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21.
目的探讨单穴和腧穴配伍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组织形态表现及胃黏膜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干预效应,阐明单穴和腧穴配伍的效应以及针灸治疗大鼠胃溃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飞经走气"针法对循经感传现象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30例,应用G6805-I型电针仪以20次/s的连续波分别刺激手、足阳明经的井穴,逐渐增加电流强度置受试者能耐受为度。当感传在关节处受阻时,按照飞经走气针法中青龙摆尾针法进行针刺,使感传继续,并进行记录。结果大多数受试者的循经感传在经过腕、踝、肘、肩、膝、髋等大关节时,可出现速度减慢或停顿的现象。结论 "飞经走气"针法在循经感传通过腕、踝等关节时有促进作用,具有"通关过节,催运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3.
食道内支架治疗恶性食道狭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晚期食道癌患者 ,尤其是高龄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治疗及术后狭窄的患者 ,运用食道自膨式金属支架作为一种永久性治疗 ,对延缓患者的生命 ,改善生存质量 ,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我院于 2 0 0 0年以来 ,共完成1 2例食道恶性狭窄病人置入自膨金属内支架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疗效评价 以吞咽困难五级为标准〔6〕:0级 :正常吞咽 ;1级 :能吞咽大部分固体食物 ;2级 :能吞咽半固体食物 ;3级 :只能吞咽液体食物 ;4级 :不能吞咽液体食物。1 2 临床资料  1 2例食道癌患者 ,男性 9例 ,女性 3例 ,平均年龄 5 5~ 78岁 ,经病…  相似文献   
124.
全息穴是依据全息理论结合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以及临床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全息穴已经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系统 ,全息穴系统包括耳穴系统、头穴系统、足穴系统、眼穴系统、手穴系统、面穴系统、鼻穴系统、腕踝穴系统等等。目前 ,医学界对全息穴的研究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临床研究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笔者认为全息穴纳入腧穴分类之中 ,即腧穴应分为十四经穴 ,经外奇穴 ,阿是穴和全息穴 4种。我们将全息穴纳入腧穴的分类 ,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腧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无定位、定位、定名及系统分类等几个阶段腧穴形成大致…  相似文献   
125.
目的:观察不同配穴的预防性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组织损伤情况及蛋白质谱的影响,阐明不同配穴针刺预防应激性胃溃疡效果,获得相关差异表达蛋白。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捆绑对照组、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组、募穴组、下合穴组、合募配穴组、背俞穴组和俞募配穴组,每组15只。各组大鼠针刺后采用水浸-束缚法制备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形态学表现,计算溃疡指数;提取胃组织蛋白,应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胃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的蛋白进行梯度分离,采用纳升级电喷雾高效液相仪联合LTQ线性离子阱质谱仪(Eksigent-Thermo LTQ-MS)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合募配穴组大鼠溃疡指数低于募穴组、下合穴组、背俞穴组和俞募配穴组(P<0.05)。筛选出的感兴趣差异表达蛋白有以下几种:①酶类,包括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 碳酸酐酶1(Car1)、碳酸酐酶3(Car3)、乌头合酶(Aco2)、α-烯醇化酶(Eno1 )、β烯醇化酶( Eno3 )和γ烯醇化酶;②运动(骨架)蛋白质,包括alpha 1肌动蛋白(Actc1)、β肌动蛋白(Actb)、α肌动蛋白(Acta1)和相对分子质量为43 000的蛋白质 (Actg2);③运输蛋白质,包括血清铁传递蛋白(TF亚型1)和钙网蛋白 (Calr);④热休克蛋白,包括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的热休克蛋白(Hspe1)。结论:合募配穴预防应激性胃溃疡效果优于单穴组及俞募配穴组,机制可能与多种蛋白的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6.
四神聪穴是经外奇穴之一.临床广泛应用于失眠、颈性眩晕、颈源性头痛、小儿遗尿、抑郁症等多方面的治疗.四神聪穴在治疗精神情志疾病确有突出的疗效,且一般朝向百会穴平刺.四神聪在改善脑血流量,调节大脑皮质功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7.
针灸防治应激性胃溃疡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SU)的防治作用是多种神经递质和及激素参与的结果,通过减少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血流量,致使大鼠溃疡程度降低,这些因素之间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综合发挥着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从而实现了调节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8.
目的对针刺治疗失眠的常用有效处方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经外奇穴法(安眠穴和印堂穴)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临床疗效的对比评价。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失眠患者40例,随机分成各20人的2组,分别以镇静安神针法和针刺经外奇穴法进行治疗。结果镇静安神针法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0%,针刺经外奇穴法组达到75%,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经外奇穴法治疗失眠皆有较好疗效,镇静安神针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9.
心身医学是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状态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突出了心理因素与躯体之间的交互关系,这与中医整体观具有一致性。失眠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主要表现为经常性的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病位在心与脑,二者共为藏神之所,因此治疗当以调神为主。“镇静安神针法”是王富春教授基于中医“整体观”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模式提出的针刺方案,在减轻患者失眠症状的同时注重调神,进而形神共调,可提高临床疗效。通过中医学与心身医学相结合的方式理清疾病脉络,从调“神”角度剖析镇静安神针法的选穴原则、针刺手法、治疗时机,探讨其治疗失眠的整体治疗思路,为针灸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肺与大肠经穴表里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大肠经穴在脏腑表里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临床实践、现代医学研究中有关肺、大肠经穴治疗脏腑表里疾病以及探讨肺与大肠关系的文献.结果 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络属构成密切的表里关系,是肺与大肠经穴能够治疗脏腑表里相关疾病的基础.针灸临床实践中肺、大肠经穴治疗脏腑表里相关疾病主要表现为肺经穴位治疗大肠疾病,大肠经穴位治疗肺系疾病.结论 肺、大肠经穴治疗相关表里疾病疗效良好,现代研究从胚胎、器官的演化发育、免疫相关和生物学联系途径探讨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但其科学内涵和联系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