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社区卫生诊断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开展科学严谨、周期进行的社区卫生诊断工作,不仅能逐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还能为有关社区卫生的科研提供宝贵的资料。为了帮助社区卫生服务者方便进行社区诊断工作,本研究对社区卫生诊断的实施步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它包括设计与准备、收集健康相关资料、资料核实与录入、分析相关数据、确定主要卫生问题和优先解决的项目、撰写社区卫生诊断报告以及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规划等七个步骤,并对每个步骤具体实施的细节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发现并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危险因素,分析并提出社区需要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为制订社区卫生服务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有资料收集和专项调查的方式收集社区健康相关资料。结果北京市某社区人口63000人,户籍人口14925人,流动人口48075人,流动人口占社区总人口的76.31%。常住人口35680人,占社区总人口的56.63%。2008年该社区户籍人口的主要死因为脑血管病(死亡率140.70/10万)、恶性肿瘤(87.10/10万)和心脏病(67.00/10万)。社区居民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52.38/10万,发病率居前3位的传染病为细菌性痢疾(63.49/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病(49.21/10万)、手足口病(36.51/10万)。社区儿童卡介苗接种率为99.02%,乙肝、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0.82%~93.88%。社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1.76人,而社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3.11人。结论社区需要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是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和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改进及其优缺点。方法 我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08例,其中经鼻一中隔前-蝶窦16例,鼻-软骨后中隔(中部)-蝶窦72例。直接经蝶20例,所有病人均经CT或MRI确诊,术中辅以显微镜或内窥镜行肿瘤切除。结果 108例垂体腺瘤中,全切85例,次全切2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与同期经唇下-中隔-蝶窦入路病人比较,经此入路手术治疗的病人住院天数短,费用低。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锁孔微创内窥镜手术(MED)与常规传统保守方法治疗颈椎病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14例,平均分成两组,1组行MED手术,1组行保守治疗,记录每1例手术的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并随访手术效果。部分患者复查了CT,MRI。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缓解,但手术组治疗效果明显,而且MED手术创伤小,失血少,切口仅长3.5cm,行皮内缝合,不需拆线,10d出院。结论:MED治疗颈椎病,疗效与常规开放手术相同,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并且不影响颈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鞍区肿瘤术后并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术后并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本院神经外科近20年间61例并发SIADH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鞍区肿瘤术后并发SIADH早期,可先出现尿量减少、尿比重升高,易被忽视;增大皮质醇药物剂量或予ACTH,限水补钠等治疗有效。结论 及时发现SIADH有助于此病的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内窥镜在经蝶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介绍内窥镜在23例经蝶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经验,结合国外献,探讨今后发展,方法23例经蝶垂体腺瘤手术中,应用新亚医用光学仪器厂提供的垂休内窥镜硬Ⅰ型与Ⅱ型进行术中瘤腔盲区的窥视,对残留肿瘤作进一步清除。对个别质地坚韧或侵袭海绵窦而出血多的腺瘤,为确保安全,未作全切。结果内容窥镜对肿瘤残腔检视12例无残留,3例有残留作了进一步清除。4例残腔小,视野呈一片红色,不够清晰;肿瘤偏硬或第绵窦易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发热门诊患者接种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苗的一般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2010年1月1日至2月28日发热门诊就诊的所有患者4556例,按照是否接种甲流疫苗分组,分析其基本情况。另选取2010年2月1—7日愿意接受问卷调查者425例,对其接种/未接种甲流疫苗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发热门诊患者的甲流疫苗接种率12.6%。与未接种组比较,接种组多为男性(55.3%)、年龄多为16~35岁(89.0%),以学生为主(66.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种疫苗的原因主要包括:身体因素(42.2%)、疫苗因素(38.0%)、外在因素(48.6%)。按职业比较,学生和退休人员以身体因素为主,干部职员以外在因素为主;受调查者学历越高,考虑疫苗因素的比例越大(P均<0.05)。接种疫苗的原因以单位或社区组织接种为主(82.1%)。结论发热门诊患者中甲流疫苗接种率不高,受接种政策、组织管理等因素影响,相关部门尚需要加大流感预防及流感疫苗质量、安全性、接种政策等知识的宣传,采取更加有效便利的接种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3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24 h分别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去甲肾上腺素的需要量,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70 mm Hg.采用ELISA法测定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内毒素,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时调节血流量在250~350 mL/min,维持超滤比率在20%~25%,碳酸氢盐置换液以前置换与后置换按1:1比例同时输入.结果:所有治疗均顺利进行,经过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的治疗,血流动力学较治疗前改善,收缩压提高(P<0.05),去甲肾上腺素的需要量有明显减少,并且能维持到治疗结束后24 h(P<0.01),而体温、心脏指数、氧合状况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结束时血浆内毒素、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预测病死率为71%(基于APACHE Ⅱ评分)和66%(基于SAPSⅡ评分),实际28 d病死率为47%(14/30).结论: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能改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是一种可行、有益的辅助治疗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居民听力残疾主要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市居民听力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方法 2006年4月1日零时~5月底进行北京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此次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 对北京市18个区县1 541万常住人口进行抽样,共调查74 795人,其中男性36 753人,女性38 042人;城镇55 773人,农村19 022人.采用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方法 对调查数据进行致残原因分析.结果 北京市居民听力残疾(含多重残疾)的前五位致残原因是:老年性聋、原因不明、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中耳炎,其致残率分别为1.10%、0.30%、0.30%、0.20%和0.17%.0~14岁听力残疾(含多重残疾)人群的主要致残原因为遗传、原因不明和其他;15~59岁听力残疾(含多重残疾)人群的主要致残原因为原因不明、药物中毒、中耳炎;60岁及以上听力残疾(含多重残疾)人群的主要致残原因为老年性聋、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及原因不明.男女性以及城乡听力残疾(含多重残疾)人群的首位致残原因均为老年性聋.结论 老年性聋、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以及中耳炎是北京市居民听力残疾(含多重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