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2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23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467篇
预防医学   176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249篇
  9篇
中国医学   201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30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皆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以小针刀、手法、功能锻炼,对照组仅以手法、功能锻炼,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定和治疗后疗效评定.结果:①肩关节功能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肩痛、ROM、ADL、肌力和形态等均明显改善,综合分值明显提高,由治疗前37.7±12.8增加到81.45±9.41,P<0.001;②疗效评定标准: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提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肩关节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及孟鲁司特组,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气道纤维化;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4、IFN-γ、IL-9和OVA特异IgE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OX40L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肺组织TRAF6、IL-9和IL-9R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明显,纤维化增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4、IL-9和OVA特异IgE含量增加,IFN-γ含量降低,OX40L、TRAF6、IL-9和IL-9R表达水平升高.孟鲁司特改善肺组织形态,降低肺组织气道纤维化,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4、IL-9和OVA特异IgE含量,增加IFN-γ含量,降低OX40L、TRAF6、IL-9和IL-9R表达水平.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改善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和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OX40L和Th9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4.
粪肠球菌可在恶劣的环境中持续生长和繁殖,而在生物膜中具有的极强的生存和致病能力,使其成为根尖周炎复发的重要的致病因素。粪肠球菌的毒力因子,可引起健康组织损伤,增强细菌的黏附能力。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在原发性感染根管内为7.5%,但在治疗失败的感染根管中可达到70%以上,即粪肠球菌在原发性根尖周炎患牙的根管内并非主要致病菌。粪肠球菌在根管冠1/3段的感染较重,在根中1/3和根尖1/3段的感染较轻。粪肠球菌对常规的根管消毒和抗菌药物有极强的耐药性,很难用传统的方法将其于根管内彻底清除,因此研发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杀灭粪肠球菌药物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5月-2014年6月在河北省涿州市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125例成人AML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以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对其骨髓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AML患者髓系特异性抗原表达阳性率依次为CD13(90.4%)、CD33(86.4%)、MPO(80.0%)、CD117(73.6%);CD14和CD15主要在M4和M5中表达,CD64和CD15同时强阳性伴HLA-DR高表达,提示M5可能性大;在M3患者中有较强的自发荧光,表达髓系抗原CD13、CD33和MPO,低表达CD34和HLA-DR。造血干/祖细胞标记抗原CD34、HLA-DR、CD38在AML中呈高表达,分别为53.6%、70.4%、71.2%。125例中56例伴有淋系抗原表达,各抗原表达率依次为CD56(25.6%)、CD7(19.2%)、CD19(9.6%)、CD4(7.2%)、CD2(6.4%)。有淋系抗原表达(LymAg+)组表达CD34+比例和肝脾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淋系抗原表达(LymAg-)组(P<0.01)。伴有CD7+患者完全缓解(CR)率明显低于CD7-患者(P<0.05),而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ML患者CR率(55.6%)与未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ML患者CR率(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患者高表达CD13、CD33、MPO,部分患者同时表达髓系、淋系抗原;伴有CD7+表达的患者,化疗后CR率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宏力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80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白内障超声雾化吸除联合晶体囊袋内折叠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晶体囊袋内折叠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前房深度、房水流畅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雾化吸除术较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并发症少,但不能完全替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临床应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改良液氮冻伤法制作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VP)模型,验证改良法是否优于传统的造模方法。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改良方法组(A组)和传统方法组(B组)各12只。分别按照改良方法及传统方法造模,6 w末各组随机抽取4只兔子(A1组=4只,B1组=4只)检测斑块形成状况。A组6 w末、B组10 w末剩余兔子(A2组=8只,B2组=8只)以液氮激发斑块破裂。激发48 h后取出右颈总动脉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MMP)-1水平。不同时间点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兔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高脂3 d后兔血脂水平已明显升高,1 w后达基础水平的415倍;血脂变化曲线可见第1周血脂上升最为明显。与基线水平相比,高脂喂养1 w后两组兔血清hs-CRP即明显升高,至激发前进一步升高,激发后hs-CRP较激发前明显升高;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体观察及HE染色可见6 w末A1组兔已形成明显的AS化斑块,而B1组兔斑块较小;激发后48 h两组兔子的右颈总动脉均可见AS表面内皮损伤,部分形成血栓;两组易损斑块在组织结构上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染色见两组斑块处均有MMP-1蛋白的大量表达。结论改良液氮冻伤法可构建易损/破裂粥样硬化斑块,较传统方法明显缩短成模时间,节约造模成本,更快速,更高效。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人类β-防御素(human beta-defensins,HBD)在正常、深龋和炎症牙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正常、深龋及炎症牙髓中β-防御素HBD-1、HBD-4的表达进行组织学定位,并通过Image pro-plus 5.1图像分析软件对HBD-1/HBD-4染色进行平均光密度值的测定。所得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人牙髓中,β-防御素主要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突起中。HBD-1在3组内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HBD-4在深龋和牙髓炎组中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均显著增强(P<0.05),且炎症组亦强于深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D-1参与牙髓天然免疫系统;HBD-4参与龋病发展过程中牙髓组织的免疫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49.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危重症疾病如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急性重症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SEPSIS)等,并取得了显著疗效。CBP包括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单次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CIN )的影响。方法121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入阿托伐他汀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口服,对照组术前不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长期服用。术前及术后3天连续监测血清肌酐( serum creatinine, Scr)、血浆胱抑素C (cystatin C, Cys C )、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根据Cockcroft—Gauh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结果121例患者中21例发生CIN,CIN发生率为17.4%,阿托伐他汀组CI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孤21.3%,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CysC峰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4±0.33)mg/Lvs(1.06±0.30)mg/L,P〈0.05];术后Scr、CysC较基线增高的幅度以及术后Ccr较基线降低的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10.8)μmol/Lvs(14.6±12.9)μmol/L,P〈0.01;(0.07±0.04)mg/Lvs(0.18±0.07)mg/L,P〈0.01;(6.1±3.7)mL/minvs(11.2±5.1)mL/min,P〈0.01]。阿托伐他汀组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峰值及较基线增高的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2±6.8)mg/dLvs(24.3±10.3)mg/dL,P〈0.05;(7.3±5.7)mg/dLm(14.1±7.5)mg/dL,P〈O.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预处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损害.对预防CIN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