及在Co2+、Cr3+离子刺激下对成骨细胞分泌RANKL、OPG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对培养上清液RANKL、OPG浓度进行检测.[结果]MTT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钴铬离子使成骨细胞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成骨细胞暴露在钴铬离子下,与对照组相比,24 h、48 h后:OPG的分泌分别增长32.1%、17.8%(P<0.05);RANKL的分泌量分别是对照组的61.6倍、13.8倍(P<0.05);RANKL/OPG比率分别升高51.4倍、12.3倍.[结论]金属离子对成骨细胞有细胞毒性,可刺激成骨细胞释放RANKL、OPG,并上调RANKL/OPG的比值.  相似文献   
96.
作为儿童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婴儿恶性实体肿瘤发病相对罕见,其既有儿童肿瘤的一些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婴儿肿瘤多为胚胎源性肿瘤,发病机制涉及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环境因素等多个环节。婴儿恶性肿瘤的构成比分布不同于大年龄组儿童,肿瘤登记信息系统不完善、人口迁徙、出生缺陷及围生期因素、环境暴露、性别、种族等因素可影响流行病学数据的统计。异质性是婴儿恶性实体瘤的突出特征之一,从治疗大年龄儿童肿瘤所获得的经验不能直接外推到婴儿身上。婴儿恶性实体肿瘤的治疗需要同时兼顾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对婴儿生长发育的远期影响。早期诊断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大多数婴儿恶性实体肿瘤的预后优于年长儿童。因此,有必要将婴儿恶性实体肿瘤作为一个独立的亚群进行管理。现就当前国内外婴儿恶性实体肿瘤的流行病学及预后因素的研究现状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7.
背景:国内外临床上判断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局部血运的方法较多,但使用时缺点较多,尤其是不能准确判断股骨颈骨折后周围2,3级血管的情况。目的:利用磁共振三维血管成像技术评估股骨颈骨折股骨头血运状况,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07/12宜春学院临床医学院收治的未行磁共振及三维血管成像检查1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两枚双头加压螺钉固定(对照组)。选择2009-01/2011-02收治的行磁共振及三维血管成像检查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3例,根据检查结果对患侧旋股内侧动脉情况良好的30例行闭合复位两枚双头加压螺钉固定(实验组),另3例行髋关节置换。结果与结论:对照组中11例骨性愈合,5例出现股骨颈吸收,需行二次手术;实验组中29例骨性愈合,1例需行二次手术。说明磁共振三维成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骨颈骨折周围2~3级血管成像,指导手术选择,对预后做出较准确判断,减少二次手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8.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伴有骨转移的Ⅳ期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诊治方案、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52例Ⅳ期NB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有骨转移患儿与无骨转移患儿的临床特征、肿瘤标志物及预后情况。结果 52例患儿中伴有骨转移25例(48.1%),男女比例为2.57∶1.00,中位发病年龄为37.7个月(9.5159.8个月);骨转移部位主要有:颅骨17例(68.0%),四肢骨17例(68.0%),骨盆11例(44.0%),脊柱9例(36.0%),肋骨8例(32.0%),肩胛骨1例(4.0%),下颌骨1例(4.0%),其中10例(40.0%)患儿为多发性骨转移。有骨转移者的肿瘤标志物尿香草扁桃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较无骨转移者明显升高(P<0.05);原发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差者较分化好者的骨转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25例伴有骨转移NB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7.6个月(13.8159.8个月);骨转移部位主要有:颅骨17例(68.0%),四肢骨17例(68.0%),骨盆11例(44.0%),脊柱9例(36.0%),肋骨8例(32.0%),肩胛骨1例(4.0%),下颌骨1例(4.0%),其中10例(40.0%)患儿为多发性骨转移。有骨转移者的肿瘤标志物尿香草扁桃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较无骨转移者明显升高(P<0.05);原发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差者较分化好者的骨转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25例伴有骨转移NB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7.6个月(13.854.1个月);19例按计划完成治疗,其中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4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进展4例,复发7例,19例中共有7例死亡;6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其中4例死于肿瘤进展,2例死于严重感染。25例伴有骨转移的Ⅳ期NB患儿的2 a总体生存率为(37.1±12.3)%,2 a无事件生存率为(30.2±10.7)%;27例无骨转移的Ⅳ期NB患儿的2 a总体生存率为(61.5±9.7)%,2 a无事件生存率为(46.7±10.9)%;无骨转移患儿的2 a总体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均较骨转移患儿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骨转移的Ⅳ期NB患儿在化学治疗配合手术、局部放射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治疗下的远期预后仍极差,需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手段,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髂腹股沟入路手术与庆大霉素联合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损伤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2月期间诊治的髋臼粉碎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78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髂腹股沟入路手术与庆大霉素联合治疗组(A组)和髂腹股沟前入路手术治疗组(B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手术治疗和口服莫西沙星治疗;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髂腹股沟前入路手术治疗,A组患者给予髂腹股沟入路手术与庆大霉素联合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情况、关节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X-线胸透次数明显低于B组(P<0.05),关节功能优良率、皮肤软组织损伤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与B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腹股沟入路手术与庆大霉素联合治疗,可有效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损伤,降低手术时间,减少X-线胸透次数,提高了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0.
心经腧穴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少阴心经直接与心联系,其病候也与心病有直接的关系。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心经腧穴和心也应有密切的联系。冠心病患者由于存在冠脉供血障碍,心肌缺血缺氧,心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同时冠心病患者表现的症状正是心经经络系统的病候和心经腧穴主治的病候之一。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针刺心经九穴,观察心经腧穴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特异性影响。本文借助超声心动图提供的指标一收缩期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舒张期血流频谱的峰值速度E与峰值速度A的比值(E/A),分别对针刺冠心病患者手少阴心经9个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