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组织电镜观察:附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2.
周围神经损伤后不仅在损伤局部及末梢有着相应的变化,其在中枢的神经元胞体也将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学变化〔1〕。神经元的功能活动主要表现在电位的改变和各种神经递质的变化,尤其是各种神经肽的变化。为此,本课题以切断大鼠坐骨神经并结扎其近端的方法建立周围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33.
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开放性手术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则是该手术应着重解决的问题。1990年1月至1992年1月,我们采用无水乙醇注射后再行前列腺切除术47例,止血效果较好,无显著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47例,年龄56~86岁;病程10天~10年。1.2 操作方法经耻骨上切开膀胱,充分显露膀胱颈部,在增生的前列腺包膜内按3、5、7、9点方向用8号或9号针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通过观察白细胞介素-5(IL-5)对人嗜酸性粒细胞 (Eos) 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在Eos相关性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体外培养人外周血Eos,以未加任何细胞因子的孔作为阴性对照,试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IL-5 (10-11, 10-9, 10-7 mol/L)共培养,台盼蓝拒染法观察细胞活力变化,培养16 h后收集细胞和细胞培养上清液,应用RT-PCR和ELISA方法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的量观察IL-5的调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228.9±2.87)相比,3种浓度的(10-11, 10-9, 10-7 mol/L)Th2型细胞因子IL-5均能显著增强体外培养的Eos中TGF-β1蛋白的表达(335.13±9.43, 403.7±0.09, 426.0±0.05), P<0.05, 处理组mRNA的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42,1.70和1.76倍(P<0.05).结论 Th2型细胞因子IL-5可能通过上调TGF-β1的基因表达在Eos相关性慢性排斥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目的是观测硫酸肝素-胶原蛋白支架材料对Schwann细胞的相容性,采用: (1)冷冻干燥法制备硫酸肝素-胶原蛋白支架材料,培养、纯化并鉴定Schwann细胞后,将Hoechst荧光标记的Schwann细胞复合于硫酸肝素-胶原支架材料中,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光镜下观察其在材料内部的空间排列形式; (2)以台盼蓝染色、MTT法检测Schwann细胞与硫酸肝素-胶原蛋白共培养时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作者制备的支架材料具有纵行的、平行排列的微管结构,Schwann细胞在支架材料微管内成线性平行排列,类似于神经基底膜与Schwann细胞形成的Büngner带;台盼蓝染色Schwann细胞死亡率仅6. 47%,MTT法证明Schwann细胞与硫酸肝素-胶原蛋白材料共培养时保有高度的生物活性。本研究结果表明:以硫酸肝素复合胶原蛋白结合特定条件下冷冻干燥技术可以制备在组分和内部空间结构上高度仿生神经的新型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与Schwann细胞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捐献者胰腺胰岛制备产量和功能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9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105例胰腺,均来自非糖尿病器官捐献者,按照<40岁,≥40岁进行分组,其中<40岁组38例,≥40岁组67例。胰岛制备在优良生产规范实验室(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中进行,经过修整,灌注胶原酶,Ricordi消化罐消化,利用连续密度梯度法纯化获得胰岛,检测胰岛产率、活性和葡糖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评估分离胰岛的数量和质量。结果 胰岛纯化前,<40岁组胰岛当量(islet equivalent, IEQ)、IEQ/g较≥40岁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纯化后<40岁组胰岛个数(islet particle number, IPN)、IPN/g较≥40岁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胰岛素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轻捐献者可以提高胰岛制备的成功率,非糖尿病年长供者可以获得优质的胰岛。  相似文献   
39.
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中文医学信息服务站点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广州肿瘤咨询网的运营实践,探讨医学信息服务网站运营中的法律与伦理问题。指出我国医学网站应及时备案认证、发表知识产权申明、明确隐私保护政策,建立合法的商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25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 125例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中位年龄45岁(27~76岁),诊断时肿块超过3 cm者占61.6 %(77/125),51.2 %(64/125)患者区域淋巴结阳性,80.8 %(101/125)患者为Ⅱ期以上,89.6 %(112/125)患者的激素受体阳性。中位随访58个月(11~222个月),此时有32例出现复发及转移,18例死亡。生存分析显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2.2 %和87.3 %。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进行内分泌治疗是影响浸润性小叶癌的唯一预后因素。结论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在发病中位年龄上与其他病理类型乳腺癌无明显差异,诊断时呈现肿瘤较大和淋巴结侵犯较多是该病的一个特点,激素受体阳性率高是该病的另一个特点。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没有显著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